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现代广告界,很令广告人尤其是年轻广告工作者引以为自豪并津津乐道的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段有关广告的名言:“如果我重新生活的话,我将从事广告业,因为它已经达到一种艺术的高度,若不是有广告来传播高水平的知识,过去半个世纪各阶层人民现代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的。”一些广告人把这句话浓缩为“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人则进一步根据这句话把广告人所从事的职业称之为“仅次于总统的职业”,借总统的名声来提高广告人的地位。这是广告人在宣传自身。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总统”与广告和广告人确实…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媒广告人的十大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青年记者》2006,(17):48-49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参加总统选举前说过“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对今天的中国广告人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很多广告人经常不分场合地引用此话。然而,就在广告人自我满足地和总统相提并论之时,广告人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3.
广告琐谈     
现在看新闻的人常常会向编辑提出这样的意见:这条消息太象广告了。那篇文章的广告味很浓。不仅观者有之,总编辑也时时要对属下提出如是疑问。此类意见和怀颖事出有因,因为很多人愈来愈聪明:与其花费成千上万元刊登一则广告,不如取其中十分之一或者更少些,请来几位记者,“特备菲酌”,“小致薄札”,“谨表谢忱”。省钱且不论,还可把原来只是一家新闻媒介的广告变作多家的宣扬,自吹自擂亦一改而为“客观报道”了。说不定最后还有上峰表  相似文献   

4.
虽然,广告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人们似乎并不领情,新闻媒介一有广告,便抱怨起来。人们对广告生厌生疑。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亦似乎忌讳“广告”这两字眼。有的单位想宣传自己,这那要求广告经营者:“花钱可以,不要说是做广告。”广告经营者也极想躲开“广告”这个令人生厌的字眼,试图改头换面,给它贴上一个较为好听的名  相似文献   

5.
郝伯特说:“做买卖不愿登广告,如同黑暗中向女人使眼色。”赫胥理说广告是现代文学最有趣的一种形式。”波迪斯说巧妙地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广告和写广告太重要了。看这月则广告怎么样?出租公司除了人以外,我们出租一切。”香水:“注意,它会产生太大的诱惑力。”禽蛋:新鲜得就像清晨的露珠。”广告“广告”(小品)@李人凤  相似文献   

6.
刘志明 《今传媒》2004,(6):34-35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广告做好,是善良的愿望。把广告做好了,是受众的福音。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广告都是好的了,更不是说就没有了坏广告。而实际情况是,好广告总是凤毛麟角,坏广告却是五花八门。模糊性广告:广告是与非好广告,是非鲜明是首要的一条。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要含糊不清,不该拖泥带水。“我爱拉芳”,“好迪真好”,玩的是单刀直入; “海尔无闪烁彩电”,“不含PPA的感康”,搞的是定向爆破; 一句“新鲜的,美味的”使得娃哈哈果汁型饮料的新概念不胫而走。而它“健康童装”的诉求,显然是要使人们将它以前“吃”的和现在“穿”的进行品牌联想。但是,“健康”的童装怎么说都没有说清楚,即使怎么说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这就是广告的一种状况。先是将能讲清楚的一下子讲清楚,例如海尔和感康; 再是将不能讲清楚的干脆不讲,例如拉芳和好迪; 三是怎么讲也不是很清楚,例如娃哈哈童装。而即使是“我爱拉芳”和“好迪真好”这样的话找来无数的明星再说上一万遍,也就是传递了个品牌称谓而“别无所求”。“爱”拉芳的什么?拉芳哪里可“爱”?好迪“好”在哪儿?怎么个好法儿?说,和没说一样; 即使想说,其实也没什么可说。太直白的...  相似文献   

7.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X):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入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元素在上述几则广告中的应用,被认为是对中国化的歧视。  相似文献   

8.
“编辑”一词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编辑”应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等全过程。由于其中的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因此狭义的“编辑”常指编辑加工这道工序。当然“编辑”一词也用来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编辑”或“编辑加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议论: 有人说:“报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把它们收集起来,排个次序,改改错别字,勿需多大学问,一剪一瓶(浆糊)足矣!”有的作者在来稿的附言中则婉言说明:“我的稿子已反复修改过,还请某专家、教授审阅过,请编辑同志放心。”有的则干脆声明“文责自负,请勿删改”。  相似文献   

9.
做编辑工作的时间虽不长,却能在“方格”之间感受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甘苦,也为自己工作之旅的最后历程能在编辑岗位上规规矩矩地画上一个句号,感到莫大的欣慰。于溪同志说:“人已下岗,情系出版。”这两句话说得多好,它表达了出版界老同志的情愫,反映了老同志对出版工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过对“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新闻思想的研讨与实践后,长期显得很弱的“新闻摄影这一翼”方兴未艾,有人已经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然而摄影记者提供的摄影作品如果不经过图片编辑处理发表,那它就是再精采也还是“自然人”,成不了“社会人”,即发挥不了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图片编辑也就没有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而报纸头版的图片更肩负准确彰显报纸定位、风格的重任。头版图片编辑责任空前的增大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12.
提起广告和新闻的关系,就会引出一个新名词——新闻广告,也可称为软广告或二类广告。美国传播学家巴格迪坎说这是“一种介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在商业上被称为‘呢子上的绒毛’”,是广告客户用来“创造购买情绪”的东西。他在1980年出版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对美国报界存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编辑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这当然是很可敬的。但编辑也不妨坐坐花轿,当当新娘,让人家来为他作嫁衣。当过新娘的人,做起嫁衣来,一定会更称职。称编辑为“杂家”,一般是指编辑有广博的知识,但也可包括编辑善于在文字上打杂。有的人,既是编辑家,又是作家,或理论家,或专门家,能写大作品、大论著,好得很!一般的编辑,至少应该会写图书的内容提要,会写序跋,会写书评,会写广告,而且写得很出色。既看稿又写稿,既当编者又当作者,好  相似文献   

14.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罗斯福的这句名言影响了许多人。当电视广告问世后,广告媒体日趋多样化,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冶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创意水平的高低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成功的广告战略首先来自不同凡响的卓越创意。创意是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6.
对“编辑”一词含义的讨论,必然转向对“编辑作品”概念的讨论,而且,对于“编辑一词有什么样的理解,也就必然得出对“编辑作品”有什么样的理解,这是毫不奇怪的。叶向荣同志继他在《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一文中提出“编辑”概念后,又在《编辑作品概念重构》一文中谈了对“编辑作品”的理解,提出“编辑作品概念重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麟 《出版史料》2006,(4):97-101
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简称“文生社”)担任总编辑之职时,对于新起的作家的扶植,例如主动替素不相识的作者收集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编印成书,常为人称道;对同辈朋友的主动关心,无论叫做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都好,例如1940年代为曹禺编辑戏剧集,也传为美谈。这类编辑工作是非常琐碎的,占用的时间着实不少,而他又事必躬亲,连撰写广告之类,都不愿委诸旁人之手,他的至诚是无可挑剔的。当年他就为《曹禺戏剧集》写过广告,知道这件事的,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了。我藏有一小册1945年用土纸印行的“文生社”出版的书目,其中载有这则广告的全文,特抄录如…  相似文献   

18.
名家与编辑     
名家总是一个楷模,总是一种风范。对于编辑行业来说,名家的言行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不消说,更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思想资源。 名家如此说编辑 邹韬奋称“熟练于编辑技术的”为“编辑专家”。有人说“编辑专家”一词,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出现。 那么编辑专家是不是仅仅“熟练于编辑技术”就可以了呢? 鲁迅曾鼓励刚做了编辑的赵家璧:“这是一种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孙犁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看来,编辑应该有学同是一个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要说春节期间最热门最抢眼的电视节目,我以为在联欢晚会之外,礼品广告也可以算一个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两句广告词不说妇孺皆知,也决不比那些蹩脚的电视剧的“知名度”低。尤其出彩的是说“收礼”的那一位,一个“门户”半开的胖小孩,他实话实说,童言无忌,把父母“不收礼”的“潜台词”说“漏”了出来,电视机前为礼所困的老老少少都被他幽了一默,逗得乐了一回。不过,这条广告逗人是逗人,但细细体味,又觉得把儿童拉进礼品收送中来,有些不是味儿。中国的“礼文化”已经够发达了,现在还在花样翻新,大人们…  相似文献   

20.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