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孤儿"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的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农村高中生生活在贫瘠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2.
科技发展在促使物理距离缩短的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致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几率和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心灵沟通日益缺乏,因此患心理疾病的比率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孤儿"的现象越来越多。"心理孤儿"主要表现为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与外界的接触很少, 交往的范围很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这里指儿童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  相似文献   

4.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孤儿"是当前儿童心理不健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心理需求的缺失。本文从"留守"造成亲情的缺失、"离异"造成安全的缺失、"忙碌"造成交流的缺失、"空间"造成互动的缺失四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与探究,希望"心理孤儿"现象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赵晶  于敏章 《教师》2020,(5):94-95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孤儿"的现象不占少数,本文试从一个听障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表现来分析该生所存在的"心理孤儿"现象,并进行案例分析及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孩子要承受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同时他们的父母由于生活所迫等种种原因,在生活保障之外,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以致他们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孤儿"便是其中的一种。"心理孤儿"现象多出自"问题家庭"。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心理疏导是诊治孤儿心理问题的关键。“启智”、“释疑”,可提高孤儿的认知水平;激发情感,可满足孤儿的合理需要;因循善诱,可指导孤儿健康交往;以身示范,可培养孤儿正常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朱俊婉 《考试周刊》2008,(47):191-192
本文尝试分析离异家庭中"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是当前孤独症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对儿童孤儿症的预防与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当前儿童孤儿症认知理论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的特点,以及认知心理干预法,提出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理论应用中应注意和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庞大,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难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于是做了一个个案研究,仔细分析案主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然后去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这个留守"心理孤儿"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陈静 《考试周刊》2010,(53):226-227
本文首先提出了"心理孤儿"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了"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存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展开个性化的德育研究,助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隐性"孤儿",也就是父母都健在,而产生的心灵孤儿。心灵孤儿就是由于父母监护缺位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逐渐形成了"孤独心理"。花样随笔:隐性"孤儿"心灵沟通的最佳路径,有文就写,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可写、可画,诗歌、画画、随笔……让孩子们随心而为。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农村很多孩子无法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从而使得这些孩子成了"单亲"儿童或者是留守"孤儿",进而使得当前农村很多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心理方面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当前,如何对农村中小学生有一个健全、健康、完善和正常的教育引导,成为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作为学校教育,把这一问题作为了重点教育课题进行研究。那么,本文将重点通过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透视分析,来探讨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这一特殊群体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心理空间理论为框架探析了"顺句驱动"的认知心理过程。句子是由大小不等、复杂程度不同的源自于作者或言者言语心理空间的类意群构成,这些类意群映射特定的非言语心理空间。不管是话语理解,还是翻译句子,"顺句驱动"表面上驱动的是类意群,实际上驱动的是其相应的非言语心理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与福建农林大学300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其流畅体验与心理幸福感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流畅体验与心理幸福感皆处于中上水平。男性的流畅体验在"技能—挑战平衡","行动—意识融合","自我意识的丧失"和"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维度上的得分上高于女性,且流畅体验的一些维度在年级、文理科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心理幸福感的差异表现在"环境适应"与"利他行为"上,大一大三大二;"心理成长"在文理科上,理科文科体科;性别在心理幸福感上没有差异;流畅体验多项因子与心理幸福感多项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对心理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厨房》正如其题目一样,文体上无处不展现一种"轻快"。但同时透过这层面纱读者又能感受到作者真实要表达的"沉重"。"轻"与"重"的共存是通过主人公的心理与言行传达给读者的。此文从作品开篇与结尾处主人公的心理、主人公的出场设定、主人公成为孤儿初的行为以及主人公回归现实方式尝试着讨论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