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乡村学前教育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过分、单一依赖政府的倾向,缺乏整体观与内生力。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本研究对39名乡村学前教育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 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探索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结果发现,行动者识别不足、核心行动者定位不准,异质行动者之间需求、视角差异大,发展不均衡、队伍不稳定,外力扶持发展惯性强、缺乏内驱力是制约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因。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应实现从外力扶持向内生发展的路径转型,为此应全面识别异质行动者,明确核心行动者;锁定强制通行点,形成动态发展利益联盟;打通多元渠道,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凸显乡村学前教育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功能,尊重乡村文化,创新师资培养方式,实施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完善乡村教师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行动者网络理论又称异质建构论,它主张打破传统的人与非人鸿沟,强调异质主体间的认同、对话与磋商,以共同营造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该理论涵括“行动者”、“转译”和“网络”等核心概念。在此理论视域下审视大中小学合作研究,发现其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即传统的“咨询—指导式”合作研究、教育改革促成的“介入式”合作研究、作为共同体的“行动者网络”合作研究。在此理论指导下,应该强化合作主体的核心行动者角色,注重合作制度、合作动力等非人行动者建设,并建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奠基于事物为本哲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以非还原论实质观为核心的关系本体论、以认识论同等效力原理为旨趣的政治认识论、以"行动者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开创创造了条件。行动者网络理论主要由"行动者"、"转译"、"网络"和"网络效应"等核心概念所组成,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视角和复杂对象的理论分析方法,它撼动了教育研究之还原论基石,使其直面教育实践;重构已有的教育学基本概念,还抽象符号以本真;去教育学的人类与社会中心化,拓展新的研究域;最终发展起具体的描述分析方法,跟随行动者重组教育。  相似文献   

4.
徐臻 《文教资料》2011,(21):186-187
本文拟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用社会学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来指导现阶段的翻译研究,并将其用于对高校外事翻译进行分析,进而验证这一理论指导高校外事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基于行动者差异理论分析了不同企业规模的行动者差异的特征模式,进而分析了不同规模企业行动者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规避不同企业规模行动者的差异,及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考量。  相似文献   

6.
以奥康纳为代表的行动者因果关系理论是对自由意志进行辩护的现代三大理论进路之一。奥康纳试图通过建构一个有积极能力、有控制力的行动者,并与事件因果关系相区别,在批评中维护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分析这一理论,确实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我国工程教育范式不断地调适与变革,经历了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三个时期,其转换、建立、稳定和再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寻工程教育范式的变迁轨迹,发现范式转换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联结与互动推动了工程教育范式的顺利转向。而随着以跨界、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依照行动者网络理论,未来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可以通过建立以“三核”行动者为主导,构建合理的强制通行点,注重非人类行动者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建构新一轮范式转换的行动者网络,以期助推工程教育新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高校联盟本质上是行动者在具体行动情境中相互博弈的制度结果,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行动者的特性和行动情境中行动者竞争资源的范围规则为分类维度,可将高校联盟分为区域同质型、全国同质型、全国异质型与区域异质型四种模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既能够解释高校在联盟制度约束下的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高校在具体情境中如何相互博弈以构建联盟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实施新农科建设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知识、技术、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文章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将农林院校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作为系统性工程,通过点、线、面、网的构建,促进农林院校、政府、学习者、教师等人类行动者和教学资源、社会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相互连接,形成“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者网络,并通过“转译”明确各类行动者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利益目标在网格中发挥作用,提出采用合适的运行策略,从培养理念、知识体系、服务体系、考评机制和氛围建设等维度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的落地提供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场域中的行动者为理论视角,在徽村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徽村村民拦车事件这一集体抗争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徽村村民先后采取了举报与上访、暴力抗争、日常抵抗的行动策略,推动了徽村旅游场域的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场域中的行动者为理论视角,在徽村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徽村村民拦车事件这一集体抗争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徽村村民先后采取了举报与上访、暴力抗争、日常抵抗的行动策略,推动了徽村旅游场域的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刘闻达 《文教资料》2013,(33):79-80
行动者网络理论所浮现的“实践本体论”可以引起对地理事象的哲学和本体论思考。该理论的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为经济地理学注入了新的思维模式。所强调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及其对称地看待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为考察人类经济活动在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地域空间的宏观性和微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研究对象,从行动者网络视角探讨景观破碎化的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景观破碎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破碎化、民俗文化景观破碎化、外围景观破碎化与整体景观破碎化等。(2)在传统村落的不同发展阶段,各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景观破碎化现象;基于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时间节点及景观变化的阶段数据将其景观破碎化过程划分为初步破碎化、加速破碎化与整体破碎化三个阶段。(3)政府、资本与村民是皇都侗族文化村行动者网络中的核心要素,其景观破碎化表现在:一是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话语权减弱、作为关键行动者发挥核心力量的后劲不足,导致行动者网络中后期出现较大异议;二是资本抢占主导权后逐利本质彰显,与其他行动者出现利益分歧;三是村民与旅游资本等行动者在旅游发展中后期产生利益冲突,导致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减弱。  相似文献   

14.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是一种自我—他人的归因偏差现象,它一直得到了学者们较多的记录和研究。纵观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研究脉络,Malle提出了一个研究新概念——意向性概念,尝试从全新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并对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这一老问题进行了充实和修订。另外也还有研究者将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研究的外延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15.
对数学概念学习中的错误做调查分析,不能仅局限于调查所得的具体数字或数据,更要明确,调查中所设计问题的论域,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对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学生之响应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与建议.从逻辑学的视角来看,任何问题或提问都预设该问题或提问所涉及的范围,即论域.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当学生“遭遇”要其回答的“问题”时,他或她总是要采取某种“行为”以作为响应.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对于一个概念或语词的学习与理解总是在这个概念或语词的具体使用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受经济形势和“双减”政策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依照行动者网络理论,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与以高校和毕业生为核心的行动者网络建构过程有关。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导师等)、政府、企业多方协同的关键在于培养具备核心就业能力毕业生意愿上的一致性。作为核心行动者,高校要有效整合内部各要素,在符合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合作的联结;毕业生要承担起高质量就业的主体责任,积极行动。作为其他行动者,政府、企业要发挥好协同作用,推动整个网络走向正向循环。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生态道德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生态道德培育涉及到参与生态治理的政府、村级组织及企业等人类行动者以及生态制度规范、传统村庄生态智慧等非人类行动者。在政府作为主导行动者的推动下,行动者网络进行了“转译”,但单向度行政力量使“转译”行为陷入僵化,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使“转译”行为陷入封闭,集体公共性的缺失使“转译”行为陷入悬浮。为了推动农民生态道德的培育,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村庄协同效应,强化政府与企业的精细合作,增强以农民为本位的生态道德公共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布迪厄场域社会学理论,对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场域进行分析,有助于解决测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规范性不足、测试素养欠缺、考试作弊严重、测试种类繁多等。场域行动者包括主考者、被考者和第三方使用者等;场域运行动力是行动者利用场域资本进行再生产的动机;场域资本主要包括以三种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本,以及以文凭和证书为代表的符号资本;场域的惯习包括行动者的个体生活方式层面和集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层面两个维度。英语测试场域的有序运行应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研制测评质量标准,完善场域建构;二是强化惯习形塑,推动各行动者测试素养提升;三是提升场域运行动力,减少测试异化现象发生;四是优化资本配置,加速场域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9.
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一种针对复杂对象的理论分析方法,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外部支撑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和结构化的构建方式。在其理论框架下参与高校建设的各方外部行动者以广义对称性原则联结起来形成高校的外部支撑,并通过问题定义、引起兴趣、招募吸收和示范动员四个阶段的转译过程实现高校发展需求与自身利益分配的共轭。在此基础上,从提升网络转译维度、扩展行动者属性、建立更高层级网络化组织三种思路出发进行的网络优化改良,能够使"双一流"建设的效率得到提升,成本得到控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在局部和整体两方面同时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课堂是实现创业教育资源供给与学习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其包含施教者、学习者、教学资源、数字资源等各类行动者。文章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创业学院数字化课堂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促进数字化课堂发展的运行策略,为高校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建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