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列举了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一书中出现的繁简字、脱文和衍文等三个方面的错误,并依据多种文献材料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2.
3.
(十一)“思服”是同义复用《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下册注云:“思服,怀念。思是动词词头。服,通‘伏’,隐藏,指怀念。”按,“思”字毛传、郑笺无注,朱熹《诗集传》无注,今人高亨《诗经今注》亦无注。可见,他们都不把它看作语辞,不然,当注“辞也”、“语辞”之类以明之。“古人自有复语”,《诗经》更是“普遍多见”。有人作过统计,“诗三百”单音节同义复用现象多达一百九十六见。“思”字在《诗经》中用作语助词,可用于句首、句中、句末等不同位置,可用于动词前,形容词前  相似文献   

4.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为目前国内颇具影响的高校教材,也是世所公认的优秀教材。其文选部分的注释,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其中还有一些在笔者看来值得推敲的地方。下面分词义、语法、读音、翻译四大部分略举数例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5.
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充分吸取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优点,并在编排体例,文章选择、注释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更新。它是教育部指定的电大古代汉语教科书,也被许多高校采用为古代汉语课的教材,影响很大,颇受欢迎。但文选的注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已有人指正(散见于与之配套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及其它古汉语专著和论文中)。笔者在学习和使用这套教材时,亦时有疑义,今整理若干条如下,以求教于编者及同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郭锡良等所编《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注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话语内容和句式性质上看,"毋吾以也"属否定命令句。从字形、词义引申规律、句意和修辞看,"捲"属动词。从句法看,"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状中结构。注释古体字"敖"、"厉"、"冯"、"大"、"县"等时应该用"是……的古体"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的格式,注释"强"等通假字时应该用"通"这个术语。"擣"是"搗"的异体字,注解时应该用"同"。"霸"是"伯"的通假字,而不是本字。"闵然不敏"中的"闵"应视为通假字。  相似文献   

7.
由郭锡良等编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中文选释义尚有可商榷之处,需要进一步斟酌,主要表现为注释不够完整、过于笼统、随意增加多余内容、孤立地解释词义等问题,致使词义不够确切,不利于读者对词义的准确掌握.释义要尽可能地反映出词的概念意义,当词的概念意义无法准确通畅地解释文意时,要结合词在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灵活处理;应多参考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充分注重语境的作用,尤其是多借鉴古人据辞例求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大学郭饧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和田瑞娟等教授学者编著的《古代汉语》自1981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以后,广为传播,并于1987年评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然而,编著者为精益求精而又于1990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改写,并于1991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重新出版。  相似文献   

9.
郭锡良等同志编写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一九八四年重印时略有改动)。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采用,今并为一些高等院校采用。影响颇大,因此要注意修订工作,使之日臻完善。本文就教材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与编者商榷,并就教于古代汉语研究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其修订本改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然修订本仍存在不少问题。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语法部分的一些引文提出质疑一以同编者商榷,并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顺便也提供给使用这套教材的师生参考、核对和订正,使之不再以讹传讹。质疑例句如下:(1)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278页.以教材页码顺序列出)“天汉”非原文‘应加括号。(2)范眼至秦.秦王庭迎。(《战国策·范维说秦王》,283页)“王”牢前衍“秦”字。(3)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训诂学的方法探讨了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中《诗经》注释里值得商榷的地方。此文主要列举其中四个字的注释,并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些字的注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典籍,结合教材,对古代汉语教材一些注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不失为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对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中的部分注释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见并加以论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郭锡良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时,发现其文选中的一些训诂问题。为使这部教材更加完善,故不揣浅陋,试为札记,以陈愚见。姑《鞌之战》:“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注:“姑,姑且。”按:所谓“姑且”,常表在某种情况下的暂时措施,权宜之计,故作如是解,不足以表达齐侯骄横狂妄的语气。“姑”后紧跟的动词常表在某种情况下的先行行为,故这里宜注为“先”,这样,  相似文献   

15.
郭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部分在注解通假字问题上还有可商榷之处,例如异体字误为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混淆以及未注明通假等,本文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6.
郭锡良等人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在编写体例、文选注释等方面有一些不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至第四单元的注释部分,写了《〈古代汉语〉注释商榷》,现再就第五单元(诸子部分)的注释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以求正于同行们。一、(扌也)其衣裘《墨子·非攻》: 至杀不辜人也,(扌也)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370页)②  相似文献   

18.
19.
20.
卢玉亮 《文教资料》2010,(18):120-122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在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中还有一些在笔者看来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从词义语法、读音两方面略举数例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