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是90年代物理学的重要的学科前沿领域。它的目的是在高能量的大型加速器实验和宇宙线实验中,研究相对论性重离子诱发的核聚变反应,探讨在高温和高密的极端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粒子和新物质形态。它是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物理、宇宙线物理和宇宙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新生长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理论与核乳胶实验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基金项目。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相对论性重核的聚变反应动力学,核碎裂和粒子产生的性质及检测分析,强子物质与夸克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间的相变与新物质形态,在国际合作中利用国外大型实验设备,进行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实验。  相似文献   

2.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简称串列实验室)是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基地,现任主任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志祥研究员。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核物理应用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谈核色变"形象地形容了人们对于"核"的恐惧。但其实核物理研究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能通过核裂变获得核能源,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能源与动力;利用先进的探测设备,为核医学及影像和医疗事业提供最先进的检测和治疗技术;通过建立、发展核理论,制造、升级核试验装置,为许多学科研究奠定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张高龙,十几年来一直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实验核物理和核技术方面的研究,以不断开拓的精神,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90年代以后原子核物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核内亚核子自由度、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和“传统”核物理研究三者之中,“传统”核物理仍占有重要地位。它将在核系统的激发能、角动量和同位旋三个自由度深入进行。对有异常中子与质子比值的“新奇”核的多侧面研究,将对核性质提供许多新知识,这是今后低能加速器上核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串列加速器在“传统”核物理研究中是有力的工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是一台高效运行的设备。文中提出一个发展与提高该加速器的计划,使该实验室有可能迎接核物理发展的挑战和保持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奇异性核物理主要研究带奇异性(包含s夸克)的原子核系统.这个领域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物质结构和强相互作用的认识.指出奇异性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奇异性核物理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当前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国强 《科技通报》1989,5(3):38-41
从推转TDHF出发,利用半经典近似,得到了推转Vlasov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Scaling变换,讨论了转动核~(40)Ca,~(165)E(?)和~(208)Pb上同应旋标量巨四极共振(GQR)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转动,不同K(K为角动量投影量子数)之间的简并全部解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学者影响力评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学者影响力评价指标h指数与z指数中加入 “主题”维度弥补过往研究的不足。【方法/过程】以核物理学科为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利用网络爬虫在中国知网抓 取文献共计11419条。经数据预处理后,首先,利用LDA模型对文献分类,得到我国核物理学科的八个研究主题: 核反应研究、放射性衰变与新元素合成、核物理应用研究、核物理计算、核反应实验装置设计、核数据测量方法与数 据库建设评价、核结构研究与核天体物理研究。其次,利用ATM模型对学者分类。最后,利用上述分类结果分别 计算学者的hk指数与zk指数,并将结果与h指数和z指数比较。【方法/过程】经过相关性检验,研究结果与h指数和 z指数有较高一致性。因此,利用LDA模型和ATM模型融合学者影响力评价指数h指数和z指数可以更加科学地 评估学者的影响力,弥补了全学科评价指标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核物理学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基础,在世界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在核物理方面掌握优秀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再利用核物理技术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核物理的基础进行了解。我国核物理发展的先驱赵忠尧同志,在核物理发展的过程中对于V射线被铅散射、以及开普敦散射等相关核物理学方面的专业技术进行了比较成熟的研究,并在这些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技术成果。正是核物理先驱赵忠尧同志为我国做出的贡献,这才使得我国在核物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得到了核物理学基础的奠定。他为我国在核物理研究的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得我国在核物理研究中的各项专业成果逐渐的接近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使得我国在核物理研究工业技术使用以及发展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9.
核物理学主要研究各类次原子粒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核能。核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物理问题。核物理自诞生以来虽然只经过短短百余年,但核物理理论及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军事、经济、医学、工业、农业、环境等领域,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文宇宙     
《科学中国人》2023,(1):12-13
<正>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柳卫平带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装置合作组,对关键核天体反应19F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p,g)20Ne进行了反应截面的直接测量,将测量范围推进到世界最低能区,并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解释了宇宙中已知最古老恒星(SMSS0313-6708)的钙丰度起源问题。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作为JUNA实验装置的首批成果之一,19F(p,g)20Ne实验的成功开展证明了JUNA全面具备了进行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能力。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核天体物理学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包括实验物理学、恒星建模及观测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核物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内容包括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放射性核衰变的类型,放射性核衰变的规律,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获取,以及核物理技术在医学上的主要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正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及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20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许多研究单位已萎缩或消失,许多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3.
中子学积分实验主要研究中子与大块物质的输运过程,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测量的积分量是中子与物质原子核各种相互作用随机事件的总成,主要应用于有效化核数据和计算程序,服务于核装置和反应堆物理设计可行性、可靠性验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展聚变中子学积分实验研究,建成了数台中子发生器,研制了系列宏观实验装置,建立了多种积分量测量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形成了中子积分学研究方向.自从2006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计划以来,在 ITER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开展了校验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包层概念设计的中子学积分实验研究,提升了积分实验水平,为新型核能研发提供了支撑,同时促进了中子积分学学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ECR-PEMOCVD)技术,采用三甲基镓(TMGa)和氮气(N2)作为实验反应源,改变不同的沉积温度,在自支持金刚石衬底上沉积制备了高择优取向的GaN薄膜。利用高能电子衍射(RHEED)、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方式,研究了沉积温度的变化对GaN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核物理的发展离不开核探针这一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正在建造的新一代核针——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是一台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装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紧密围绕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北京串列加速器和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结合国际合作,对核天体物理反应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和衰变测量、理论计算、核合成网络计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制定了我国核天体物理中长期发展战略,取得了国际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的集成效应,催生了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室,较大地促进了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加强了国内核天体物理领域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进入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堃,1977年出生,2006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核临界安全和核辐射屏蔽研究;2010年11月至今,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30)
本文论述了新量子力学与主流核物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一一对应关系,论述了核的结合能的表述及几种核衰变,论述了新量子力学关于用夸克势描述核力,给出了夸克的质量公式与多重态,给出了强相互作用动力学的总体概述.论述了新量子力学与量子电动力学的一致性,论述了新量子力学与规范场的一致性,论述了有关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反常量子霍尔效应问题,论述了波的起源以及自引力、万有引力(量子引力)、电磁力的关系等问题,论证了新量子力学与狄拉克空穴理论的吻合。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6)
文中基于相对论平均场对球形核单粒子共振太,运用复标度法展开研究,以Zr同位素为例,说明了复标度确定单粒子共振态的理论研究框架步骤,并对Zr所可能共振态的宽度及能量加以确定,包括相应共振太复标度波函数,相较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方法,并对Zr同位素共振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最终该研究结果一致于散射相移法结果。  相似文献   

20.
转轴横向裂纹极易导致旋转机械事故,对裂纹转子次谐波共振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借助Bently模拟转子实验台实施单盘裂纹转子次谐波共振实验的具体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