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污是一种社会沉疴和传统痼疾。肃贪倡廉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从历史上看,当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以后,在统治阶级的成员中,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就与其为伍,形影不离,成为政府官吏的缠身病魔。每一次  相似文献   

2.
一、人人都有教育思想, 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从广义的观点讲,人人是教育者,又都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在阶级社会里,每个阶级为了维护其本阶级的利益,又有其特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在一般情况下,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统治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教育思想,必然渗透在统治阶级的各种教育中。这就是马  相似文献   

3.
一、政党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阶级性质。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政党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其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自古就有对官吏职务犯罪严厉惩治的记载职务犯罪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它是国家建立后,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玩忽职守,破坏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妨碍国家机关职能有效的充分发挥,致使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古代法律中官吏的职务犯罪,主要是指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上古时期有鲧因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较为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化产生于阶级社会。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巩固发展自己的阶级统治秩序,需要对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化。所谓阶级统治秩序,即一方面要求被统治阶级遵从统治阶级制订和提倡的社会规范;一方面要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关系达到一定程度的谐调。为了建立这种统治秩序,制定法律规范,运用暴力手段是很重要的,但仅此一手还不够。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一般都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教化,强调思想政治教化与伦理道德教化相结合,或者说为了达到政治思想统治的目的,强调从伦理道德教化入手,立足于伦理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6.
一在阶级社会,官吏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司空见惯,在所难免。官吏为利入仕,自然要贪污受贿,而其结果便是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加速王朝的灭亡。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贿章也”。(《左传·桓公二年》)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吏,是历代王朝的支柱,同时也是自身的蠹虫。因此,为了使国家法令畅通无阻,使皇权得到巩固加强,缓解人民的怨恨情绪,统治阶级历来都把惩治赃罪作为吏治的重要一环,不仅在行政上采取措施严加监督,在立法上也往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法典之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连的一种社会现象。进入阶级社会后,它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存在形式,为统治阶级服务,并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所谓教育观念,就是一定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及评价,它既囿于一定的社会和  相似文献   

8.
通行的观点认为,国家仅仅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不是社会公共权力。一本流行的哲学教科书这样写道:“表面看来,国家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但实际上,它不是超乎各阶级之上使各阶级的利益调和起来的力量,而是统治阶级对其它各阶级施行压迫的力量;它不是对各阶级一视同仁地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而只  相似文献   

9.
政治上的自由是指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在阶级社会里,这种自由权利,总是同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政治上的统治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实现其阶级统治,维护和巩固本阶级利益,规定、支配以至剥夺被统治阶级的自由权利。就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上的自由权利只能为统治阶级所享受。有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自由,就没有被统治阶级不受压迫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统治阶级享受的政治自由就是绝对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0.
廉政建设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到各项事业的成败与发展,因此加强廉政建设,是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各自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曾产生过一些有自身特点的廉政思想,实行过一些廉政措施,也出现过一些廉洁勤政的官吏,为人们所称赞。历史上廉政措施的实行以及廉洁勤政的官吏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保证了社会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有益于人民的生息繁衍。从史籍浩繁的资料中学习和借鉴历史上有关的廉政思想和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科》2007,(6):2-15
[考点学练] (一)我国的国体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1)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一定社会的体育总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的。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对体育施加影响,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志与愿望,为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因此,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体育,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本文就资本主义国家体育的几个社会问题,予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渊浩 《广东教育》2008,(10):64-66
知识梳理 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的关系及运转方式。其目的是实现国家管理、阶级统治以实现和维护阶级利益。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阶级社会中,作为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主要体现于其概念、本质和功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负担过重、官吏贪污、地方谊强危害社会治安等。秦汉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对绥和阶级矛盾,维持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后封建王朝统治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秦汉监察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之际监察制度有其自身产生的原因、机构设置、职权范围和运转机制等内容。秦汉时期的统治阶级,通过监察制度这个制衡杠杆,去调节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等之间的关系,去监察国家机关和国家官吏执法守法与建纪违法,忠于职守与渎职失职,从而使国家机器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是历史的概念,与教育的产生不同,它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需要具有高度智能的人时高等教育才产生。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产生于以青铜器和铁器等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时代,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适应,不仅具有阶级性,等级性还非常突出,是为培养统治阶级子弟和官吏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和具有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的人,深深地嫌恶“集中”“纪律”和“权威”等等字眼。他们恶意地将它同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等同起来,并且力竭声嘶地叫嚷着要反掉它。八十五年前恩格斯写的“论权威”的论文,在今天读起来仍然像一颗反击上述谬论的炮弹。对于某些思想糊涂的人,则无疑又是一贴良好的醒脑剂。恩格斯指出:“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方面要有一定的服从——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组织下,都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六一三页)在阶级社会中,权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政治方面和生产管理方面。而当社会的阶级划分消灭时,政治上的权威(指对付阶级敌人而言)也就随着消失了,但生产管理上的权威则将继续保留着。当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的时候,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就给自己确立了政治上的权威。这种权威表现为一种强力,它实质上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历史上有过奴隶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分子需要改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党中央所提出的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是完全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就开始形成了各个彼此对抗的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赓替,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有其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总是新的剥削阶级代替旧的剥削阶级,新的压迫形式代替旧的压迫形式。到了资本主义时期,也只是阶级矛盾集中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而已,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20.
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新一代的成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但是,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经济所决定,而又总是通过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