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参照语序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从西宁方言的"哈"、"俩"人手,以Greenberg总结的45条人类自然语言语序共性规律中与句法相关的共性规律为尺度,比较西宁方言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语序类型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西宁方言是后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语言,与前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普通话很有距离.该特征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语序研究是语言类型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聚焦疑问标记的语序,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及跨语言对比法探讨疑问标记以整句作为参照时所处的相对句法位置,进而揭示汉语普通话及部分汉语方言在疑问标记语序上所呈现的类型学特点。通过跨语言对比发现:有些语言当中没有疑问标记,也不存在疑问标记的语序问题,如英语、斯瓦希里语等;有些语言当中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疑问标记,如日语、阿美语、乌尔都语等;疑问标记的句法位置可以分为句尾型、句中型和句首型三类;从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来考察,汉语的疑问标记包括两种语序类型,一为普通话的句尾型,二为苏州话、昭通话等的句中型,暂时没有发现句首型的实例。句中型语序类型的发掘,是语言类型学在汉语研究当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大量的方言材料说明“入声”是否是声调要从它在特定语言和方言中所具有的语音特征来看。在有些方言中“入声”是声调.在另外一些方言中则不是声调。  相似文献   

4.
汉语方言“泥”“来”二母相混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泥、来二母相混是现代汉语方言中常见而又复杂的语音演变,两个声母在有些方言完全相混,在有些方言则只是在部分字中相混。两个声母的分混跟韵母的洪细和阴阳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闽南话的“有”和“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南话的“有”和“无”在口语中很常用,从词性说,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在句子里组合能力也很强,能构成多样的句式。有些用法在其他方言乃至普通话或古汉语中都很少见,很有方言特色。闽南人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常规语序”和“变式语序”。同一语义内容用常规语序还是变式语序表达,其效果或主题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语序,就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意义;也就是说,能够用这种方法表达出句子意义的不同重点,从而取得不同的交际价值。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意义及其传达这种意义的语序,并正确区分语序变化所带来的语义差异,才能将其妥贴地反映到译中,提高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方言的分化和演变的过程中,在方言区的交界处或移往外地的方言岛,由于语言接触和渗透,有些方言兼有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特征,对应繁复,异读多、同义手段多,归入哪区都不合适,以往的学者已经提过“混合型方言”和“过渡型方言”.本文先就比较典型的几种过渡型方言归纳了一些类型特征并区别了不同的等差.然后,就湘南、粤北和桂北的连片方言,在众多学者们的调查报告中,提取了16条语音特征和60条常用词,拿9个方言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已知的混合型方言的类型特征是相符合的.文中还就这一片混合型方言的社会文化特征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方言中,量词“头”用法十分复杂,它可以称量动物、人、植物等有生物,也可以称量无生物和抽象物,甚至在有些方言中发展成了通用量词。称量动物的“头”在跨方言分布中形成了不同的方言类型,并呈现出具有蕴含关系的连续统模式。量词“头”用法的方言共时分布不仅是历史各个时期“头”用法在方言中的继承而且是方言自身不断发展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语序,是表达汉语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方言也不例外。西宁方言不仅表现出与共同语大相径庭的特殊语序,而其自身又杂而不乱,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其独特的表达习惯体现了语言发展中变异与稳固的运动过程,形成了语言家族中“母语”与“子语”的总体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以“寻常语入韵”是李清照词的一大特色。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在当时妇孺皆知的口语词,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那么易懂了,这使今天的读者不太容易体会到作者“以寻常语入韵”“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词,却仍然完整地保留在某些方言中,李清照词中的一些口语词就是如此。现就笔者所见,例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位于动词之后的情态词“得”,表达可能情态,虽然与不表情态的结构助词“得”的来源相同,产生的时间相同,在语法化斜坡上处于相同的点,但它们产生的句型和句法机制不同,因此,它们在语法化斜坡上的点是两个点的重合。后置情态词“得”让汉语产生的表可能的补语类型,使汉藏语系形成不多见的共同语序结构,并且与其它语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黔南方言的四种特殊语序现象,并将之与侗台语、苗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汉语与当地民族语言有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甲骨卜辞与藏缅语有不少共同的特征,而不同于藏缅语的部分,却与阿尔泰语有一些微妙的契合。甲骨卜辞在处理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关系时,绝大多数与阿尔泰语一致,说明汉语与阿尔泰语的接触并不是从中古才开始的,远在上古就已经广泛存在。语序的转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其中字形与语序间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词义的民族性是指词义中所融进的民族个性.词义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中的“特有词“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有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文化;反映同一客观事物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因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社会习俗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内容和表达形式;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和引申历程,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色彩词、数词、动植物的象征义、比喻义无不渗透着民族的文化心理,蕴涵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语言在词的排列顺序上也各有不同。文章主要讨论了英语词序以及决定和影响英语词语排列顺序的原则。在笔者看来,决定英语词序的因素不同于影响词序的因素。对英语词序起决定作用的是英语语法规则,而对词序起一定影响作用的是强调原则、信息分布原则、"重量在后"原则、"有生命的事物在前"原则、避免歧义原则以及话语所在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疑问句的存在是语言的普遍特征之一,但不同语言在标示其疑问句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却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着力于一般疑问句之疑问标示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把“人类语言”的一般疑问句标示方式划分为疑问小词法、词缀法、移位法和变调法四类,对语言疑问标示作一类型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双语词典的基本目的是在两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之间找出意义相等的对应词。但由于各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原语中有些词语很难在译语中找到对应词,这种词被称作文化局限词。本文对文化局限词的定义与分类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维汉双语词典编纂中文化局限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用语言彼此交流或表达感情时,总是用句子来进行。由于日语相对于汉语来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所以日汉语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阐述了英语词汇的内涵意义,初步把英语词汇的内涵和汉语之间转化的基本模式分成三种: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文化内涵意义不同、概念意义相近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概念意义不同而文化内涵相同,通过分析原因、举例比较来说明英汉词汇中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性,认为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能源于意识观念、联想意义、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几方面的原因,讨论了文化内涵上范围的差异和异同并存的情况,并列举了文化内涵相似而表达对象相异的有趣现象,强调要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培养文化敏感和文化习得意识来真正掌握文化中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榴星瑶话和榴星土话的词汇类别大致相同;两者形态都不发达;语序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且都比较固定;瑶话中的类名前置现象,土话甚至现代汉语都少见,但在古代汉语中却能找到类似现象。这些都说明了瑶语和汉语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虽然瑶语借用了汉语的某些词类的词,但在语法上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并且拥有特殊的后定语和后状语用法,所以瑶语仍然是与汉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