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坚守"知人知己"的价值追求,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2018年,学校着手开发弹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形成了"阳光儿童"心理微课系列。心理微课每节课10~15分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普遍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以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事例为资源,从认识自我、行为习惯、身心和谐、情绪情感、生命教育、社会交往、人际互动、学习态度8个主题入手,通过情景创设、讨论分享、角色扮演、游戏等体验式的课堂模式,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2021,(8):12-13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阳光儿童"心理微课从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常见或易发生的问题出发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学科的微课一样,心理微课也是预先录制、播放自由、易于传播,主题精微、时间简短、注重交互,但心理课又有"以活动为主""防止学科化"的特点。本文以疫情期间的心理微课"从自由,到自律--‘云上学’三部曲"为例,刍议心理微课的四重属性,即完整性、心理味、注重流媒质、有创新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心理微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广泛开发和使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界定了心理微课的概念,梳理和总结了心理微课的类型。从实践和研究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设计与评价积极心理导向的心理微课,并分析了心理微课在当下应用中的优势、不足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悄然到来,微课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形式,微课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并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心理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其中,视频赏析这种教学方式最为常见,也最受学生青睐.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视频课程,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及趣味性、短小精悍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不仅能够以一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应用于传统高中心理课堂,也是对高中心理课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产物,以其"微而精"、超越时空限制等独特性受到教育各界的广泛讨论,很多学者对微课的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微课"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若要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微课"就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其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要素。因此,可以运用以下三条路径弥补"微课"自身的缺陷,使其效能优化:1.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微课服务,用多元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建构;2.通过转变微课视频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3.通过建立多维互动的"微课"资源平台,实现实时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聆听专家讲座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对"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初步认识,文章介绍了微课的概念、本质、作用、局限性以及如何将问题导学引入微课中用以解决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新产物。它有别于传统课堂,能有效地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和答疑解惑。笔者认为:1.运用微课,课前自主预习,进行热身,激发学习兴趣;2.巧用微课,师生互动突破教材重难点;3.利用微课,做好举一反三,进行教学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9.
朱云丹 《考试周刊》2014,(49):117-11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先进,微课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微课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平台就是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展示和互动的网站。通过微课平台进行教学,坚定"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有效分层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的运用。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翻转课堂"又是"语文微课"发展的载体。所以在中职语文"翻转课堂"上,"语文微课"为教育教学所用,发挥着它的独特功能。让"语文微课"与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携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24-25
分析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学课程的优点,探讨了初中生物学微课应用的策略,具体包括:科学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利用微课资源开展直观性教学情境设计,做好课后辅导型"微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  相似文献   

12.
在关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通过对相关微课的研究,探究对"绿色"行为习惯养成有效的微课设计。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的不断革新,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课化"正是顺应了这一革新趋势。对创新创业教育"微课化"进行了SWOT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微课化"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微课化"的理念,加强创新创业微课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课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和注重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遵循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出现的以视频教学为主要载体的教学过程。其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每节课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1."微课"课堂运用,激发学习兴趣面对英语课堂,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教师往往忽略掉这些,一味的重复课本的内容。单纯在课本上的英语知识又很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出现放弃学习误入"歧"途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8):5-6
"微时代"的大门的开启使得微课这种短小精悍的课程视频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为微课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条件,大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让微课的推广环境业已具备。"微课"的发展已成必然。高等教育应抓住微课发展这一契机,继续深化改革,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心理印章集"的激励机制具有覆盖面广、激励及时和长效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该激励机制由三项激励内容组成:心理专用本;"课前五分钟"活动:课堂精彩发言及表现。除了激励方式之外,相应的惩罚也与"心理印章集"活动相结合,以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17.
微课有恙     
正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词",除了"慕课",应该就轮到"微课"了,而且其涉及面似乎更广:从普通高校到职业院校,再到中小学,从在线教育公司到显然已不满足E-learning的企业大学,几乎到处都在谈微课、做微课。相关新概念、新术语,还有微课论坛、微课培训、微课大赛、微课联盟等新事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质疑和争论也越来越多。有论者甚至认  相似文献   

18.
心理课的本质特征就是“动”,“动”既有启动、发动、互动之意,又有流动、律动之意,更有感动、触动之意。那么,心理课的“心动”是指什么?即学生在心理课中能获得直观体验和感受,“心动”既指学生的活动过程,也指教师实施心理教学后的效果。在当前中小学心理课课时普遍较少的背景下,要想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动”课,须把握四个要素:整体有“互动”,身体有“活动”,节奏有“律动”,心灵有“触动”;以及三个关注点:选题要贴切,符合学生的需求;案例素材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活动形式多样,尝试打破常规。  相似文献   

19.
面向当前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性不高、师生互动匮乏、教学资源极度不平衡的教学现状,分析微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教育国情提炼传统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微课存在的背景与现实意义;并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说明微课在提升学生自主性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应用拓展的便捷性和可行性,最后从微课设置、与课堂教学关系、模块完善等方面提出微课后续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的运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翻转课堂"又是"德育微课"发展的载体。所以在小学英语"翻转课堂"上,"德育微课"为教育教学所用,发挥着它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