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探索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子.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推进我市“教育e时代”工程的纵深发展,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的申报工作。经审核,确定了广东广雅中学等20所学校为第一批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并于2006年12月22日在广州大厦召开了第一批“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建设动员会议,正式启动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信息     
闻讯 《宁夏教育》2004,(12):5-5
北京十条举措推进中小学德育,上海十大计划勾画教育未来,广州启动“教育e时代”工程,福州三举措盘活优质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3.
建设"教育e时代"工程推进广州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广州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教育e时代"工程为标志,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及信息技术在教育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教育e时代"工程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建设与应用的现状,以及"教育e时代"工程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意义和创新点,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电教》2004,(11):22-22
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市启动了“教育e时代”工程,同时广州市教育科研网数字图书馆也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5.
“教育e时代”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教育e时代”的实施主要靠教师,教师实施“教育e时代”的效益主要靠培训。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培训模式,分析了基于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势,并对培训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5日.广州市教育局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批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校经验交流暨第二批应用实验校建设动员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沈子鸣、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邵国良、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市电教馆馆长)张嘉志、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邓静红等。我市第一批“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校及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9月 1 5日联想软件将全力推出以“联想传奇 2 0 0 0 电子教室”为核心的“3e”电子教室解决方案。据悉 ,联想软件为推动中国“e”时代的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我国“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 ,特以软件为突破点 ,设计提出了使教学、人、机、环境有机统一的电子教室新概念——“3e”电子教室。即 :电子的 (electronic)、教育的 (educational)、环境的 (environmental)。此次联想软件推出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新产品 ,而是一套素质教学方案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构思。“e”时代的来临使传统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计算…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形态不断演变,技术对全球教育的演进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划时代报告为分析框架,提取每个报告背后的技术背景,发现大众传媒时代与“终身学习”、互联网时代与“四个学会”、智能时代与“全球治理”,以及危机时代与“社会契约”之间的“技术—教育”理念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当代教育演进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捕捉技术转变契机,经历了技术变革教育与全球发展融合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追赶时期,从“视听教育”到“电化教育”的全民学习;紧跟时期,从“电化教育”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同步时期,从“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的高质量发展;共创时期,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重塑。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演进之路,是一个相互融合与动态影响的过程。技术变革教育的中国历程,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学校应在管理、资源供给、教学改革、教师研训、学习方式、学生评价、服务体系等方面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教育公平转型发展取得突破,作为时代主题的教育改革与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的教育公平相辅相成。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目标,“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成效显著,这为“十四五”至二〇三五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则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指明了新方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教育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需要以建成教育强国为目标导向、以坚持人民中心为政策遵循、以推进评价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深化开放发展为联动枢纽。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教育为教育模式、教育行为的改变提供了平台,它可以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它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e学100优质教学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将我们充分利用“e学100”数字化课程资源,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总结如下。一、初步探索,大胆实践学校虽然生源和办学条件都不是很好,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有着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致因。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的推进要突出“四个紧密结合”和提高“八度”的重点,并讲究全面推进的五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格局逐步形成且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当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在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高尚品格的人”、“时代发展中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为了顺利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应基于多维关系与视角综合施策,重点从推动主体间合作互补、建立“科学、综合、开放”的课程体系、确立专业支撑与条件保障、推进产学研融合等四个层面建立多维融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刘群合 《湖北教育》2003,(16):31-33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两为”、“两结合”的新的教育方针。教育战线的干部教师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定不移地把“两为”、“两结合”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注重内涵,提升品质,扎实推进教育创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使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加快我国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发展之一:开展幼儿园“e学习”试点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发达国家数字化环境下以个性化学习为主流的教学方式变革方兴未艾.因此,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建成更加先进的教育设施,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全省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为此,江苏省教育厅开展了“e学习”试点工作,在全省基础教育阶段选择了百所学校开展试点,其中有20所幼儿园参加了试点.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与提升的时代,“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切合国家推进“互联网+”战略下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能有效改变目前网络社区教育形式固定、结构复杂和使用率低的尴尬窘境.基于此,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网络社区教育在拓展载体与途径、丰富内容与空间、强化个性化学习、促进碎片化学习和开拓大数据挖掘等方面存在的发展契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依托新理念完善教学、依托新技术拓展平台和依托新模式多方参与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实验校的设立是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校的建设,站在实验校区域管理和业务支持机构层面,从绩效技术的角度,对实验校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求提高实验校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培育‘灵性人’”是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并贯彻落实“灵性人”培养观念,积极培育“灵性人”,既有“创新时代”发展和高职教育本真价值选择的客观动因,也受满足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和高职生生命成长的主观需要驱动。为助力高职教育引入并贯彻落实“灵性人”培养观念,推进“灵性人”培育,继而促进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应打造灵性管理团队引领“观念”的转变、创建灵性校园环境推进“氛围”的营造、开展灵性教学活动带动灵性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绩效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在广州“教育e时代”实验校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探索,初步提出了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及在实践运用后的反思,旨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分析,剖析阐明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应用瓶颈,以广州“教育e时代”同步教学资源包的建设为例,重点提出了“同步资源”的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思路,以期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领域信息资源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