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认知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教育理论,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对社会认知理论起源、发展和内容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高校教学实践,提出社会认知理论对高校教师甄选、聘用和培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自我效能"塑造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曹艳瑛 《科幻画报》2022,(8):119-12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推崇“教学做合一”,是重视生活实践的教育理论。高中学生的生涯教育也需要遵循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体验中进行生涯教育,让高中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生涯规划的认知,帮助学生加强生涯规划的能力。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化,高中生涯教育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文解读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任务,并探索了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有效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大学生工匠心理素质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文章对随机抽取的9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工匠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生涯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工匠心理素质显著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社会支持和生涯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需要提高大学生工匠心理素质和生涯自我效能感水平,并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7,(2):83-86
生涯适应力是一种心理资源,关系到大学生生涯成功的关键实力,也对个体创业成功有着积极作用.在分析了生涯适应力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涯适应力为指导的创业教育新体系,并从创业自我效能,课程体系,实践机会和辅导机构等角度探讨了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从生涯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干预的途径和方法阐述了生涯自我效能对高职学生发展生涯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7.
生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有关生涯能力的认知判断,具有动机性作用,对个体一系列的生涯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有关研究揭示了影响生涯自我效能形成和发展的有关因素。据此可以对个体的生涯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帮助个体改善其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郑东 《江苏高教》2021,(10):95-99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为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形成和生涯决策提供了坚卖的理论支撑.基于此,研究者调研了上海59所高校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探究基层职业兴趣的形成机制及精准引导策略.通过注重就业价值引领性、提升基层就业经验值、优化基层就业生态圈、完善基层人才成长链,切实增强基层人才的职业幸福感和内在获得感,进而输送更多优秀毕业生面向基层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生涯混沌理论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生涯心理学理论.它以混沌理论为基础.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涯心理学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生涯混沌理论可归为一种系统论,对现有生涯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有着明显的突破,为我们理解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涯以及难以预测的生涯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新高考背景下以提升自主选择能力为目标的高中生学业选择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学业选择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均暴露出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简称SCCT)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框架,该理论采诸多经典生涯理论之长,构建起以基于学习经验的心理认知因素为关键概念,以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为生涯行为发生条件的融合性框架.关于SCCT理论的研究逐步区分"决策效能"与"学科效能"的概念,并与人格理论结合进一步探索学生的选择过程,为学业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理论在我国高中学生指导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存在"兴趣"概念静态化界定的缺陷,忽视了学生学业兴趣的发展性.未来我国学者基于SCCT框架的研究可向质性研究领域伸展,更加深度、动态地分析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为学业选择指导实践切中入手点.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背景下以提升自主选择能力为目标的高中生学业选择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学业选择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均暴露出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简称SCCT)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框架,该理论采诸多经典生涯理论之长,构建起以基于学习经验的心理认知因素为关键概念,以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为生涯行为发生条件的融合性框架.关于SCCT理论的研究逐步区分"决策效能"与"学科效能"的概念,并与人格理论结合进一步探索学生的选择过程,为学业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理论在我国高中学生指导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存在"兴趣"概念静态化界定的缺陷,忽视了学生学业兴趣的发展性.未来我国学者基于SCCT框架的研究可向质性研究领域伸展,更加深度、动态地分析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为学业选择指导实践切中入手点.  相似文献   

13.
有效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生涯教育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核心。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生涯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中包括贫困学生自我认知模糊、就业取向功利、自卑心理严重、缺乏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等问题。社会支持理论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基本要求,解决贫困学生生涯教育问题必须首先提升贫困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也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提升贫困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还要积极发挥政府和行政部门在贫困学生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外生涯辅导理论做了适当的梳理.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实践,我们亦做了积极的探索--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切入点,团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容中逵 《高教论坛》2002,(6):129-13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由人类一般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三大部分构成,其主要思想与观点对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仍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是连结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特殊阶段,是学生形成规划意识,培养职业决策能力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生涯教育缺失的现状,本课题组着眼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探讨实施生涯教育的原则、目标及策略,构建合理的生涯教育体系,旨在培养生涯发展能力和开发生涯动力,培养学生形成规划的意识,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董静 《教书育人》2012,(33):109-110
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是班杜拉。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由"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形成的,班杜拉强调了行为过程中认知的作用,他提出了三元交互作用理论、观察学习理论以及自我效能感。[1]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概述1三元交互作用长期以来心理学家都侧重于单向决定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即不仅仅受内部因素的驱使,也不光由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式中行为、认知和其他的个人因素以及环境事件都互为决定因素。首先,行为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决定,即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要求行为采取相应的方式;方式也能改变环境,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比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北京市1048名普通高中学生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自我知识了解比对世界职业知识更多,对未来生涯决策自信心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学校支持是影响学生的生涯成熟度的有利因素;家长、社区和学校支持是提高城区学生生涯成熟度的支持路径,郊区学生则主要依赖家长支持,城区学生的支持路径更加多元。对此,建议建立和完善生涯教育机制,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构建多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学生选择权的增大,越来越需要学生提前熟悉选科和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基于开展生涯教育的政策背景、学生需求、理论基础和学校理念,学校对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课程进行探索,从生涯启航、生涯探秘、掌握生涯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开发与实施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