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璐 《新闻世界》2014,(11):21-23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晚报副刊如何吸引读者?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实践给出了回答,立足于报纸的定位,在这个大框架中谋划,在故事中彰显思想性,在多样中体现趣味性,在服务中坚持社会性。同时,处理好旧内容与新需求关系、旧内容与新视角关系、旧材料与新由头关系,坚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编辑方针,《夜光杯》吸引了一批批读者。  相似文献   

2.
阮仲谋 《新闻战线》2021,(8):107-109
为实现副刊的深度融合,要主动出击,大胆"破圈",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在理念上,要强化对副刊重要性的再认识,在内容上寻求突破;在实践上,要与新媒体平台融合,运用互联网语言进行表达,借力自媒体资源增强影响力;在手段上,要强化主题策划,用新形式传递优质内容。  相似文献   

3.
史敏 《青年记者》2007,(6):49-50
曾经创办《明报》的武侠小说家金庸认为,副刊是报纸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据他介绍,在香港办报,有一个信念: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有大新闻出来,报纸的销路可能会增加5万份、10万份。大新闻过去了,销路要恢复原状,这时要保住大销路的话,就要副刊做得好。有大新闻时增加的读看到副刊做得好,以后就会常买报纸,成为老读。所以说,新闻是攻,副刊是守,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5个方面,就报纸副刊编辑如何做到"眼力""手力"兼备,办出一份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服务性的报纸副刊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6.
7.
“办好本地新闻吸引人,办好文化副刊留住人。”这是新疆哈密日报社结合广东、河南等地先进办报理念,对党报时政民生新闻和文化副刊相融合的《哈密日报·周末》提出的办报思路。笔者认为,这也是地州市党报副刊正在探索和追寻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夏俊俊 《新闻世界》2011,(7):284-285
本文以《郑州日报》的副刊《郑风》为例,探讨了文学作品对当今对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平英 《新闻三昧》2004,(10):40-41
在报纸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报逐步走向市场,全社会对报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报副刊编辑如何经营自己的版面,就成了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主张“大副刊”的前提下认为:所谓报纸副刊,就是以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为其载体,符合报纸本身的基本属性,与报纸新闻、广告、资讯相区别,独立传播文学、科学、艺术及其它相关文化、知识、资讯(或传播“大文化”)的一切报纸作品、形式及其版面语言。  相似文献   

11.
温州,一直以来以经济模式名扬天下。而掩盖在商名之下的是温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精湛的百工技艺、新颖的文化创意。作为地方媒体,我们有责任告诉世人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温州:作为党报副刊。我们更深知,每一个版面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扇文化窗口。从每周4个版的瓯越副刊到每周7个版的瓯越副刊加人文周刊,再到如今每周10个版的瓯越副刊加文化周刊,在如今好多报社削减专副刊的大潮中,温州日报的副刊版面反而越来越多,领域愈加拓展,内容愈加丰富,成为温州新闻界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重要讲话中,提出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内容、创新新闻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创新报道手段。”并要“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贴近、五个创新、五个作用”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杨令青 《今传媒》2006,(10X):42-42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新闻主刊而言的。副刊和主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副刊努力为新闻主刊服务,是两者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我报正确处理副刊与主刊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刊“特”性,加大新闻“重”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厚重感,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副刊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特别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新闻和信息的吸纳,纯文学性的副刊愈加受到冷淡,有成为鸡肋之虞。为了转变这一状况,副刊必须放下身段,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有味道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她的城市性格、人文精神,所有你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种种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座城市独有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余玉 《编辑之友》2015,(3):104-108
五四时期我国报纸副刊实现了从消遣性向公共性转型,为我国报纸副刊奠定了光荣传统,对副刊良性发展影响深远.五四副刊在形式上通过公共栏目设置、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公开争鸣和开展民意征询等方式,为五四知识分子构筑“公共话语空间”;同时,在内容上通过加强公共议题讨论和私人话题公共化处理等方法凸显副刊公共性.五四时期副刊公共性也有其历史局限生,即副刊构建的“公共空间”很不完善、学理与趣味之间失衡以及副刊“半公共性”与“伪公共性”出现,销蚀了“公共论坛”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迅猛、新闻竞争加剧、读者需求多元、办报环境复杂的当今,副刊需要破解的两个难题是定位和品位:定位问题,并不啻于如何使之适应所属的报纸,更在于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和争取受众;品位问题,则是贵在坚守文化的本质而难在创新。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怎样创建一个崭新的副刊版面体系、探索灵活的编创运作机制,就成了副刊理念创新中值得重视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8.
劳豆 《当代传播》2003,(5):16-17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报纸副刊所遵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
庞雷  曹习斌 《新闻战线》2022,(11):112-114
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新的传播生态已然成形。传统纸媒副刊,要从“寻找内心的感动”“激发创作的冲动”“注入灵性的生动”“引来良性的互动”“保持长久的牵动”等五个方面适应新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