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泽华  毛文慧  王婷 《湖北体育科技》2022,(11):982-985+1002
目的 北欧腘绳肌训练是增强腘绳肌力量、预防腘绳肌损伤和复发的常用手段,本研究将着重分析屈膝肌群在北欧腘绳肌训练中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 招募9名男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运用红外高速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表面肌电测试仪同步测试实验,测取受试者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肌电学数据并处理分析。结果 在进行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肌电变化趋势呈现较高一致性,半腱肌最先激活,腓肠肌(外侧头)激活程度最高。结论 在北欧腘绳肌训练动作中,小腿三头肌与腘绳肌肌电变化趋势相近,屈膝肌群在动作运动控制中存在一定协作关系。腓肠肌作为远端双关节肌,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向近端关节肌肉传递力量、分担内部力矩,配合腘绳肌稳定膝关节,增强运动中的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2.
自体肌腱移植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初期(0~8周)从坐姿到站立过程中腘绳肌拉伤的现象较严重,为减少或避免术后腘绳肌拉伤的出现,采取文献综述法以及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对腘绳肌拉伤可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腘绳肌拉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明方向。结论:自体肌腱移植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前期腘绳肌拉伤的主要原因为腘绳肌力量与动态柔韧性不足、自体半腱肌移植、代偿性膝内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正脚背踢球动作中下肢和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参数,探讨踢球动作腘绳肌拉伤危险时相,同时探究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力量素质与踢球动作下肢和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踢球动作中腘绳肌拉伤机制。方法:以15名足球专项国家一级运动员为受试者,采集180(°)/s动作角速度下的等速腘绳肌向心(Hcon)、腘绳肌离心(Hecc)、股四头肌向心峰值力矩(Qcon);采集受试者最大力正脚背踢球动作运动学和肌电数据,根据腘绳肌肌肉起止点和髋、膝关节中心的相对位置获得肌肉起止点坐标,从而获得腘绳肌3块双关节肌肌肉-肌腱复合体(muscle-tendon unit,MTU)长度,以MTU拉伸速度和标准化MTU长度为分析指标。采用样条插值法对各指标按踢球动作周期阶段进行3次归一化处理。结果:腘绳肌3块双关节肌在正脚背踢球动作小腿前摆阶段和触球随摆阶段处于激活状态并被拉长,进行离心收缩;触球随摆阶段3块双关节MTU拉伸速度、肌标准化MTU长度、肌肉激活程度均显著大于小腿前摆阶段(P<0.05),标准化MTU长度在触球随摆阶段中期达...  相似文献   

4.
腘绳肌损伤是田径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如何有效预防腘绳肌损伤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本文探讨离心训练对腘绳肌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离心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腘绳肌损伤的发生,建议教练员熟练运用FMS对运动员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预防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员运动生涯。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速摄影机、多功能运动遥测仪同步测试疾跑动作,探讨疾跑中腘绳肌收缩特征和诱发损伤的可能环节。结果表明,在一个复步中腘绳肌存在向心—离心—等长—向心收缩快速转换的特点;离心收缩时承受了较大的负荷刺激。分析提出,腘绳肌快速离心收缩力量不足是导致损伤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CYBEX-Norm型等速肌力测试与康复系统,以上海市优秀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腘绳肌拉伤后的等速参数变化,分析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受伤运动员伤侧腘绳肌峰力矩角度明显增大,表明拉伤腘绳肌达到最大力量的时间明显延长,最大收缩长度发生了改变.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等速测试的峰力矩角指标作为腘绳肌拉伤后恢复效果的监控指标,并结合适当比例的离心训练,将有助于减少运动中腘绳肌的拉伤.  相似文献   

7.
<正>在初中体育课堂短跑项目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大腿后侧肌群拉伤的问题,如果该问题发生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那么其主要原因就是腘绳肌缺乏力量。腘绳肌主要指大腿后侧肌群,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组成,主要具有伸髋和屈膝的功能,在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体育课堂中腘绳肌的力量发展一直被体育教师忽视,训练方法也相对欠缺。本文主要是以“简单”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腘绳肌伤病至少占足球伤病的20%,有时甚至会导致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著名球星迈克尔·欧文就长期受这种伤病困扰。然而挪威的一项研究表明,凭借合理的训练最多可以使腘绳肌受伤的风险降低80%。该项研究始于一年多前,在奥斯陆运动伤病中心工作的安德森和奥德纳松是项目负责人。挪威的14家俱乐部和冰岛的16家俱乐部同意根据奥斯陆中心提供的一项特殊计划调整训练,预防腘绳肌伤病。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研究是要弄清能否通过正确的、以增强腘绳肌力量和灵活性为基础的训练计划减少受伤的几率,降低受伤程度。”奥德纳松解释说:“如果运动…  相似文献   

9.
王娜 《体育科学》2011,31(3):74-80
目的:研究成年女性在卧位臀部肌肉伸展时,是否存在一致的、可以区别的肌肉激活顺序。同时,探讨语言提示对髋部肌肉激活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让受试者按照无语言提示、语言提示特定肌肉的条件进行测试。当受试者处于卧位髋部伸展时,测量髋部和膝部的角度,测试臀大肌、腘肌中部、腘肌外侧的肌电数据;结果:在无语言提示条件下,受试者的髋肌激活按照腘肌中部、腘肌外侧、臀大肌的顺序进行。与之相比,3块肌肉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肌肉激活和运动状态;结论:健康成年女性在卧位髋部伸展时,肌肉激活存在一致的顺序,而语言提示可以改变激活时间、幅度及运动状态。该研究可以为腰部、髋部肌肉疼痛女性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腘绳肌系指大腿后部的半腱半膜股二头肌,其急性损伤多见于跑、跳运动员。其拉伤后一般轻者10天才能恢复训练,而严重拉伤者反复停训可延续一年以上,治疗不易彻底,常常造成肌肉索条状或瘢痕,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我们采用斜刺法加体外反搏治疗腘绳肌严重拉伤1例,仅用7天患者就完全恢复训练,15天后可参加正式比赛并提高运动成绩。此法明显优于单纯性针刺或体外反搏治疗运动性腘绳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正>当天气不理想的时候,准备好一个专门为提升骑行运动表现而设计的室内锻炼方案是很好的选择。这个针对臀肌和腘绳肌进行的强化训练,能为骑行运动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提升速度。锻炼臀肌和腘绳肌对骑行者的好处强壮的臀肌和腘绳肌能提高骑行时的功率。它们提供向前推进的力,让你在自行车上保持稳定,所以你需要强健这些肌肉,以更好地应对高速和长时间的骑行。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运动员腘绳肌损伤的问题,国内报导不多。本人在创伤门诊中所遇腘绳肌损伤六例,均系田径运动员,其中跨栏运动员3例,短跑运动员1例,长跑运动员1例,跳跃运动员1例。现结合治疗过程中的体会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商讨,希能引起大家对该损伤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排球、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Cybex-6000等速测试系统对28名排球运动员和46名足球运动员(5名守门员、16名后卫、15名中场、10名前锋)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以探讨排球、足球两个不同项目运动员膝关节肌力特征及差别.测试结果表明:排球运动员优势腿、非优势腿股四头肌峰力矩在360 °/s和90 °/s上均大于足球运动员,而排球运动员腘绳肌峰力矩与足球运动员无明显差异;而排球运动员双侧腘绳肌峰力矩(90 °/s)差异程度显著小于足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在90 °/s的速度下测得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峰力矩比值(H/Q)要显著低于足球运动员随着角速度的增快(90 °/s→360 °/s),并且排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股四头肌/腘绳肌峰力矩比值(H/Q)均随之增大;没有发现不同位置的球员之间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目前报导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及临床功能评分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分别进行Tegner、Lysholm、国际膝关节功能委员会评分(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以及KT-1000检查,同时进行MRI检查,评估腱骨愈合情况。根据MRI表现将腱骨愈合程度由高向低分为5级,对不同时间点的腱骨愈合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Tegner、Lysholm、IKDC评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善,腱骨愈合程度也逐渐增高;腱骨愈合程度的高低与患者临床功能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逐渐提高,临床功能评分逐渐改善,腱骨愈合水平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腘绳肌损伤采用运动处方治疗的内容、方法与效果。特别是防止再度受伤和有助提高运动成绩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6.
岁友 《健身科学》2013,(2):40-40
人体不但有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五大中医保健特区,还有另外五大重点的养生部位,俗称"保健金窝窝"。它们分别是腋窝、腘窝、肘窝、腰根和肚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量化快速跑过程中下肢各关节力矩和各单块肌肉(群)肌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快速跑动作所起的作用.方法:同步采集8名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时完整步态下肢运动学数据(300 Hz)、地面反作用力(1 200 Hz)数据和肌电图(120 Hz)信号,建立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模型,应用中尺度序列二次规划拟牛顿线性搜索算法将快速跑时关节肌力矩优化并求解单块肌肉应力.结果:最优化算法所估算的快速跑时下肢冗余肌力变化与快速跑时肌电全波整流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支撑期,臀大肌、腘绳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应力水平较高.摆动前期,髂肌、股四头肌群(股直肌)、股二头肌短头和腓肠肌为主要做功肌肉.摆动后期,只有臀大肌和腘绳肌活动积极.双关节肌腘绳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在各时期的应力值均高于其他做功肌肉,且在整个步态中的应力峰值也显著高于其他肌肉.结论:下肢双关节肌腘绳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受两个关节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应力值偏高,在快速跑时被拉伤风险较大.此优化算法为了解快速跑时下肢单块肌肉力量变化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进而为分析快速跑肌肉功能和为专项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及防止肌肉拉伤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膝关节伤后的康复方法很多。本文介绍的是用力量训练、营养、计算机饮食控制以及各种伸展练习的方法。有二名运动员膝关节严重损伤,若在几年前,医生一定让他们停训休息,但经五步康复法,不到三星期他们就重返球场。五步康复法如下: 星期一、三、五第一步——2∶30~2∶45∶热、冷疗法。 1)冷水浸泡7分钟;2)热水浸泡7分钟。第二步——2∶45~3∶00∶伸展练习。身体各部分都要进行伸展练习,主要是腘旁腱和四头肌。每一练习做三~四次。腘旁腱的练习方法是:双腿开拢,持续以头触膝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下肢运动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特点,确定前交叉韧带的损伤风险因素及损伤过程。研究方法:对长时间进行足球专业训练的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采集生物力学指标、动力学特征指标,采用数据统计、有限元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足球运动员在侧切动作中受到地面反作用力和膝关节力矩的影响明显;膝关节松弛、胫骨外旋、膝关节外翻、下肢进行低位摇摆动作、髋关节前屈、膝关节过伸、中心方向和双足承重方向不一致、膝关节屈角较小、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值偏低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具有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作用,进行肌力针对性训练能够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任何要提高跑速的运动员必须克服加速阶段的身体惰性。这一阶段,臀部(臀肌和腘绳肌)、膝部(股四头肌)和踝部(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强大伸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查、科尔查姆尼,19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