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心两面改造论是李大钊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地汲取前人的思想所提出的主张,是他探索改造中国道路过程中的思想结晶,也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具独创性的部分。李大钊认为,物质与精神运动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互不依存的本原。他将物质改造作为基础,在确信经济结构是社会进步决定因素的前提下,对于精神改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认为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精神改造,精神改造必须与物质改造一致前行。李大钊物心两面改造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在五四启蒙史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宁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100-102
李大钊的互助进化思想可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李大钊反思一战,鼓吹个性自由与共性互助的联治主义;后期,运用互助进化学说调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实现社会主义心物、灵肉均衡一致的进化。  相似文献   

3.
“民彝”是李大钊为追求时代潮流、将中西方思想有机融合而提出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礼仪、习惯、道德等的总和;伸张、扩展是其特性,可能被压抑、障蔽,但最终会“发扬光大至最高点”;它实质是关于“人”与政治、社会历史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尊重和强调个体——“我”的自由发展。“民彝”思想的渊源主要是中国明清以来的风俗决定论和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掌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共产党人之—,他在战争观、建军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等方面,逐步超越了当时占支配地位的资产阶级军事观点,开始用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分析中国军事问题,将中国的军事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其军事思想反映了中国军事学术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在军事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出现,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李大钊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但是,对于李大钊法律思想的研究仍不多见。其实,李大钊的法律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特,许多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到启迪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立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先进、丰富而又深刻.李大钊在有力地批判了中国封建奴化教育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教育的过程中,明确地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关于教育的本源与功能、教育的普及与重点、教育的平等与改革、教育的发展与目标以及教育的环境等一系列科学论断.作为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典范,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7.
“民彝”的概念是理解李大钊民彝思想的关键。李大钊的民彝思想是他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当时传人中国的西方政治学说有机融合的结晶,是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而形成的产物,也是李大钊日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发展力量问题,实行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是形成革命力量联盟的最好途径。作为党的重要创始人,李大钊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事业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堪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楷模。李大钊在1923年至1927年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重视民生问题,他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撰写文章、教育指导等方式传播相关理论,并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身体力行,推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这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名作《"今"》(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一文,阐发了他对"今"的观点。他指明了"今"最可宝贵的道理,"现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必要环节。李大钊对于厌"今"是持批评态度的,对于乐"今"也不赞成。李大钊要大家努力的方向不是返回过去,而是走向将来,而走向将来必须要以今日的努力创造为根本。他的"今"论有进化论的影响,就其实践性来说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奋进精神;是辩证的"今"论,具有高度的哲学思辨性,复古倒退,沉迷将来,都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今"之真谛;"今"论还实现了时间观与人生观的相合。这对于今天我们青年珍惜时光、重视今日进行创造有着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转向了社会主义,他热烈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积极领导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为科学和民主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李大钊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怎样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革命先驱李大钊早年留学日本时期思想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1914年前后,调和论深深影响着他,并成为他判断是非的工具,1915年后,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他在反日斗争中逐渐认清了袁世凯卖国专制的立场,确定了再造中华的思想。到1915年底,在护国战争中他确立了崭新的政治观,从而达到了他青年时代思想发展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关于政党问题的认识演变,是从崇拜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立宪政体、政党政治,到逐渐对它怀疑和失望的过程;是对中国的北洋政府从幻想到失望和抨击,对当时中国的各派政党则从有时否定和讥讽,有时规劝和肯定,最后则逐渐失望的过程;也是逐步接受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排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缠绕,逐步认识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特别是认识在中国建立新的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必要性的过程。在这种思想演变的过程中,李大钊于1920年初与陈独秀“相约建党”,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却不是太深厚。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的李大钊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他的青年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突出表现在,把重视青年教育问题与教育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人生观和理想教育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统一起来,把自我改造教育与走结合工农的道路统一起来.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是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法制思想与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息息相关。李大钊的现代法制观念突出表现为争取法律主权、民族独立和平等。其法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专制时代尚人治,立宪时代重法治。第二,宪政制度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自由权利是宪政的基本内容。第三,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代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站在民族复兴和民族团结的角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提出了以"再造中国"观、"自觉中国"观和"复兴中国"观为主要内容的"青春中华"思想。他的"青春中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于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初步基础和开辟复兴中国革命新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创始人,李大钊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状况、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阶级状况和革命对象与动力、革命前途等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李大钊的国情思想,代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是党在早期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李大钊的国情观虽然是针对近代中国国情而提出的,但是其中"所含真理,历久不渝"。研究李大钊国情思想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国情,进而从特殊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洁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4):49-55,65
在20世纪初期的尊孔与反孔思潮中,有人激烈地提出"打倒孔家店",也有人固执地要把孔教定为国教来供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李大钊对有关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并没有偏激到这两个极端。就现有文本资料来看,他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论述和评价有抑有扬、有褒有贬,而没有简单地片面地全盘否定或盲目地纯粹地肯定。李大钊在政治上不遗余力地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同那些抬出孔子作为护身符来维护专制统治的言行展开了猛烈斗争;同时,他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对孔子及其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他认为孔子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存在,即春秋时期真实存在过的孔子和被后世一再"解喻"的历史上的孔子。李大钊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孔子有着不同的分析和认识,并予以不同的评价。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常进军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5):20-24,32
李大钊十分关注儿童的生存发展和教育状况,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开阔儿童视野,尤其要注重对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李大钊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艳萍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4):101-102,105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贯穿了早期教育、青年教育、成人教育的全过程,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他在家庭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早期教育的领域里可说是一位探索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