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 创新教育的核心 1.创造性思维必须有宽松、进取的学习研究型气氛。为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教学心理气氛和情境,使学生思想处于高度活跃并充满向往的状态,引导学生(员)自觉主动地发现新问题,挖掘新问题,挑战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小学教学,按部就班,赶进度、应付检查、应付会考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学生就不可能有一个宽松的创新思维空间和时间,创新教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要立足于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性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有效的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在此谈谈我是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陈玉芳 《考试周刊》2013,(18):66-67
<正>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营造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常常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互碰撞、剪取、嫁接、组合而产生和发现新问题 ,或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或者突然领悟到一个新道理 ,闪现出新的结论或结果。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培养 ,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 ,应积极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 ,使创新的“火花”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使课堂充满“爱”的气…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为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 ,淡化权威意识 ,增强服务意识 ,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 ,使课堂成为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 ,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产生新的方法、新的思路 ,而且…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以创新意识为动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兴趣外,还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讨论”这一教法,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课堂教学惯用的一种方法。如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笔者谈几点看法。一、讨论的内容要具有可议性教师在为学生安排讨论内容时,要作好三点思考:一是内容不宜过大,否则学生一时找不到切入点,不知从何处下手,结果很可能是泛泛而谈,接近不了实质性的内容。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内容,当学生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后,要求学生观…  相似文献   

9.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设计参与方案,发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中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让创新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首先,教师应极力避免引起中高年级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以利于学生发现和创新。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种平  相似文献   

12.
陈世梅 《教育文汇》2003,(10):21-21
走进新课堂,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幕幕轻松而又愉快的探究学习情景。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己合作、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给学生带来宽松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方  相似文献   

13.
史金花 《学子》2012,(7):34-34
一、民主氛围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应围绕提高国民素质的整体目标不断更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发展动力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下的一些举措 ,如 :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改革考试制度、取消百分制等等 ,这些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又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求异思维和激发创造想象等措施,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数学,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该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胜兵 《考试周刊》2007,(48):53-54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朝臣 《学子》2014,(10):26-26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当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应该探索的课题。营造创新氛围,实质就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权威,与学生建立互动、平等的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还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13):209-210
小学美术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发现更多问题、学习更多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