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200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改革倡导了新教学理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师必须深刻认识与理解“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主线,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地理“新课标”实施对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意义,以及在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实践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伍玉慧 《科教文汇》2011,(20):105-105,116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在传统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和训练.容易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逐步在自由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综合能力,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已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传授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伟 《科教文汇》2012,(30):9-9,21
我们现在的创新教育.主要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因为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总的来说就是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培养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切实进行角色转变.以此改变其知识权威者形象.使之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教育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适应创新教育发展阶段的需要.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本文从创新教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几个角度深入、全面剖析教师角色、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陈发荣 《科教文汇》2007,(12S):75-7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要求,也是创新行为的前提。怎样构建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创新智能呢?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培养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要求,也是创新行为的前提.怎样构建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创新智能呢?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培养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科学教育中,“探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没有哪个观点像“探究”或“探究教学”那样受到科学教育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在化学教材中,集中体现了科学教育探究的要求,因为教材经过加工、整理,已经变成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感兴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学生跟着教师走”变“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现象,讨论形成知识体系。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创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探究式学习的培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王慧 《西藏科技》2005,(7):25-27
实施数学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数学教育创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转变,不断创新课堂情景、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班级管理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缩影。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创造性人格品质,就必须从抓班级管理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一、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教育要靠人来实现,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有认识到了该事物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只有人的思想、观念与该事物本质属性保持了一致性、同步性,才可能将正确的理念付诸行动。因此,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教…  相似文献   

11.
培养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环节,培养创新、动手能力;要建好实习基地,规范实习管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要在毕业设计中强化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灵魂,创新的根本就是依靠交易和人才。我们现在使用的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本创造性地落实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落实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构筑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科学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求异的思维、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以及创造性的人格品质。而以"创造"为主题的科学课更应该是鼓励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主动去探索和创新、发明与创造。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科学教学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推动"实践性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师学院如何开展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院校教育的系统改革中,构建并着力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恰恰能充分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底还要靠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是,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模式单一,教学形式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入了新的阶段。牛津高中英语课本的运用,引发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系列变革,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教材观念转变的内容。此课本以阅读为主线,从不同的需求出发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英语知识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会学习。而全国新编中小学美术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作者在课改的实践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及合作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要求我们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为此我们可以从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考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在学生身上,我们就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钴研教材,大胆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适应中考.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人才,具体来说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在于教育。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属于“遗传型”,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因此,“遗传型”教育要向“创新型”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关键能力培育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将搭建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建两个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营建三个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旨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构建适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