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哈萨克斯坦因此成为中国向西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站。中哈建交25年来,双边关系不断提升。政治方面习近平主席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会晤多达15次,纳扎尔巴耶夫访华20多次;经济方面互补性强,中哈两国经贸额比1992年建交时增长了120多倍,占中亚地区与中国贸易额的70%;文化和人文交流也日渐活跃。与此相比,两国媒体  相似文献   

2.
正一"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此拉开"一带一路"的序幕。"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的主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  相似文献   

3.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上将其概括为"一带一路"。以下是我对"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大格局。习总书记还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相通和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国家谋求互联共通、互利共赢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作为高效率传播信息、高质量传承文化、改善人文交流、传递民间友谊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2013年的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国际社会和沿线国家的热烈反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充满东方智慧、致力于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开局良好,我们应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促进民心相通,需要夯实沿线各国路相通、心相连的民意基础,使各国人民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相逢相知相敬,让亚欧非大陆上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携起手来,打造沿线各国人民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实现合作共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坚持互尊互信,筑牢合作共赢基础;坚持开放包容,把握合作共赢机遇;坚持务实创新,激发合作共赢动力;坚持和平发展,守护合作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和解读,世界公众对其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的推行现状,增强政治互信,并最终提升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外新闻报道、公众讨论进行分析,探究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倾向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宣传,北海市于2016年7月上旬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外宣活动的启动仪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被认为巧妙地利用同名结缘,吸引公众眼球,成为"传播声音、讲好故事"的城市形象营销新范例。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积极成果一是从政治层面看,"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日益增多,中国与沿线国家高层互访频繁,政府、议会、党派、地方友好往来持续升温。截至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方制定出台了推动共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一带一路"从一个愿景走向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被国际社会广为认识。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由此影响到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对国外部分主流媒体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的议题演变经历了观察与了解、谨慎与疑虑、焦虑与矛盾三个阶段。同时,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将其纳入了不同类型的框架,如"马歇尔计划""特洛伊木马""中式全球化"等等。通过分析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可以描绘出"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0.
<正>自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过去了2年时间,而今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一带一路"这个本世纪中国宏伟的规划方略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及图纸描绘,进入可操作化的实践阶段。然而,"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中国"弘义融利"义利观的直接反映,更是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但西方世界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倡议抱持怀疑态度,从地缘政治角  相似文献   

11.
<正>一、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提出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也是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的形势已经引起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视。从全球化视角来看,中国正在发展中的"一带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传统型话题,其主题图书一直是海外出版的畅销书,每年出版量近百种。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项目逐步落地,特别是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正式成立,让中国赢得普遍赞誉。"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也一改波澜不惊的出版状态,出版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影响深度和好评度等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境外图书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该倡议又一次引发热议。"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覆盖全球超64%的人口和30%的GDP,其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国际友好形象的机会。媒体报道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属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当媒体给予议题某一属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媒体作为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可以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在东盟国家当中,老挝与中国地缘相近、制度相同、信念相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两国在媒体合作领域,也呈现出日益紧密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3年来,中国各省区市也把各自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全局部署中的一大亮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倡议,在整体和周边外交新布局中具有总体性引领作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引起沿线国家、域内外大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应积极关注相关国家官方、政策研究及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等主体对倡议的反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是"一带一路"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欧班列、冰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设想的实现都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但在2013年9月,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时,莫斯科方面略显疑虑。克里姆林宫原计划通过"欧亚经济联盟"的构想以俄罗斯为首整合苏联时期的战略空间,因此担心与中国的宏伟倡议发生竞争。但乌克兰危机后,面对内外压力,经过最初的犹疑,俄罗斯于2015年3月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莫斯科会晤,共同承诺要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随后普京在  相似文献   

18.
<正>金砖国家提升合作水平,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助力。同时,金砖国家也需要"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对金砖国家讲"一带一路"故事,有利于澄清误解,消除顾虑,增进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为此,既要坚持"通"和"共"的"一带一路"故事关键元素,又要把握好金砖国家国别特点,挖掘能够满足特定金砖国家舆论需求的好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添"金砖"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认知、态度举措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途经的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全面了解俄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塑造逻辑,也可为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卫星社)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相似文献   

20.
正阳春四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也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世界盛会。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