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知识单元第4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a所示电路。学生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间接人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发现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得出: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并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材料,哪些是绝缘体材料。教材对人体、大地、不纯净水是导体的认定是直接给出的。  相似文献   

2.
一、把一束铁丝和一根5号电池碳棒插 入食盐水溶液,用导线把铁丝和碳棒连接串联电流计,指针摆动。证明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下铁丝跟碳棒连接产生了电流。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 ,第 16课《热传导》实验 2 - 2 ,采用三根铁丝 ,其中一根铁丝是整根的 ,其余两根铁丝是断开的 ,断开的铁丝分别用装有水和空气的玻璃管连接起来。用酒精灯加热三根铁丝的左端 ,让学生观察三根铁丝右端用凡士林粘着的三根火柴棒 ,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个实验装置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铁丝是热的良导体。但是若按该实验插图的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成功率低 ,所需时间长。这是因为加热位置距离右端的火柴棒太远 ,只凭酒精灯的火力要加热到铁丝右端发热 ,需要很长时间 ,…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话;有的说自己的实验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6.
简单易做的直流发电机王福春(黑龙江巴彦县双山乡中心校151800)小学自然第六册《电流》、《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电磁铁》、《电能》及中学物理课程教学都可应用这里介绍的简单易做的直流发电机。一、材料0.3~0.6毫米漆包线、木板、钢片、粗铁丝、厚铁...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人教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示数板上固定的几根金属丝 ,由于使用时间长久 ,接线处易折断 ,又无备用可更换 ,且在当地不易购买 ,只好用铜丝连接断处使用 ,直接影响实验效果。②用此装置演示时 ,要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增大了学生理解与接受的难度和梯度 ,特别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作用学生还未学到 ,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演示的事实。针对以上情况 ,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自制了一套电阻定律实验装置 ,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①利用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对电流有阻…  相似文献   

8.
爱动脑筋的学生,总是饶有兴趣的问:一个电源,比如干电池,由它的正负极可形成一个静电场。可想象出分布于空间的曲折而优美的电力线形状。然而,当将一根导线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马上出现了奇迹。电荷重新分布,静电场变成稳恒电场,原来分布于空间的电力线形状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在导线里面电力线变成了平行于导线的线簇,同时形成了一条以导线表面为界面的电流线管。稳恒电流就在这条相应的电流管中不停地流了起来。这个巨变是如何在这么短暂的暂态过程中发生的呢?我们用一个简单模型分析如下; 设电源的正、负极如图1所示。在空中形成上、下对称的静电场。将一矩形导体突然连接两极,假若导体内尚未来得及发生静电感应,在导体中间的等势面MN左侧取AB段来分析:在静电场作用下,因A截面处电场比B截面处强,则同一时间内AB段导体中B面进来的负电荷少于从A面出  相似文献   

9.
自然教材《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有一句话 :“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学生如果用电池、导线、电珠做这个“导体”的实验 ,电珠不会发亮 ,显然得不到验证。学生对这句话便会产生怀疑。问题出在导体因其电阻的大小不同 ,导电能力差别较大。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 ,金属因电阻比较小而通过的电流大 ,灯泡就会亮 ;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因电阻比较大 ,通过的电流小 ,电珠亮不了。因此 ,如何验证人、大地、不纯净水都是导体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我使用学生万用电表来解决问题。万用电表测量电阻档用来测量金属、人体、大地…  相似文献   

10.
本章分为五节,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电路、电流、电压有关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相关的物理规律,学会连接电路及电流、电压的测量,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导体和绝缘体》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十一课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问题。在自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中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其性质;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科学研究的真实性;通过特定的环节设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会到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达到安全用电的教育目的。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课件导入:一个小朋友,在高压线下放风筝的情景。师边播放边解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有位小朋友正在放…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 在自然课电学部分教学中,由于缺少一些简单直观的教具,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一课中,人体、不纯净的水及大地等是导体,常常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这恰恰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这只能靠老师用嘴告诉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利用适当的仪器去深刻地理解它,本教具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而研制出来的。它不但能方便地区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而且还可检验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使用本教具还可使学生亲自观察到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对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思想是非常有好处的。本教具采用声光显示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研究兴趣,除可做本课实验外,还可做其它一些演示,做到一机多用,所用材料仅4~5元钱,可供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3.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1 放电演示仪  2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  3 电热演示器  4 电磁演示器  5 电 铃  6 电路元件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放电演示仪能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雷电现象”、“落雷”的形成等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雷电形成原因和避雷方法。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如放电演示仪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等 ,均用两节干电池为电源。前者采用电子振荡产生高压替代传统教具 ;后者在电路中接入两只三极管 ,就能验证人、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导体。③使用范围大、用途广。本系列教…  相似文献   

14.
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实行任务型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靠近成人阅读,限定阅读文本的时间,指定阅读形式,不要求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不导入、让学生独立地感知课文。这些做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两个电流磁场实验方法的改进任伟德(浙江省教学仪器公司仪器研究所310002)众的周知,电流磁场部分,两个需用较大电流的实验,一般不容易做成:一个是奥斯特实验,另一个是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滚动导体实验).因此我作了改进,改进后得到较好的效果.1.奥...  相似文献   

16.
自动断电左手定则演示器熊崇铭(四川省彭水县高谷区中学校648602)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十章九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演示装置,比用部颁“左右手定则演示器”(J2415型)来演示,通电直线导体AB(简称“滚动导体”,下同)在导轨上滚动,形象生动,对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十册第6课《氧气》中要使学生操作完成并认识氧气会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其氧气与铁丝燃烧实验是否成功,我认为取决于两个关键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8.
穿过闭合导体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金属块放人变化的磁场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内自成闭合回路,很像水的旋涡,因此叫涡电流。产生涡电流的金属在磁场中,又将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电磁驱动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7节通过分析电表线圈骨架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安培力)阻碍了线框的运动,提出了电磁阻尼的概念。随后,在"做一做"栏目中例举了用手晃动微安表,观察指针相对于表盘的摆动情况。用导线将微安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再次晃动表壳观察指针相对于表盘的摆动情况。设问为什么灵敏电流表在运输时总要用导体把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1]  相似文献   

20.
电流的效应是指导体中通有电流时所特有的现象,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和电流的磁效应。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导体通常为金属导体。那么,在溶液中通电时电流的效应又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