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加坡在半个世纪中创造了"东南亚奇迹",其发展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政党执政的视角,概述新加坡威权政治发展的三个时期,即李光耀执政时期,吴作栋执政时期,李显龙执政时期。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是: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政治发展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威权政治转向民主政治还需要一定时间,威权政治下的执政党要积极推动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李光耀的政府观包括政府的目的、职能、组织原则及人员构成,是一个完备的体系。李光耀的政论观源于新加坡的实践和对古今中外特别当代西方政府成败得失的总结;同时,又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修正、完善、指导新加坡的政府活动,创造出新加坡的繁荣与辉煌。对于当前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其系统性、实践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5年3月23日3时18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新加坡病逝,享年91岁.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此后留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至2011年5月,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政治家之一. 各国政要对于李光耀的去世纷纷表示哀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李光耀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也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分别以“亚洲的传奇人物”“历史真正的巨人”“现代世界的伟大政治家”等高度评价了李光耀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统型统治 ;从政治运行状态看 ,中国传统政治则表现为将伦理榜样与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魅力型统治。循此分析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类型的历史正当性和缺失 ,以及其与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区别 ,指出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伦理道德建构转变为中国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建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则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李光耀的治国思想与新加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李光耀的治国思想,认为他大力发展经济的治国思想推动了新加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一党独大”的治国思想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够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有力保证;以儒家思想治国使新加坡行政廉洁高效,人民积极向上,百姓有礼守法,向世人展示了东方文明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政治稳定,是世界上少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其发展道路对于发展广大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后进国家如何赶超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学术界加快了新加坡研究的步伐,产出了大批成果。但在中国的新加坡研究,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经济轻政治,尤其是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更是薄中之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更好地借鉴新加坡的建设经验,就需要加强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历史;李光耀的党建思想;对人民行动党进行社会生态分析;加强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人民行动党的执政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阎锡山在晋西偏安长达7年之久的原因有:主观上根据其“存在就是真正”的哲学观点,不断加强政治统治,多方开辟财源,积极扩充军队;客观上日军的诱降,根据地的屏障,国民党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汉代统治思想的变迁,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黄老无为而治、少干预的政策下,私学得以重新复兴。私学作为汉初文化教育的主体,在收集、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颇有建树,并为汉初统治集团输送了大量人才。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经学的政治思想文化统治地位,从此,以教立国、重视教育成为汉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亚洲奇迹”的美誉。新加坡的成功主要在李光耀的领导之下取得的,与李的聪明才智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李的聪明才智,就不会有今天新加坡的繁荣。因此,通过对李的治国经验的总结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加坡成功的秘密。李的治国经验是多方面的,而表现最突出的是在外交方面。本文主要对李的外交战略及其成功经验进行初步探讨。一李光耀上台执政之后,很快便为新加坡制定了和平中立、睦邻广交的基本外交战略。这一外交战略是李经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权…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的认可。处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时期的北洋军阀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诉求,带有由追求传统型的“天命”观向探索现代法理型民主政治转变的特点。这在北洋军阀的代表吴佩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徐强 《语文新圃》2009,(8):41-42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处在威权政治的统治之下.四处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气氛。殷海光、林毓生师生二人,一个在台湾大学传道授业。一个远赴美国求学,希望可以找到医治威权暴政和社会弊端的良方。他们虽然远隔重洋,却雁信频传,鱼书不断,举凡政治文化、修身治学、恋爱婚姻,乃至家长里短、世态炎凉,无所不谈,一吐为快,共同演绎了一段令人感佩的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10,(2):13-13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为2010年“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得主。该奖项以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现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名字命名,是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报纸近来报道:现在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中国大陆正以可怕的速度及规模迅速崛起。对于这一点,区域国家既爱又怕。爱的是中国的庞大市场可能会在必要时,发挥将区域国家拉出泥淖的功能;怕的是中国快速崛起的经济力量,可能有朝一日“吞没”区域国家。这一点,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早已提出。他说,每年到大陆访问,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大陆,书店和图书馆里都挤满了人,买不起书的就在书店里阅读。这种现象是新加坡所没有的。李光耀说,中国大陆拥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和低工资的工人。他举例说,在苏州的一家新加坡公司…  相似文献   

14.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建国之父。他从1954年开始,领导新加坡人民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新加坡于1959年取得自治权。此后,他连续担任新加坡总理职务长达31年零5个月之久,成为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李光耀刚强勇敢、才智过人。他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把面积仅有62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万且缺乏天然资源的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发达、秩序井然的现代化国家。李光耀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新加坡腾飞的旗手”、“小国家的大政治家”。综观其成功过程,人们不难发现,他成功的一大秘诀,就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人民大众的才能。李光耀的人才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仅就此作一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是以广大社会成员在政治理念上认同为前提,包含有人心向背,众望所归。它是政治统治的可能性条件。苏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做法埋下了合法化的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说,苏共的瓦解是苏共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丧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合法性是所有政治体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政府论》提出“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政治合法性概念;《大学》则从道德人格的塑造出发,构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由中西文化传统中关于合法性建构的不同路向主张,引发出“人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东亚国家出现的威权政治体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基础的相对薄弱无疑是东亚选择威权主义政治而不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原因。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威权 发展”模式反映了东亚国家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它并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长远观点来看,它只是一种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特定的背景下李光耀提出了精英政治。精英德才兼备 ,强调为政在人 ,新加坡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精英人物。对精英进行及早地培养 ,创造宽松的环境 ,让精英为新加坡的繁荣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阅读》2007,(5):I0001
一、关于国家性质(国体)1.①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不能认为“国家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不能认为“强家就是运用强制力为社会谋福利的”,超阶级的全民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国家由领土、政权、主权、人口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20.
乡土中国长期稳固存在的重要原因,是族权和绅权的稳定性。乡土社会中的族长,是族权与神权的结合体,是威权统治的化身,掌握开启祠堂、祭祀先祖的大权。族长通过祭祀等活动,获得与祖先直接沟通的权利,主持各种慎终追远的仪式,并代表祖先祝愿宗族瓜瓞连绵,子孙昌盛,兴旺发达。族长集族权、神权于一身,在神权思想上严控族群,在经济上、法律上掌控宗族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