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朗书声,能读出文中回肠荡气的韵味;抑扬顿挫,能读出文中慷慨磅礴的气势;音域高低,能读出文中悲欢离合的情感.加强朗读,以声传情,这是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语言情感的常用方法.指导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寻找朗读规律,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3.
朗读,应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味(品味),读出律(韵律)。恰当运用朗读培养学生学会品析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运用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朗朗书声,能读出文中回肠荡气的韵味;抑扬顿挫,能读出文中慷慨磅礴的气势;音域高低,能读出文中悲欢离合的情感。加强朗读,以声传情,这是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语言情感的常用方法。指导的要点是:1.个别重点词句的精点品读。如《林海》第2自然段:"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  相似文献   

5.
单独的词能不能读出情味,关键在于这个词能不能唤起读者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其实,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角度出发,从来没有完全脱离语境却拥有具体情感的词存在.要求学生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将单独的词读出情感,常常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朋友》一课,整堂课中窦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个性,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具有表示停顿、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等作用。借助标点指导朗读,对于学生读好课文具有积极的意义。课堂中,借助标点符号指导学生朗读,能让学生读出语言的节奏美、语气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8.
郑德琼 《贵州教育》2011,(14):26-28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能读出语感,读出气势;默读能引人思考,涵咏理解。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特别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开展课堂阅读教学,能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开展课堂阅读教学,能有效带动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接受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熏陶,养成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9.
品读是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 ,以读代讲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式。品读能使学生读出意境 ,读出情味。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和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品读 ,达到以读悟情 ,以读悟语 ,情感体验 ,提高感情朗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了五种朗读指导策略,即自主感悟,读出强调;想象画面,读出意境;联系实际,读出体验;进入角色,读出情感;恰当评价,读出进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灵活选取一种或多种策略综合运用,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从而提高学生朗读质量,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读出创造性的感受,从而充分地体验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宫翠茹 《考试周刊》2010,(25):48-48
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而情景的创设,又能使学生情景交融,让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就能较准确地读出作者的心声,既达到朗读训练的预期目的,又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从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文本朗读的缺失,对此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了解背景,读出情感;第二,范读指导,读出激情;第三,大胆想象,读出意境;第四,学生互评,读出兴趣。若能从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训练,上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目前文本朗读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阅读实践中读出困惑、读出理性、读出个性。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好的范读,定能勾起学生的无限想象,读山山有色,阅水水有声。我们可以想见,当伴随声音的抑扬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之时,也许还会眼前花红柳绿,耳畔鸟语啁啾。尤其是诗词教学,教师要读出抑扬,更要读出情感,能与主人公同悲同喜,与作者合而为一,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悲欢离合才是佳境。  相似文献   

17.
品读是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式.品读能使学生读出意境,读出情味.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和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品读,达到以读悟情,以读悟语,情感体验,提高感情朗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韩霞 《山东教育》2009,(1):68-68
低年级的课文,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大多容易理解。学生对一句、一段乃至全篇课文,若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重音、停顿,就基本上读懂了。若能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那就是不仅读懂了,而且较为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在朗读指导中不但要敢于“放”,更要巧妙地“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读出思考,读出情趣,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20.
朴禾 《文教资料》2012,(5):43-44
朗读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以再现语文的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美,读出情感,读出领悟,读出见解,读出写作的欲望,将朗读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朗读将美感带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通过朗读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