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环境问题无疑是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的驱动下,人类开始了长达5个多世纪的"向自然进军"的旅程。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也悄然而至。若不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行为实践和价值观念,人类将无以为继,归于消寂。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脉络入手,指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根源,环境危机使得人类必须反思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之路。重构我们的理念需要我们重新定位理性的位置,将理性摆在指导人类行为的适当位置。结合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析,本文指出理性的回归在于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实现工具和价值的二元平衡。  相似文献   

3.
4.
作为梅尔维尔的史诗巨著,《白鲸》极具研究价值,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生态研究的角度来审视它,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性之间的二元对立逐渐被人们发现并研究。借助于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本文试图挖掘作品所体现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对抗,进而体现人与自然要和平相处,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而担忧。  相似文献   

5.
梅娘的小说表现出显著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突出表现为对知识女性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女儿们、妻子们悲剧命运的展示表达了作家对深受男权制文化压抑的女性的深切同情;作家肯定女性本能的欲望,勇于展示女性的身体之美,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敢于对那些伤害了自己的男性实施报复,相反的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显得可怜可恶,这都表现出作者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姿态.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与人类中心主义都把人作为价值的起点和归宿,但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历史、逻辑的局限性。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明确的价值主体、实现途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它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畿服制度、盟会制度、华夷不婚制度都是以它为文化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回眸缘起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成果,十年来学界对其进行全方位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主要围绕“三路径、四视角”,既有微观、中观、宏观三种路径,又含“人的类本质与具体实践的人”的普遍性视角、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演变的纵向视角、全球治理的现实横向视角、中外传统思想的历史纵向视角。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完善全球治理的目标和理念,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精髓所在,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超越,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普世价值”的超越,是党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具有生态文学内蕴的文学作品早在18世纪中期件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诞生。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文学”达到了生态文学的创作高度。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20世纪前苏联“自然哲理小说”对生态文学做出了更深的开拓。生态文学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运动兴起。直到此时,它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生态文学。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不断地增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被频繁地使用在多个场合,其构建的路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雄安新区地处古代宋辽边界,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安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也需要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本文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中体现出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分析,提出雄安新区所辖区域内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危机是困扰当代人类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各种资源条件的支撑及它们的优化组合。如不全面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河北湿地面积下降事件迫使我们对环境事件带来的生态危机原因进行透视,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生态危机的解决对策。以此为例分析河北面临的湿地生态危机的现状以及导致的原因,并从生态危机的实质及特征的角度进一步剖析生态危机,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相关策略,体现深入认识和了解生态危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不喜欢田径课”这一现象长期以来被作为“兴趣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呈现出了“课程变革范式”与“教学变革范式”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兴趣问题”作为一个真问题,从席勒的美学观来看,其根源在于感性冲动的“难为”与形式冲动的“钳制”,田径课程若想走出“兴趣问题”的困扰,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教育学身份,“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活动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司法实践现状,本文将以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努力总结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现象带来的各种问题及有益经验。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和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现行鉴定制度为基点,结合当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程和刑事证据制度的前沿研究,对重复鉴定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及各地区的试点成果,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步伐,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为契机,进行适用性论证或者对策性研究,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以彻底解决我国刑事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复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武俊为所有藩镇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期藩镇将领的归化,重建唐朝的统治秩序。另外,也反映出唐德宗对河朔藩镇政策的调整,唐朝西北形势趋于严峻,唐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对河朔藩镇进行新一轮的讨伐,只能采取相对缓和的手段,由武力削藩转为招抚、怀柔,甚至是姑息,赐谥王武俊"忠烈"便是朝廷缓和与河朔藩镇关系、维持相对和平现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种超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是中国着眼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局,顺应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的历史潮流,提交的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仅要使其在中国人民内部取得最大化共识,更要推动在世界范围内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这便需要立足跨文化视野,在"共生、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下,不断扩大国际理解和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不健康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矫治,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势必会引发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问题。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这些成因是有的放矢地运用法制教育手段解决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民族主义因而成为近代中国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思潮,自由主义最先被引进中国也是作为救亡图存的一种工具,往往忽视了自由主义对个人价值的终极关怀。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强,一批留学欧美服膺民主制度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逐渐放弃民主制度,转而鼓吹开明专制或新式独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内部展开了一场“民主与独裁”的争论,这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紧张关系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全球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样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获得了新的契机。奥林匹克教育贯穿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始终,基于“文明共生、交流互鉴”的目标,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愈发紧密。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奥林匹克教育进行剖析,并运用个案研究法来论证奥林匹克教育的三维度发展。研究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起点,同时奥林匹克教育也通过搭建文化传播环境、提供文化传播媒介和丰富文化传播形式的途径践行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并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不断迈进。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的基础上,着眼个人实现动起来的奥林匹克教育、突出认同通过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本土化的奥林匹克教育、聚焦全球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来实现多元化的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关联理论中的交际关联、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等理论为基础,简述日语中的谐音现象,分析其关联理论在日语谐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传统的社会角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大力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从以往的"主导者""传播者""表演者"的社会角色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和服务者,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元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