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写.编》2008,(5):F0004-F0004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报》系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全国统一刊号,面向全国发行,是一张具有井冈山革命老区特色的对开八版日报。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08,(2):F0004-F0004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报》系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全国统一刊号,面向全国发行,是一张具有井冈山革命老区特色的对开八版日报。 《井冈山报》1949年7月20日创刊。近年来,《井冈山报》秉承“坚持导向、对接市场、面向读者、服务社会”的办报宗旨,  相似文献   

3.
曾科 《新闻天地》2011,(6):26-28
【红色档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创建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这是中国革命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建设的一次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为今后武装建政创造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重上井冈山     
1927年9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开辟出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对井冈山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曾多次想重游这一故地,到1965年才了却了“重上井冈山”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参加长征的8万余将士,大多是井冈工农子弟,他们在井冈山斗争烈火里百炼成钢,在长征的征途里茁壮成长,井冈红土涌现出5万多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47位将军!因而搞好长征胜利70周年宣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10月27日9点,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井冈山市隆重举行大会,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把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7.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市之一的炎陵县,原来称酃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这里山高水陡,峰峦叠嶂。毛泽东在这里曾从事系列重大革命活动,其中“四个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27日上午9点,江西省委、省政府在革命摇篮井冈山隆重集会,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中央和江西省、吉安市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井冈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吉安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城市广播联盟50家成员台,在当天9:30—11:00共同推出了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特别直播节目《井冈精神,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井冈山报》是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报社拥有《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晨报》、《井冈山旅游报》、《庐陵悦读》、《新风尚》、中国吉安网、红媒手机报、吉安三农网、井冈山报微博、微信等众多媒体,旗下有吉安井冈山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吉安红艳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吉安大榕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吉安井报实业有限公司等实体。  相似文献   

10.
吉安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昔日闭塞、落后的革命老区,现在正以蓬勃生机、快速崛起、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井冈山报》为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近几年来,报社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和中心工作,为全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鼓与呼的同时,充分利用井冈山所在地的政治优势,弘扬民族原创精神——井冈山精神,创新报业管理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1.
彭东明 《档案时空》2007,(11):20-22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毛泽东雕像的右边,朱德、彭德怀雕像的后面,矗立着一位威武英俊的年轻革命者的雕像,他就是曾有"毛泽东左右手"之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宛希先.  相似文献   

12.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是中国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萍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大量反映这些历史活动的珍贵革命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市报人》2014,(7):F0002-F0002
《井网山报》是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报社拥有《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晨报》、《井冈山旅游报》、《庐陵悦读》、《新风尚》、中国吉安网、红媒手机报、吉安三农网、井冈山报微博、微信等众多媒体,  相似文献   

14.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红色战旗。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秋收起义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4月,我参加新华社第一个"红色足迹"报道小分队奔赴井冈山采访,依据井冈山革命历史独特的"红色背景"制定了初步拍摄计划:寻找有特色、有故事的人物.找准切入点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采访小分队到井冈山党员干部培训中心采访.培训课上,83岁高龄的全国劳模毛秉华老人用朴实的语言讲述革命传统对他的影响.我边拍摄边记录边思考,这些经历上百次演讲的人们,是用怎样的激情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在访谈中,我得到的答案就是"责任"二字.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朱德元帅称之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当时袁文才、王佐是盘踞在井冈山一带的草莽英雄.是绿林性质的“地头蛇”、“座山虎”.如果当年没有袁文才、王佐的许可、支持.毛泽东率领的这群“外地人”是不可能在井冈山安营扎寨、落草生根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5日,我在新浪开了BLOG,第一篇文章贴的是散文《水木井冈》。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井冈山乃中国革命根据地,人民解放军的摇篮。我这个曾经的军人、业余的作家,在网络上开辟了新阵地,不也是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文字“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桃寨被服厂,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个军需工厂。它虽然历史不长,它保障了红军指战员所需的被装用品,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江西吉安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我的奶奶叫曾志》,最近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比活动中,荣获电视专题类一等奖。一个地市小台,能获此殊荣,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作为该片的创作人员,我们体会颇多。在血与火的斗争岁月里,革命摇篮井冈山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宣传好地处吉安这个红色区域的井冈山,是我们的光荣和责任。宣传井冈山,就是宣传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以怎样的视角来做好这部片子,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人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同时又是最为鲜活的历史。通过记录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的科学命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井冈山精神"概念,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专家学者对井冈山精神的阐释,不断丰富了"井冈山精神"内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相信群众的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