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对"意识形态"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将"意识形态如何保障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作为重新建构意识形态理论的关键,认为意识形态的运作保证了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进而对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理论基础和功能选择进行了系统论述,独创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将个体传唤为主体的载体,意识形态的运作表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通过从"意识形态一般"到"主体传唤"、再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过程作用于整个社会,从而实现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探析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好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利益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机制;综合各方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3.
西藏社会的发展要靠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加强对西藏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帮助西藏群众从思想上朝着正确的轨道上迈进的关键,西藏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唯物论与无神论,从不同方面对西藏群众的思想引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藏社会发展的长期繁荣稳定,要以广大群众从观念上的转变与思想进步作为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继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封建神学的批判、英法唯物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就创立前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奠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述的“现实的个人”和科学“实践观”;就历史地位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元批判”学说的开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一切批判领域的始终。对其理论渊源、创立前提及历史地位的再梳理有助于体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真精神,更好地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针对贵州省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教育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总体较高。其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及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有较高的认同。同时,调查表明,当前贵州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可程度和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格尔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我们了解意识形态的另一个面向极具启发意义。格尔茨试图在"非价值"的意义上对意识形态做去魅式的处理,因此进入意识形态的结构而非价值领域成为他选择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格尔茨引入意识形态中的符号问题,将意识形态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勾连起来,重点探讨意识形态修辞的"构形"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确立.本文试图从法的本质规定性、法的历史运动规律、关于法的价值分析及私法关系的历史分析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并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确立之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怎样大众化?"的回答。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对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批判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区别其他旧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按批判的对象不同,我们可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批判功能分为理论批判、现实批判和自身批判三种。认真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批判精神,有助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构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构建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构建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为关注意识形态教育,对其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当代马克思主义舆论宣传教育应当充分借鉴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将意识形态教育摆在实际地位、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确保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姝 《美育学刊》2020,11(2):I0008-I0008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的敏感性,重述了西方现代主义以降文艺审美的意识形态特性。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下作为族裔文学写作的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说是这一脉络的延续。寇才军博士的论著《突围异托邦:华裔美国文学的话语范式与文化认同研究》从审美异托邦着笔,分析了华裔文学基于文化差异的文化认同书写,展现了华裔文化文学的审美形式,为族裔文学艺术的审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系统的思想文化工程,是一个一元与多元的博弈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复杂、多变的因素,但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认真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把握引领的现实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和文化是两个争议颇多且甚为复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关系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以及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斯托夫人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八一五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废奴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一举成名。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的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并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本文试从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入手,分析斯托在文中展现的社会意识形态里对母性理想化的描述是她诉诸反奴隶制思想的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没有深入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视角,由"经院"向"现实"发生转向:区分意识形态与阶级意识形态的差别,思考意识形态问题与时代主题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之争与阶级社会共存,只要阶级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的争斗就不会停止。自建国之初,我国的意识形态在全球化中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交锋、交会。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将探寻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寻求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合理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初期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期,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如何处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三重困境。为突破这一困境,党澄清了思想混乱,全面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建设,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基础;并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要准确分析和研判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