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拴成 《编辑学报》2019,31(2):209-211
以中国煤炭期刊网的建设和发展为例,分享和探讨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及融合出版思路。中国煤炭期刊网在充分整合行业期刊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期刊集群展示平台,统一投审稿工作平台,行业数据集成平台,以及包括论文库、专家库、视频库的资源库建设来实现集群化融合出版。此外,还通过增强出版、数据互通互联、大力推进移动出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等模式提升对行业用户的服务水平。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进程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OSID开放科学计划在科技期刊的具体应用情况,以《热带地理》《第四纪研究》《中国岩溶》为例,通过扫OSID码进入文章界面逐一调查语音介绍、开放科学内容、学术圈、在线问答等方面的实施情况。结果表明:语言介绍方面,《热带地理》和《中国岩溶》语音质量不高,多为文章中内容,较为简单,拓展知识较少。而《第四纪研究》作者对语音内容比较重视,所提供的语音内容比较翔实,重要的拓展信息较多,可听性强。3家期刊所提供的开放科学内容寥寥可数且大部分质量不高,多为纸刊内容的重复,在线互动交流也很不活跃,达不到预期效果。总体上,论文相关内容延伸和拓展性服务知识较少,缺乏对增强出版内容的深度挖掘。在OSID实施过程中,编辑应熟练掌握系统、做好宣传推广、挖掘增值资料、跟踪实施情况;作者是重要参与者,应该转变传统思维,充分认识到该计划对文章的积极作用,提高参与意愿;期刊融媒体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务必把好上传资料的质量关;在功能设计上,应多关注用户需求以及互动性。  相似文献   

3.
《金属加工》在70多年发展历程中,坚持面向生产实践的办刊方向,忠实记录和传播金属加工技术,积极推动金属加工行业技术进步和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持续为制造业创造价值.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金属加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期刊发展模式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发展之路,让《金属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创办一流的英文学术期刊?本文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介绍了该刊运用国际化办刊思维和媒体融合发展于办刊实践之中的探索,其经验和做法对于提升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走出去”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机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实践出发,着重分析行业科技期刊对促进行业发展应起到的作用,如行业指导作用、桥梁纽带作用、科普宣传作用以及服务支持作用,提出行业科技期刊应持续提升媒体传播能力、行业研究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技期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寻找全媒体时代医学科技期刊的传播力提升策略是大势所趋。 【方法】文章以《浙江医学》为例,从刊出时间、把关导向、期刊关注点、办刊定位、出版发行模式、编辑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全媒体时代医学科技期刊的传播力提升策略。【结果】刊出时间从固定出版时间向随时优先出版转变,办刊定位从科技信息生产商向科技信息提供商转移,把关导向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向科学传播力转变,期刊关注点从以作者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出版发行模式从纸质出版为主向数字出版为主转变,编辑人才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以上6个方面入手,真正树立媒体融合发展思维,优化期刊传播模式。【结论】在全媒体时代,医学科技期刊可以从各方面出发,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创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亟需进行融媒体建设,通过加强融媒体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个性化服务,拓宽数字化传播渠道,打造创新发展思维模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融媒体编辑人才建设,来助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面临重要转型。如何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融媒体技术手段为依托,详细总结了期刊在选题策划、稿件处理、多模式出版、融媒体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以供其他科技期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刘志远 《编辑学报》2024,36(2):175-178
合作出版专题是科技期刊与学术组织之间实现有效联动的途径之一。根据《科技导报》的出版实践,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依托学会理事会或秘书处、学会分支机构来开展与学会的专题合作,具体协同合作模式体现在确定合作专题的方向、制定详细出版方案、组织高质量评审及拓展多元化宣传渠道4个方面。通过与学会合作出版专题,《科技导报》服务学科发展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知名度也得到显著增强。结合实践提出: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借助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优势,加强与全国学会的专题出版合作,不断拓展学科覆盖,促进国内相关学科的繁荣与交叉融合;革新思维,利用学会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资源优势,打造更优质的科普内容,切实发挥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作用;创新与学会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景勇  张扬  秦毅  钟媛  尹淑英 《编辑学报》2020,32(1):30-33
以科技期刊对码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型应用场景下的媒体融合实施路径,归纳总结科技期刊使用码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科技期刊使用码的本质、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科技期刊可以采用深挖内容资源、与专题策划相结合、尝试增加科普内容、合理美观布局等措施实施基于二维码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2.
陈建华 《编辑学报》2020,32(2):150-154
针对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困境,对比分析传统纸质期刊的优势和在融媒时代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我国科技期刊应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媒体融合发展思维;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技术优势,推进期刊出版流程再造,以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为驱动力,丰富内容,强化科技信息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调动各方互动参与,提升用...  相似文献   

13.
谭春林  张冰 《编辑学报》2025,37(1):23-26
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通过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期刊学术生态系统以提升其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基于新媒体矩阵的实践成果,提出集“微信社群-科技期刊-新媒体”于一体的“期刊学术生态系统”模型,并提出基于科研垂直受众的“用户思维”的精准受众定位策略。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详细分析新媒体融合对期刊发展的实际贡献,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策略和实践经验。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期刊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公众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新媒体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期刊内容的传播效果,还加强了期刊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充分依托吉林大学\"一流学科\"优势,以期刊编委为平台,了解学科热点,策划组织热点特约稿件,并借助融媒体加强优秀论文的宣传,提高期刊影响力.本文以《中国兽医学报》2020年刊发的3篇编委特约稿为例,总结从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网络首发到后期宣传过程中的经验和面临问题,探讨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科研成果的跨学科性也更加明显。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将收到越来越多具有跨学科性的稿件,这些稿件也给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讨论了学科交叉融合对同行评议质量、过程及模式的影响,提出科技期刊应开展期刊发展战略研判、提高编辑素质和能力、探索审稿人遴选方法、建立跨学科评议标准,呵护和孕育跨学科研究,并从中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杨旺平 《编辑学报》2018,30(4):401-403
全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出版实践中。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为例,探索了科技期刊基于全媒体技术发展的多种出版模式:“网”模式、“移动”模式和“刊”延伸模式。实践证明,多方位的出版模式可以推动期刊的多元发展,增加期刊的影响力。指出科技期刊多样化出版模式必须遵循“多样联动、以刊为主、内容为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郑泉 《编辑学报》2020,32(2):188-190
媒体融合时代,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文献的爆炸式增长也给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章从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和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面探索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杨  林芝 《编辑学报》2023,35(4):434-438
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科技期刊视频摘要的实践进行梳理,总结我国科技期刊视频摘要社交化传播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在微信平台搜索“视频摘要”,并按一定标准筛选,对最终查找到的30本科技期刊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平台上科技期刊论文视频摘要的识别检索存在一定困难,明确标注使用“视频摘要”的较少,不同科技期刊在公众号或视频号上的视频摘要传播效果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视频摘要相关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规范使用与清晰标注,强化社交化、多模态化与有策略的传播,以提升传播效果,并拓展学术成果传播的多样可能。  相似文献   

19.
郭小敏  徐学友 《编辑学报》2022,34(4):443-448
短视频已成为越来越主流的传播渠道,科技学术期刊在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也可借助短视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本文以微信平台的视频号、抖音、哔哩哔哩(B站)、快手、西瓜视频5大短视频平台为例,分析科技学术期刊在不同平台的运营现状,并以实例分析在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运营策略。结果表明:不同平台目标用户差异较大,科技学术期刊在进行短视频建设时需要首先考虑与平台的适配度,选择合适的“赛道”;对视频内容按照加强出版类、营销资讯类、期刊公告类及拓展传播类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加强出版类和拓展传播类是科技学术期刊中占比较大的内容主题,且拓展传播类内容传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科普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青少年是科普的重要对象。为提升中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同时提升期刊原创科普能力,航空知识杂志社在纸刊日渐衰退的时代,逆势创办科普期刊《问天少年》。本文就为什么办以及如何办好原创青少年科普期刊进行了探讨。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以《问天少年》为例,总结了原创优质青少年科普期刊的显著特点,并分享了创办青少年科普期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