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状况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报告及研究成果有关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年龄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游泳成为我国青年、壮年阶段体育人口所喜爱的健身项目;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我国男子体育人口游泳渗与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仇军  高峰  马启伟 《体育科学》2000,20(4):10-14,21
运用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情况调查资料,以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统计其体育人口数,对我国体育人口的活动项目,参与率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人口活动的主要项目是散步跑步,羽毛球,气功太极拳,篮排足球,徒手体操,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在年龄维度上呈3种不同走向,即随年龄增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下降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上呈起伏不定态势。  相似文献   

3.
宁夏地区体育人口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及变动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体育人口判断标准统计其体育人口数,对宁夏地区体育人口的活动项目、参与情况、变动因素以及趋势进行调查研究。结构表明:宁夏体育人口活动的主要项目集中在散步跑步、气功、太极拳、体操(徒手体操)、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在年龄维度上随年龄增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来呈上下起伏不定态势。  相似文献   

4.
宁夏地区体育人口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及变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宁夏地区体育人口锻炼情况,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3岁以上城乡8000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体育人口活动的主要项目集中在散步、跑步、气功、太极拳、体操(徒手体操)、羽毛球、乒乓球和体育舞蹈,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在年龄性别方面随年龄增长部分活动项目呈上升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上下起伏不定态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变负面作用为正面效应,促进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上海老龄化状况和上海市老年人口的余暇生活及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余暇活动内容层次不高,老年体育人口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提出发展老年体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三城市体育人口的参与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三城市体育人口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步行不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变化而成为参与最高的活动项目;球类在男性青年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人口中是参与率最高的活动项目;健身操(舞)、秧歌在中、老年及女性体育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不同职业中的操作人员中有很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篮球运动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学生为期2年训练前后及无篮球课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篮球运动训练可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和下肢肌肉爆发力;(2)篮球运动训练可增强呼吸机能;(3)篮球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4)力量素质、肺通气机能、耐力素质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下肢爆发力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中国不同年龄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状况为据(本人将这种“两头高,中间低”的体育人口年龄结构称作呈V型),通过分析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指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必须得到优化,而优化的关键是提高青中年参加体育的人数,最后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将继续向城市流动,而且呈增长趋势;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原来的"自上而下"政府管制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市场经济主导模式,市场经济继续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移将对输入地、输出地和流动迁移人群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和未来迁移趋势考虑,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应将重点放在城市中农民工、农村留守人群、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类型三资企业的女职工(调查样本总数1078名)的基本情况和体育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她们文化程度呈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偏低,日常工作超时,余暇时间少;体育活动的动机因年龄不同而选项各异,余暇活动类型也随年龄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大、中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周建伟 《体育科学》2004,24(10):56-59
通过运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宁波市大、中学生的体质及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1)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他们的身体形态指标,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身体机能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2)宁波市大、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活动的时间以白天为主;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公共体育政策的利益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有 《体育学刊》2007,14(7):15-19
我国现行的公共体育政策不同程度地存在体育公共利益选择偏向,并且已经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后果。公共体育政策合理的利益选择是体育公共利益的均衡分配,制定公共体育政策应做到: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政府不断扩大对大众体育的财政投入、充分关注弱势群体体育利益以及建立和完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查询、专家咨询及逻辑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呈日益兴旺的态势;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人口构成与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类型和收入有着密切关系;自费参加体育旅游呈上升趋势;体育旅游的主要内容是观赏各类体育比赛和表演及旅游期间参加各类健身活动;体育旅游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影响我国居民未能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和缺乏余暇时间。据此提出有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也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规划阶段逐步的改革与发展而变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民众体育需求脱节、区域分配的不平衡的严峻现实决定了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还难以在全国实现均等化以及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缺乏人文关怀和科学理念等。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在公共服务中更加凸显出公共体育服务的地位。第二,结合多元化共治是中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第三,努力实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以人口结构特征为依据应该成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泰安市居民参与家庭体育活动的动机、消费形式、健身内容和活动场所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市家庭居民的健身动机明确;体育消费结构趋向于物质性;家庭体育活动场地以开放性和公益性的为主;组织形式的随意性强等。对此现状的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以期为泰安市家庭体育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陈 《体育科研》2019,(2):21-3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正为向市民提供多元化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而努力。本文根据“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要求,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进行研判,得出:(1)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呈现等级性,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2)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健身点密度、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健身工程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3)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区域差异显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正处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正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共体育设施与配套服务。(4)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评价较好,但存在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调查显示,居民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较好,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未满足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在软件环境建设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苗治文  秦椿林 《体育学刊》2006,13(1):119-121
以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数据库为资源,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我国体育人口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人口的每一结构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性别结构男性高于女性;地域结构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等等。经过研究指出,欲求改善体育人口结构以度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应以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为参照系,对影响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国家政策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体育人口结构改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从经济建设型社会向公共服务型社会转型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公共服务不足是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文章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建议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度竞争、监管有力"的模式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允许和鼓励私人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需求,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翔  陈元欣 《体育科研》2012,33(6):55-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是民生内容不断扩充的体现,是民生财政建设目标的范畴,是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方式存在着发展理念不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运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场馆的建设重大轻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运营专业化水平低、税费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更新场馆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的场馆建设决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专业化水平、尽快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等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