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末,"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建设"成为理论界最热门的话题。这既是出于我国文学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迫于西方文论强势话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要想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必须立足于我国文学艺术发展,通过对其历史嬗变轨迹的精确"还原",揭示其蕴含的民族特质,在此基础上,借助西方文论的理论资源进行精神重构,进而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具有两个维度的内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创造性、主动性,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立足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原创性",则主要强调通过不断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话语和学术话语,破除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失语""妄语"和"话语依赖"等问题,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对新时期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以立为本""联系实际""虚实结合"和"不忘本来"四个向度出发,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原创性",提升话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在传统工业时代,基于物本逻辑建构起来的效率主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效率主义职业教育强调“培训工人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制造业经济高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批量需求,但是这一理论体系已无法诠释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需要。在中国,新质生产力这一表征数智时代生产力变革的中国话语,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重构一种生命主义的新理论话语体系。重构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要基于人本逻辑,转变思维模式,改变话语体系,还要从中国文化土壤出发,这是以职业教育改革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在中国发展一直以来饱受责难,从文化的视角审度现代性境域下的中国教育学,主体性的迷失导致了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文化的背离,理性的缺失造成了古今中外文化的错位。发展中国教育学,重构面向本土、符合时代的"问题域"和"话语体系"是根本,以"文化自觉"审度自我和"他者"文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话语是反映高等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且独特的言语符号系统与价值意涵表征。基于话语权力视角的构建与分析,可以认为:高等教育话语权是高等教育话语所展现出的理论话语主导权、学科话语表达权、工作话语支配权,高等教育话语与高等教育话语权是一体同构的互动关系。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却陷入了高等教育理论话语主导权的"本质性弱势"、高等教育学术话语表达权的"边缘性失语"、高等教育工作话语支配权的"机械性排他"的困境。因此,为切实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能力水平,应通过"塑化理论话语的合法性基础、增进学术话语的学术性认同、消解工作话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三位一体式的策略来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通过话语建构教科书的"最合价值"内容体系与"最合秩序"的编排体例,形成了不同的教科书体。在新中国60多年的教科书史中,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在不断地争夺教科书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教科书的"革命模式"与"学术模式"之间的钟摆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哲学发展初期经历了"听着西方讲""照着西方讲"的历程,带来先进思想的同时造成中国教育哲学自我话语的隐匿。我们只有通过"自己讲"才能确立话语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教育哲学自我的觉醒。"自己讲"通过"讲自己"而实现,因此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自己讲"作为话语前提,还需要"讲自己"以构建话语的"中国范式"。但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不能局限于传统,也不能自说自话,要注意古今融通、中西融合,凸显出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交流,在对话中得到国际的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内在包含了革命和建设两大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地运用两种话语体系,解决中国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着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话语体系转换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3):138-139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提高话语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决定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影响力和主导力。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面临西方"话语霸权"不断挤压、混乱多元的话语格局、互联网技术的冲击等诸多挑战。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马克思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赢得话语发展空间、夯实话语基础、增强话语自信、探求有效话语方式、掌握现代网络话语载体方面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难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不完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不高,高等教育的"四个自信"不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对策是提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公信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