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试论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活动的研究,从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情境创建入手,对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因素,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意义,以及创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创建一种能使师生奋发向上、充分发挥潜力的心理环境,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师生心理关系是师生关系在心理层面上的体现,其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实践过程的成败。本文以体育教学中师生心理关系的建构要素为基点,分析现实体育教学师生心理关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建构新策略,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心理暗示法的相关理论,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过程,阐述了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对心理暗示运用方法和运用时机对在校学生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和探讨心理暗示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郑泽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32-132,135
学生由于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情绪,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危机矛盾。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学生在日常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所要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的根源进行深刻的论述。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所要发生的一些危险的心理状态进行讨论。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发生的相关心理危机,提出相关的策略。通过本论文的论述,能够有效地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化解。为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教育寓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本文简要论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对于大学生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心理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的最直接、最自然的途径,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心理境况是顺利达到和完成体育教学目的与任务所依赖的心理背景。它是由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组成。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际关系等等。本文试图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等学科有关理论指导下,研究与探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心理境况的途径与方法,力求完善与优化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为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理指导”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教师采用各种行为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扩大体育学习效果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为手段,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为目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注意应用心理指导,就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并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阐述了体育教学所特有的认识过程,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以产生对学生心理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确分析和培养中学生的美感心理,有利于全面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具有闭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重点观察法、自然实验法,对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美感心理与教学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谈游泳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游泳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都是十分复杂和强烈的。初学时的怕水心理,水温较低时的畏难心理;刚学会时盲目追赶的心理;巩固提高阶段中的怕苦、怕累心理;后进生的悲观心理等等。如何了解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况与各种心理活动规律,解析在游泳教学中心理学问题,并利用有关运动心理学知识,采用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是使学生保持旺盛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完成动作质量和学习成绩,便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调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通过心理调整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和情绪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讨论,阐明心理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体育心理学观点出发,就体育教学过程中预防和纠正错误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谭兵 《体育科技》2010,31(2):128-130,145
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对整体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内涵、标准进行了阐述。并从整体、体育教育、哲学及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与概括,使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时,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运动技能的正确掌握,文章以背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为例,在调研究统计基础上探讨背越式跳高教学二个阶段中,学生不良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新的对策,经实践证明这种至力于心理障碍发生变化规律的研究,将有利于主动采取对策进行心理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速度滑冰课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鸿彬 《冰雪运动》2007,29(4):73-75
探究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为提高速滑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大学生在速滑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分析方法,探索其心理规律,从而找到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速滑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心理状态,阐述了如何激发大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其对动作技术的理解程度。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高校速滑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其情绪状态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对体育教学中情绪的作用及如何调控进行探讨,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理论教学过程分析,发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对恐惧和拒绝心理、焦虑心理、模糊心理、轻视心理、兴趣的单一化等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反馈矫正,有利于心理调节,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理论和技术理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采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和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操作性、实践性、针对性和优效性特征,其结构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结构与方法、教学务件等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时紧张、师资匮乏等问题,为提升教学实效性,提倡运用体验式教法。采用不同于心理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体验活动内容,依据教学重点选择生动有趣又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形式,心理学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作为背景化知识呈现。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