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与女子教育邓张平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彪炳千秋,永载史册。关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研究已有若干专著出版,但是,他对女子教育的论述及一生中从事女子教育的实践,还较少有人专门研究。笔者研究后认为,蔡元培不仅是我国近现代有...  相似文献   

2.
教育独立性:蔡元培教育思想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都有诸多成就。从他的“五育并举”思想、大学理念和北大实践均可以看出其思想之深邃以及给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教育独立性是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之灵魂,从他对教育目的阐述、教育目的实现路径的探索均可以看出这一思想精髓。本文总结了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独立性,以期给今天的中国教育带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在清末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再升为翰林院编修,在科举道路上顺利达到顶巅。中日甲午之战后,蔡元培毅然弃官回家乡绍兴,办起新式学堂,开始了他由一位旧式士大夫向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历程。从1900年应聘于绍兴中西学堂至1906年准备赴德国留学,这七年是他“由办新学而转向革命“的阶段。从1907年6月赴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攻读人文诸学科,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蔡元培逐步形成了教育思想兼容中西的理念。从中国到德国也是蔡元培从传统旧学走向西方新学的重要里程,他回国以后,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育风尚。蔡元培在伦理学领域造诣尤深,他的伦理教育思想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份宝贵资源。蔡元培从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层面反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建构了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伦理道德体系,从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71-172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的教育思想又有局限性,认识他的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蔡元培,不少人都会把他与北京大学联系起来。作为北京大学的掌门人,他推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对教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主张顺应自然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7.
“孑民先生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蔡元培的盛赞。蔡元培(1 868-1 940 ) ,一生中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教育部总长、北大校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教育家 ,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先驱者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 ,是对北大的革新。蔡元培主事北大期间 ,实行民主办学 ,教授治校 ,力倡“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使北大一变过去迂腐沉闷的风气 ,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 ,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蔡元培生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正值新旧、东西诸种文化猝然相遇的时刻 ,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时刻。他既不固守 ,又吸纳新知 ,而在这种激烈的交汇冲撞中完成了由旧而新的学术转型。他本人也正是在这种转型中成为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文化界的一面旗帜。蔡元培垂范于我们后人的 ,是他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宽广的胸襟 ,是他绝不墨守成规、勇于革旧图新的开创精神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是一位以文化教育为职志的民主革命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深入探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正确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和教育救国的思想,使蔡元培在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中,具有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特点;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他在教育实践中既能择善而从又注意剔除封建糟粕;了解和学习西方,取文化世界主义,因而"融汇中西"成为蔡元培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蔡元培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九个创举蔡元培先生一生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有九个创举:一、创办辛亥革命时期培养干部的第一所新型学校。1902年创办上海爱国学社(同时办了爱国女学)。二、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2年蔡元培以总教育长身份签发了有关改革法令,废弃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代之以军事教育、实用科学、道德教育、美育这四育并进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0.
教育平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可以这样概括:不问男女、阶层、贫富、民族等,都应接受平等的教育。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对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学者。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任期间,他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北京大学改造成我国最著名的一所高校。毛泽东曾经赞誉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一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积极从事教育改革活动,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里,大学教育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是在他多次出国留学、考察、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批判封建主义文化教育以及长期从事大学教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主张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而“兼容并包”也被视为蔡元培思想的核心。“兼容并包”体现了他对中外文化的采撷和糅合,与他文化取向紧密相连。本文试从外国文化取向上探讨他这一教育思想如何形成、发展、完善以及成熟确立,加以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女子教育事迹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提倡女权的资产阶级先觉者之一。他一生主张男女平等,开发女子智慧,提倡妇女解放。他在女子教育研究、经办女子学校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伟大教育家,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教育杰出的代表,蔡元培十分重视德育,强调德育重在实施,主张寓德育于体育、智育和美育之中。他首倡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五育并举,其中又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1]。他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遗产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德育改革,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1912年2月中旬,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五育并举的思…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交通大学先后担任特班总教习和校长等职。蔡元培在任特班教习时成熟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后又将其带到北大发扬光大,最后利用任交大校长一职力推教育改革,为现代交通大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1868-1940)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对自由教育的追求贯穿于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蔡元培自由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探:(1)自由的理想;(2)自由的人格;(3)自由的学术;(4)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我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家。在“五育”中,蔡元培着墨最多、论证最细的就是世界观教育。那么,蔡元培到底是如何提出世界观教育的。世界观教育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九个创举: 一、创办辛亥革命时期培养干部的第一个新型学校。蔡元培于一九○二年在上海任中国教育会会长时,与同志共创上海爱国学社(同时办了爱国女校),成为当时国内革命的中心。二、大刀阔斧地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九一二年一月九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在蔡元培主持下建立,他立即以部长身份签发了有关改革法令,并发表论文,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教育主张。从此,以“忠君、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