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理念】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一些学生会追求享乐、沉迷网络甚至荒废学业,从而迷失自我。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尤为重要。本节课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整合"墙上角色""欲望彩虹""定格画面""思路追踪"等多种教育戏剧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律,感受自律的重要性,找到自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初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渴望获得关注和尊重,更愿寻求同伴的支持和陪伴,因此,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以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带领学生掌握拥有好人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积极的自我调整,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钱璐 《江苏教育》2022,(56):55-57
<正>【设计理念】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前青春期”,对同伴交往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会因性格、习惯不同产生一些矛盾。正确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本课通过绘本《搬过来,搬过去》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接纳个体差异,学习换位思考,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提升同伴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理念】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同伴交往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技能、交流经验的机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同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同桌之间物理距离近,心理距离却因人而异。本课运用心理剧技术,以《米小圈上学记》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与同桌相处的方法,提升同伴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璐 《江苏教育》2022,(56):65-67
<正>【设计理念】七年级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意识萌发的阶段。他们开始对自我和生命等问题有了初步的思考。然而,受到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的限制,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缺乏对生命趣味性的觉察和生命能量的挖掘。因此,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要增强学生对生命趣味性的体验,挖掘学生内在的生命能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生命历程,挖掘内在资源,感受自己的生命能量,  相似文献   

6.
林秀苗 《江苏教育》2022,(80):61-64
<正>【设计理念】DNA-V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海斯基于正念、接纳承诺疗法和积极心理学构建的青少年心理灵活性模型。该模型提出,个体具有三种功能性行为角色,分别是探索者(D)、观察者(N)和建议者(A),这三个方面都为价值(V)服务。其中,观察者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多个角度看待事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准确地理解他人。“内外视角”指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指内心的感受、想法,外在视角指外在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7.
马丽华 《江苏教育》2022,(16):68-72
<正>【设计理念】七年级学生从小学迈入初中,需要处理各种适应问题,而心理复原力正是学生面对各类变化情境时不可或缺的关键竞争力。心理复原力指人在应对压力事件时能恢复和保持适应性行为、在逆境中成长的特质和能力。本课基于心理复原力的相关理论展开,渗透社会计量法、叙事疗法、角色扮演等方法,通过课堂体验引导学生积极看待挫折,从而培养学生的心理复原力。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关注人际关系,渴望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善意,但常常因为意见不同、态度不好、肢体冒犯等原因发生人际冲突。他们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的善意感到困扰,同时也不知友善的分寸。因此,在七年级学生中探讨"友善"的话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本课聚焦"友善"这一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友善的内涵、掌握友善的方法,明白友善不是无原则地妥协,进而真正用友善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理念】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等问题,渴望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这些问题常常在父母和老师那边得不到答案,而公众人物、明星的形象往往符合他们的期待和追求。偶像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实现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偶像崇拜,青少年可以弥补自己现实中的缺陷。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伴的压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曾永青 《江苏教育》2022,(24):63-66
<正>【设计理念】2021年11月15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其中,“珍爱生命”是核心要点。笔者根据《指南》中的学段要求,结合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设计活动放松、材料解读、风险分析、情景表演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美好而珍贵的,带领学生体验生命中的“脆弱”,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快速发展。在面对互相矛盾的自我信息时,他们会不知所措,因此,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我眼中的自己"以及"同伴眼中的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教学过程】一、暖身活动1.我的个性造句。教师:同学们,你通常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学生1:我喜欢别人叫我包子。学生2:我喜欢别人称呼我的全名。  相似文献   

12.
黄珊珊 《江苏教育》2022,(16):64-67+72
<正>【设计理念】七年级学生不仅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节奏和人际交往的变化,还要经历着青春期的巨大身心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初中阶段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学生对于青春期的了解是否客观、全面,直接影响其学习及生活状态。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与学生一起“解密”青春期,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提升他们对自我内在需求的关注意识和觉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昊桐 《江苏教育》2022,(32):61-63+67
<正>【设计理念】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加,情绪情感体验逐渐深刻,部分学生觉得生命“无意义”。本节课围绕五年级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让学生在认识和思考生命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享生命故事,初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丰富与多彩,从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形成良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4.
孙琼 《江苏教育》2022,(72):68-69+73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调整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六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失败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开始探索如何应对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本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放映室”情境,带领学生探索应对挫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对初中生来说,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促进学习,增强自我效能感。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时间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生活学习缺乏秩序;学习无计划,拖延现象严重,管理时间、安排计划的能力有所欠缺,影响了学习效率。本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培养学生珍惜及管理时间的意识,初步学习管理课余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理念】自律是积极心理学提出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之一,自律包括了个人对时间的管理和规划。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渴望自主决定生活的愿望变得强烈。然而,由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方法需要改变等因素,初中生会出现适应不良,具体表现为学习无计划、生活忙乱不堪、做事效率低。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感受、自我掌控感和自我评价。本课结合人格特质理论与时间管理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他人时间管理困惑的基础上尝试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最终突破时间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包括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对高中生来说,学会积极应对各种压力、问题、困扰是人生中的必要成长。然而,不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停留在问题层面,忽视既往努力或已有资源,导致缺乏应对的力量,形成自我“内耗”。本课运用后现代心理辅导的核心理念与技术,通过外化问题、寻找例外、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兰蕴 《江苏教育》2022,(56):68-71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15~24岁),正尝试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对生涯规划进行初步探索,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尝试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本课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学生科学对待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涯倾向,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鹤 《江苏教育》2022,(32):75-78
<正>【设计理念】生命历程中总是伴随着丧失。丧失可以归纳为3个层面:丧失亲人、丧失各种可能性、丧失生理的某些部分。本节课讨论的层面主要是“丧失各种可能性”。丧失会破坏我们基本的生活信念,破坏安全感、信任感、掌控感和自尊,这些都是我们的重要心理需求。因此,丧失会带来情绪、认知及行为的相关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丧失,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勇气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人类六大核心美德之一,是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以坚守、进取、突破等为特点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价值观还在建立中,他们容易逃避困难,也容易把鲁莽当勇敢。关于勇气的课题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的绘画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