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汉-维双语者是否会出现语码切换代价以及切换代价有何特点。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码切换范式,探讨不同熟练度的汉-维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的特点。实验结果发现:汉-维双语者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语码切换代价,语码代价可能反应了汉语、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存储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考察图片命名任务中的语码切换代价,探讨小学纳西——汉双语者在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表明:1.对于纳西语作为基本熟练,汉语作为相对熟练的不平衡双语者而言,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相对熟练语言(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基本熟练语言(纳西语);2.在基本水平的实验任务中,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在范畴水平的实验任务中,用纳西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不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3.任务水平影响词汇的选择机制,但语言的熟练程度并没有影响词汇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茜  王丽  刘革 《考试周刊》2012,(59):25-26
语码切换是指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方言)之间转换的行为。对语码切换及代价的研究主要是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对国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言语产生与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行为和机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语码切换是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在介绍语码切换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模型,概述影响语码切换及代价的因素之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设想,以为研究双语者的语用提供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双语切换指语言加工中由一种语言转向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包括双语产生与理解两层次,二者加工机制有所不同。当前双语理解层上的切换代价及其特点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文章在借鉴当前双语理解层切换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双语者在双语理解层次上切换特点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特点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称为语码切换。本文概括介绍了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动态加工特点,并用双语言语产生理论解释说明双语者语码切换的心理机制。在评述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学民  朱洪斌 《海外英语》2013,(2X):234-235
该研究以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通过对新疆留学生汉语课堂进行的观察和记录,收集相关的语料并加以转写和分析,探讨留学生汉语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类型、频率分布、目的动机及其切换代价。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语码转换研究大多涉及的是拼音文字,缺乏对表意文字的研究,文章以汉英双语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汉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过程中语码转换代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主要研究语码转换方向、双语熟练程度和语义相关性三个因素对汉英双语者语码转换代价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探索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之间的语码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乌鲁木齐市维吾尔人真实的日常会话语料,探究了维汉句内语码转换过程中的主体语——维吾尔语对嵌入语——汉语的句法限制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语对嵌入的汉语在嵌入成分、嵌入位置和形态上都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Myers-Scotton的"主体语言框架模式"理论的合理性。该研究对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研究有一定理论和实证价值,同时也可为新疆地区的语言政策制定和双语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汉、维两种语言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维吾尔语和汉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所产生的的负迁移现象,根据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理论,对3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作文中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和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汉、维双语对英语词汇学习负迁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付杰 《海外英语》2014,(21):18-19
汉、维两种语言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维吾尔语和汉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所产生的的负迁移现象,根据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理论,对3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作文中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和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汉、维双语对英语词汇学习负迁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双元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选择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语言选择现状以及语域因素对其语言选择的影响作用。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该群体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言语能力的同时,正积极地朝着提高汉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方向发展;第二,维吾尔语仍然是该群体的强势语言,但在同一次维吾尔语对话或交谈中兼用汉语的现象占一定比重;第三,该群体在不同语域中的语言选择模式和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但维吾尔语、维汉夹杂和汉语的使用量在不同语域中存在差异:随着语域中交际者双方关系亲近或熟悉度增加,维吾尔语使用量加大,反之维汉夹杂和汉语使用量增加,这进一步说明了说话人是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场景来选择语码的,而这种选择相对固定并有其规律。本研究结果对维汉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研究提供又一佐证,同时对维吾尔族双语教育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茜  王丽 《考试周刊》2013,(98):15-16
语言切换是指双语者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行为。研究者对双语者在完成切换任务中不使用的那种语言(即非目标语言)的加工状态进行了大量研究。纵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如果激活,这种激活是出现在词汇层还是在概念层;激活的非目标语言会对目标语言有何影响这三个核心问题。相对于有较一致结论的语言产生切换研究来说,在语言理解切换中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主要对语言理解切换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梳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英汉双语者为被试,考察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对双语者口语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1)双语者在非切换条件下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均高于切换条件;2)出现非对称性切换代价,切换条件下双语者汉语口语产出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受损要比英语口语的更大;3)抑制控制能力对口语产出影响呈非对称性,汉语口语产出较之英语口语受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能力对双语者口语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汉语完全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维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根本的区别。维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汉族学生在初学维吾尔语时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了方便初学者,从事维吾尔语专业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门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双语言语行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口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有关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的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归类,以期对语码转换社会功能的理论框架有所完善。  相似文献   

17.
双语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双语认知研究领域讨论的热点。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任务探讨日本留学生口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综合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日语)和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汉语)的结果发现:在两种语言的语音层面无共享特征的情况下,日—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非目标词汇语音层面的激活,并且这种激活现象同样发生在非目标语言是弱势语言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为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日语和汉语发生的相互干扰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王云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454-454
美国之音《流行美语》双语教学节目中的语码转换分为英汉语码转换和汉英语码转换两种。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其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学单位上的分类特征及各自出现的频率。结果发现:美国之音《流行美语》节目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以字母串、单词、短语、句子和语篇等五种语言单位存在。其中单词、短语、句子转换出现的频率较高,字母串和语篇出现的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育”,根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an instructional approach)”(李维主编,1996:500)。本文所指的“双语课堂”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抑制控制在英汉双语者词汇提取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在双语产出词汇层面的存在,本实验采用3(抑制控制能力:高、中、低)×2(切换条件:切换和非切换)×2(切换顺序:L1-L2和L2-L1)×2(重复条件:间隔重复和即时重复)混合设计,使用言语流畅性任务范式,要求被试(英汉双语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颜色提示(红色用英语,蓝色用汉语,或者反之,平衡处理)说出以汉语声母/l/,/j/,/y/,/d/,/b/,/t/或者英语辅音/s/,/k/,/p/,/d/,/b/,/t/开头的单词。结果显示:1)在言语流畅性任务中,较之切换至二语,切换至母语时,学习者汉字提取数目受损更为显著,会产生词汇提取的切换不对称现象;2)英汉双语者的抑制能力和词汇切换代价显著性相关,抑制控制能力影响词汇切换代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在双语者词汇提取加工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存在于双语词汇加工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