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广泛而公开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本质是传播。而媒体无外乎是一手抓"影响力"的传播,一手抓"广告商"的投放。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史上的经典文本,《新青年》的广告实践及其,对中国五四时期的期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新青年》广告情况及特点,分析《新青年》广告的媒介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永明 《华夏文化》2009,(2):9-11,25
2008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历史悠久、在民间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列人法定假日。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好评如潮。人们普遍认为,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它表明国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3.
中华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图从中华龙的创造、神性、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中华龙文化中包含的和谐意蕴,揭示中华龙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方圆”都有何义? 方圆一词最为人们熟知、应用最广的含义是“范围”和“规矩”,其实,方圆一词内涵丰富,在历史上还有方略、变通、谋划等义项,这些义项的出现是因为方圆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郑熊 《华夏文化》2009,(2):62-64,3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何建木 《寻根》2012,(1):79-81
仙居地处浙江南部山区,历属台州辖地。仙居最早的居民是古瓯越人,战国时为越国领土,东汉时期今仙居、天台一带聚居着众多国内高僧名道,是著名的宗教圣地。仙居原名乐安、永安。  相似文献   

8.
紫禁城作为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宫殿建筑群,堪称中华古建筑的经典;紫禁域从设计到施工,从结构到装饰,无不蕴涵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理念:尤其紫禁城殿顶的设计建造,更是其智慧和理念的体现——作者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制度创新中,制度目标的清晰性对于制度设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设计的自衍如果悖离于社会生存的客观性结构方式,如果过分沉溺于设计者的主体性快感而疏离于客观现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这样的制度创新无论多么富有想象力或者多么自成逻辑系统,都必将在政府的文化行政治理和文化服务实践中出现制度失灵,  相似文献   

10.
生命范畴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潜藏在中国古代典籍以及汉字之中的中国文化的生命范畴是与黑色联系在一起的,而非我们常常误以为的红色.这一"生命-黑色"意象渗透于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尤其体现在"玄"、"娩冥"、"幼黝"、"嫁以昏时"、"母晦"、"墓暮"等语词的系联之中,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一意象实际上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原型,支配着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的哲学、审美以及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问与生命》一书中,史飞翔基于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以传统人文精神为主线,重新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解构、分析。长时间的阅读和深入思考,让他以研究者的学术眼光在文字中贯穿文化意识,并不时地融合思想史、学术史、西方经典、教育学等学科在其中以支撑,已逐渐走上了文化散文写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正> 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作品影响上来讲,贾平凹都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文学创作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  相似文献   

13.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村优秀文化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物态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凝聚认同价值、塑造新农民的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特点,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  相似文献   

14.
毽球是集羽毛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相关特点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健身性与教育性等特质.毽球运动的推广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文素质、构建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等方法分析毽球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牛彬 《华夏文化》2008,(3):37-38
“羊”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所显示是羊的头部的形状 (甲骨文) (金文) (小篆)。羊的性格温顺和善,食草而不争,且羊肉可食,羊毛可以取暖,所说文以在上古时代,羊是与先民生活关系极密切的重要牲畜。“羊”字系文字与饮食、道德法制和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事业价值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文化事业价值评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需要从其作用、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本文对开展文化事业价值评估,建立运行机制和考评机构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从遗产保护的意义上说,"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文化线路",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在我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中,"南方丝绸之路"是开通最早、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交通大动脉,具有无比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价值。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宣布中国将与陆上、海上丝路所涉及的国家向联合国共同申请将丝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尽快列入"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名单。本文主要就南丝路的文化价值、申遗及其现实意义等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西南古道的民间性质入手,梳理并揭示了过去不为人们关注的西南地区的民间交通和商业贸易往来。虽然西南古道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各地的优势不同,互补性很强,商品贸易仍然有利可图,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总得进行相应的贸易交流,所以一直存在相当规模的民间贸易,并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这一方面使得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都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了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和智慧,使得人们都能改进各自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借民间商贸交流这一相对来说更合理、更公平,而且也更含有感情因素的活动,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为人性化的、更普遍的、更有弹性的空间,从而相互包容和吸收,达成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甘孜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是康巴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厚重、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蕴含着康巴藏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