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大部分小说,尤其后期小说,都以小说中主人公或者主要人物所遭遇的不幸甚至于悲惨命运而结束,他的不少诗歌也充斥着对人生、人世不幸命运的倾诉和感叹,从而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剧感觉.……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小说历史上,托马斯·哈代可称为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巧妙运用环境推动小说悲剧情节的发展,烘托小说的悲剧氛围,突出人物悲剧性格。其独特的悲剧内涵和突出的艺术手法成就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威塞克斯小说”尤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其环境在小说中不仅有背景作用,而且极富象征性。而作者之所以能如此熟练的驾驭各种景物描写,是因为他有着一种浓厚的乡土精神。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以道塞郡为背景的小说。在其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色彩,他认为支配人类命运的是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违背。从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一生可以深刻了解哈代的悲剧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哈代的悲剧艺术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哈代与现实主义作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英国文学史上新旧承替的特殊地位,及他本人在艺术上的严肃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伍尔夫将哈代称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Lynd曾经说过:"在哈代的同时代作家中,几乎只有哈代用悲剧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点在精神上与20世纪的人生现一致."在表现悲剧艺术方面,哈代的小说超越了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汪艳 《文教资料》2009,(14):13-1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之一。苔丝,这个“纯洁”女人的一生是悲惨的:她先是被蹂躏,失去了“清白”,然后被她的丈夫抛弃,最后被迫成为一名杀人犯而走向了毁灭。贫困的家庭和无知虚伪的父母,亚雷·德伯与资本主义制度,安吉儿·克莱克与封建传统思想.苔丝自身的性格特点等是导致其悲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6.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是继狄更斯与萨克雷之后的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热爱自然,倾情于对家乡自然风景的描写,在大自然的背景之下描写了许多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田占敏 《文教资料》2008,(6):25-26,33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原理对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女主角淑·布雷赫德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她内心深处鲜为人知的扭曲的心理以及病态的性格的形成、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意图、妇女观、悲剧艺术的需要及三个方面的关系的基础上,论证哈代悲剧小说中女主人公遭受不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他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与他的乡土意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奉献给世界文学画廊一幅幅精美的田园诗画,使其作品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2.
王鹿 《中文自修》2010,(6):57-59
伊丽莎白&#183;巴莱特&#183;勃朗宁是19世纪英国最负盛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博学多才,凭借饱蘸浓情的十四行诗和短诗奠定了自己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她命运传奇,既遭遇过人生最惨痛的不幸,又拥有人间最美好的爱情。值得庆幸的是,不幸并未摧毁她的人生,而爱情则大大激发了她的创作。她以诗歌歌颂爱情,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她更以诗歌鞭挞现实,显露出一位作家的良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倾斜的情感天平--浅析《苔丝》中两个男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作为 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下 ,凋敝败落的小农经济为背景 ,反映了一个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悲惨的命运。苔丝是不幸的 :这是人们读完《苔丝》后的普遍感受。本文拟从左右苔丝命运的这两个男性入手 ,纠正这倾斜了的情感天平 ,从中也可窥探出作者托马斯·哈代创作这部小说的某些思想特征和倾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亚历克 ,无疑是苔丝悲剧的肇始人。此人依靠商业发财起家 ,是个资产者或爆发户。他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之需 ,出钱购买了古老而显赫的贵族德伯的姓。…  相似文献   

14.
王艺婕 《文教资料》2013,(32):89-91
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流露出鲜明的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悲观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悲观之中透露出积极性。他否认自己是悲观主义作家,将自己的悲剧思想概括为“进化向善论”。本文试图从《无名的裘德》这部作品入手,找寻其中所显示的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从而揭示哈代悲观主义中蕴含的丰厚思想内涵,更好地了解哈代这位写悲剧但不悲观的作家。探寻哈代内心深处的战斗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15.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颠峰之作。他运用了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岛村追求理想美的艰苦历程。从最初的追求到最终的幻灭,小说中弥漫着“焦虑&#183;苦闷&#183;绝望”的情绪氛围,体现了作者消极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为马尔克斯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国文学评论界都对马尔克斯作出高度评价。英国《泰晤士报》说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伟大的小说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样是拉丁美洲的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堂&#183;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翰&#183;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阅读这部作品时,“如同阅读《堂&#183;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尔贝里&#183;芬历险记》一样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17.
苔丝是托马斯&#183;哈代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形象,有着几乎所有女性的优点,其中包括她的反抗意识,这一点在19世纪的英国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本文就从苔丝的反抗意识入手,分析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托马斯·哈代创作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威塞克斯小说"。这一系列小说中大多都带有悲剧色彩,反映了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哈代在小说《无名的裘德》中,通过人物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相互作用,真实地展现当时社会本来面目,大胆揭露社会矛盾和激烈批判各种弊端,但哈代并不是一味谴责社会变化,而是在接受社会变化的同时,清楚地意识到社会现实,诊断社会疾病,以作者的身份警惕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9.
《奥斯卡&#183;沃尔短暂奇异的一生》是美国当代优秀西班牙裔作家朱诺特&#183;迪亚兹的第一部小说,于2008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小说以伏苦咒贯穿始终,个人及家族悲剧为背景,缓缓展开情节,逐步延伸至对历史和国家的反思。作品通过奥斯卡一家三代尤其是奥斯卡的悲剧,控诉了独裁统治和种族歧视,揭露了美国式民主和平等的虚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索&#183;贝娄的四部重要的小说,揭示索&#183;贝娄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观察和揭露西方文化中的悲剧,并从侧面反映犹太教的积极因素使索&#183;贝娄免于陷入存在主义者的绝境,成为积极且杰出的当代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