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元语否定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绘性否定和元语否定是八十年代荷恩对否定的具体分类。他认为描绘性否定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元语否定否定句子的适宜条件。卡斯特则认为语言中的否定我论在描绘性否定中还是在元语否定中都是一种真值否定。所谓的元语否定其实是一种“回声用法”,但回声用法并非元语否定的充分条件。根据“使用”和“提及”的区别,元语否定中否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提及”。  相似文献   

2.
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从不同角度研究句子的意义,前者以真值条件为基础来理解句子逻辑语义,后者结合语用原则分析句子的会话含义。量的准则是影响句子语用意义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造成了自然语言交际中理解的语义与形式语义学中语义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人们理解直言命题和假言命题的某些真值条件时常常存在疑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韦炜  吴艳 《考试周刊》2010,(32):44-45
近年来,关于否定的研究大多从语用角度,利用语用理论研究解释语用否定现象。本文则从语义角度,从语用否定话语本身研究其话语加工的规律。利用分级显性意义理论来解释显性否定和隐性语用否定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5.
否定是日常话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根据前人对“元语否定”和“语用否定”的研究对语用否定进行再界定:语用否定是语用意义中的否定语义,具有极强的语境依赖性;然后依据语境分类对这类标记性否定现象进行重新分析,指出动态性的言外语境在语用否定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维 《考试周刊》2011,(57):93-95
元语言否定是一种特殊的否定现象.而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对前语的适宜性进行否定.而不是像普通否定那样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否定。元语言否定可以分为五类.如否定会话含义、否定预设、否定社会文化内涵、否定焦点和视点、否定语言形式即语音或语法上的适宜性。本文主要对否定会话含义和否定预设进行了分析.并对元语言否定的推理解读过程、特征及语用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略论反问的否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问具有否定属性.作为一种广义形态,它具有帮助句子实现语义上“二元对立“转换的功能,这种“语义颠覆“功能,当属否定的语用范畴而非疑问,因而将反问归于疑问句研究是不妥当的.本文阐释反问的否定功能,寻找其表否定的语义和形式标志,证明反问的否定功能在形式和意义方面都可以得到表征.  相似文献   

8.
语言交际总是在意图的表达—领会—再表达—再领会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轮回中进行的。交际的价值也正是在言者(作者)/听者(读者)角色不但更替的这一周而复始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得以磋商而最终实现的。在语言交际中蕴涵和预设是话语理解的两种主要推理。作为语义关系,研究它们旨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异同。作为语用现象,重在区别预设和声言(即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异同。从语言交际的行为来看,句子具有蕴涵,言者具有预设。二者都是未被言者通过话语直接表达的但又在交际过程中得以传递的已知信息。作为语义关系的蕴涵一旦进入语境或与言者相关,便会进入语用范畴,传达一定的语用意义。而作为语义关系的预设,总是把自己和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前提的语用预设总是把自己和言者联系在一起。鉴别蕴涵和预设的方法主要是否定测试法和嵌入测试法。  相似文献   

9.
英汉否定句法结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否定在语法和语义分析中指一种变化或构式,表示对句子意义作部分或全部的反驳,由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历来为语言学家所重视。从否定构成、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三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现象进行句子层面的比较,找出一般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阅读和翻译中常遇到一类词,它们在形式上是肯定的,而在意义上却是否定的。这类词语也就是本文所谓的隐性否定词。隐性否定词出现在英语句子中往往就构成隐性否定句。英语中的否定句一般可分为全部否定句、部分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所称的隐性否定句,是指那些没有not的否定句,即在形式上虽然是肯定的而在意义上却是否定的句子。这些含有隐性否定词的句子,在我们日常阅读和翻译中容易造成语言障碍,误解或忽略,一旦如此,那就出了大的语言错误。  相似文献   

11.
否定转移是指位置上与一个词或短语放在一起的否定词,有时在意义上或逻辑上可转移到去否定另一个词或短语。通过总结英语否定转移的四种表达方式,即从一般否定转移到特指否定;从特指否定转移到一般否定;从一种特指否定转移到另一种特指否定;从否定主句谓语动词转移到否定从句谓语动词,来探讨其在汉语中的翻译,以期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隐性滞定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否定的语言形式,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交际的一个难点。章通过对几种实用汉语会话教材的考察,对汉语隐性否定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了5种表达形式,即用具有否定意味的词语表达,用反问句式表达,用假设复句表达,用祈使句式表达,用感吧句式表达,并对上述形式进行了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语用否定是汉语交际活动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是指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形式,只有凭借语境、特定语气、特定的句法格式等手段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否定的隐含意义。汉语交际中的隐性语用否定方式种类繁多。使用隐性语用否定,是礼貌的需要,是自我保护的需要,是得体的需要。研究这种言语现象,对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否定是否有歧义尚无定论.单义派的一些研究试图通过证明元语否定标记的缺失推翻否定歧义说.为了反驳这一论断,进而证明否定语用歧义的存在,本文以汉语的"是"为例,在元表达框架内证明某些常见于元语否定的语言形式并不是专门的元语否定标记.借助三域理论,本文进一步证明否定在行、知、言三域的语用歧义.为了标识否定所处的认知域,某些元...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不含否定词但表达否定意义的句子,叫间接否定句或储蓄否定句。储蓄否定通过一些词、词组、句式和修辞手段来表示。虽然间接否定句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汉译时应转换成否定句。  相似文献   

16.
就英语否定句的翻译对等的理论作了粗略介绍与探讨,认为: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变化,原句意R. Quirk义也随之变化,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和翻译。  相似文献   

17.
说谎句"f:f不是真的"中否定词含义的理解和刻画,是说谎者悖论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巴威斯等在说谎者悖论的研究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否定与否认的差异,在对比分析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案(罗素型解释和奥斯汀型解释)的过程中,凸现了否定和否认的区分及其价值:罗素型解释表明说谎者悖论源于否定和否认的混淆,而建立在对说谎者悖论更加精致分析基础上的奥斯汀型解释则指出,否定和否认的混淆仅是说谎者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许多肯定句含有否定意义,这些否定部分通常借助于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词组及习惯句式来表达。汉译时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才能使译忠实于原。  相似文献   

19.
朱虹 《海外英语》2014,(7):29-30
The negation in English is very complicated.I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hole sentence.We have to take all the factors of the whole sentence into account to understand the negation in English.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gation.It aims at provid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neg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