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从而启动了全球一体化的漫长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两种模式的经济在竞争与改革中谋求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相似文献   

3.
【考点引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发展{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大量资金。市场:美国内战、德意统一、俄日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科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条件{1.电力的广泛应用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3.电讯事业的发展4.化学工业的建立成就{1.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特点{1.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知识体系构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条件政治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间 :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特点 :影响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时间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主要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影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  相似文献   

6.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家。德国在电气、内燃机、化学工业和炼钢工业等四个重要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科学成果,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错进行;迅速将科学理论、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19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高度发展 ,把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组织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但是也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的侵略扩张。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本节内容反映的正是上述历史阶段的一个方面 ,它叙述了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以及对朝鲜、中国侵略的史实。全节共…  相似文献   

8.
刘俊利 《新高考》2006,(1):30-34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习提示19世纪早期至 70年代初 ,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 ,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自由主义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 )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进步潮流。本单元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应当注意的是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未列入 2 0 0 1年《考试说明》 ;“19世…  相似文献   

10.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回顾历史,近代科学技术始于资本主义初期,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再度显示出威力。本世纪以来,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科学技术上升到了第一生产力的决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在西方资产阶级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实现由手工劳动向机械生产的过渡。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状况、爆发于英国的原因、对英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时代特征]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及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几乎没有哪一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技术的逐步  相似文献   

15.
1 857年,马克思提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问题比较难以理解,世界各国有不同的解释。迄今为止各国研究的世界史,都是以国家民族史为基础的世界市场史。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资本主义把工人阶级异化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形势逐渐形成。"作为世界史的历史"主要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世界上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全世界人类都能够自由平等地进行生产和生活,人类才能由阶级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相似文献   

16.
【单元导读】从1840年到1901年,是清朝统治走向崩溃的时期。这60多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经济生活、对外交往、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明显地表现出与明清时期截然不同的阶段特征:1.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英、法、美等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又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需要工业品销  相似文献   

17.
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们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工业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国和德国的高度发达是以近代工业化为基础的,而近代工业化的实现又取决于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德两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探讨美、德两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不仅仅属于世界历史领域的研究范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成就突出。德国工业革命从19世…  相似文献   

18.
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阶段论述了19世纪30 年代开始的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19 世纪初是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作准备的阶段。从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展情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时19 世纪30- 40 年代的起步时期和19 世纪50- 60 年代的全面展开时期。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它起步于轻纺工业,却迅速转向铁路建设和钢铁等重工业部门,从而使德国得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工业上迅速赶上和超过法国等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9.
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逐步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能力得以增强,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垄断资本家为了抢夺世界商品和资本市场.加紧对外扩张。建立跨国公司: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受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工业革命对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工业革命打破了人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近代史阶段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也正是这两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反过来城市化又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