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闻一多对新诗内容和形式上出现的种种弊端,以及新诗发展中许多错误的理论导向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有针对性的批评,提出了不少合乎我们民族诗歌发展规律的独到见解,至今对新诗发展都有极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是新诗诗人中有杰出成就的一位,他创作了<红烛>、<死水>等思想境界高,艺术水平杰出的大批优秀新诗作品,理论上也有杰出建树.他是一个非同一般的爱国诗人,对艺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倡导新诗格律,为新诗艺术建设起了开拓性作用.他对新诗艺术的贡献,在新诗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的诗歌之旅,始于旧诗,更为新诗,归于新诗格律化。其《诗的格律》旨在匡正时弊,救治新诗,于新诗格律化有倡导之功,惟其言说属急就章,缺少学理的缜密。其后,中国新诗格律化继续探索前行,却是道阻且长,至今尚未走出困境。在中国新诗格局中,自由诗与格律诗各有所长,将会长期共存。人们期待中的现代格律诗的几种主导体裁应该是:古典加民歌式的三顿体,突破古典和民歌的四顿体,以及歌词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讨论十分活跃。回归中国诗歌传统,重建新诗格律,是这期间集中关注的诗学问题。本在系统梳理这期间有关新诗形式问题的几次重要讨论的基础上,对讨论中有关新诗格律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也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现代新诗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大诗人。他的早期诗歌具有强烈的唯美主义色彩,后以唯美主义接纳象征主义。“格律”实验对匡正白话诗流弊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度地局限住语言的形式领域内。他的诗歌实践能在中西文化的广大视域中展开,但是保守的民族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向现代性的掘进。闻一多新诗实践的成就与不足留给我们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发起的新诗格律化运动,确立了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原则,使新诗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同时也使之接上了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源流.闻一多所提出的"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与新诗形式格律化的主张,既是新诗规范化的步骤,又是新诗民族化的途径,两者是合而为一的.这是闻一多对新诗发展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现代新诗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大诗人。他的早期诗歌具有强烈的唯美主义色彩,后以唯美主义接纳象征主义。"格律"实验对匡正白话诗流弊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度地局限在语言的形式领域内。他的诗歌实践能在中西文化的广大视域中展开,但是保守的民族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向现代性的掘进。闻一多新诗实践的成就与不足留给我们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要求新诗格律的“脚镣说”是闻一多诗学理论的一个卓越表达 ,其核心内容是遵循艺术规律 ,其美学追求在于诗人征服工具的快乐 ,其艺术指归是在限制中完成艺术创造 ,作用于实践则是提高新诗的艺术水准。新诗运动初期 ,许多白话诗人注重的是“白话”而不是诗 ,其基本主张是“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 ,结果造成了非诗化倾向 ,直接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到 192 2年开始陷入中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新月诗派倡导格律运动 ,试图纠正初期创作中忽视艺术自律的弊病 ,最重要的就是倡导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 ,闻一多的诗论和创作起着中坚和示范的作用 ,推动着中国新诗向提高艺术的方向努力 ,并使新诗在 30年代很快发展到成熟的地步。闻一多的“脚镣说” ,无论从其所依托的理论依据、艺术原理方面去考察 ,还是从其所体现的美学追求和创作规律去分析 ,都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存在着当时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初期新诗有三条实验路径;白话自由诗、古典诗歌影响下的格律化诗;倾向欧化的诗歌。废名在其诗论中对这三条试验路径分别作了剖析、批评。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细胞读了闻一多早期写作的《冬夜评论》等几篇新诗评价,指出他的诗学观念由浪漫向古典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闻一多早期写作对新诗的“自然化”等方面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1925年自美返华前致梁实秋函中所录一组旧诗,对于研究其新诗创作从《红烛》到《死水》的发展,亦即从当时流行的自由体到格律体的转变,对于了解他的以建立新诗格律为中心、为旨归的崭新诗学理论,以至对于今天研究新诗现状、思考新诗发展,都具有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先生1925年自美返华前致友人梁实秋函中附有一组旧诗,过去一直被忽略。其实解读这些诗作,对于研究一多先生新诗创作从《红烛》到《死水》的发展,亦好从当时流行的自由体到格律体的转变,对于了解他的以建立新诗格律为中心和旨归的崭新诗学理论,以至对于今天研究新诗现状,思考新诗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象征主义文学追求暗示和隐喻的手法,追求“纯诗”理念,表现现代人的忧郁、痛苦和病态,为感觉而作,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中国新诗接受了外国影响,在借鉴吸收当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在抒情持的艺术上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其他人无法代替的贡献:他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由自由散漫到严谨含蕴的桥梁,他是中国新诗体式的开拓,他是中国新诗技巧的集大成。他的诗歌艺术探索对今天的中国诗歌理论与创作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闻一多对新诗的两个重要的理论要求:“纯形”的诗美理想与“克制抒情”的诗学主张,并阐明了这些理论要求之于新诗现代化历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唐晚年以丰富的创作实践 ,实现他对新诗格律的艺术追求。音组排列纯熟 ,与他明静的诗风相得益彰。十四行体使固定形式增加韧性和弹性 ,适宜自然流畅地叙事抒情。长篇叙事格律诗体制宏伟 ,长达 15 0 0行 ,诗节、韵式变化自如 ,音组长度和排列参差有致 ,表现出娴熟的艺术技巧。唐晚年结出的大量“最成熟的果实” ,既是诗人旺盛艺术生命的奇观 ,又是中国新诗艺苑的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7.
清华时期,闻一多热衷新诗创作,参与清华文学社编辑活动,领导诗歌组同学展开诗歌讨论,出版诗歌刊物和书籍,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进行思考;新月时期,作为一个学习艺术,了解西方艺术,又渴望保存中国文化传统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实现了诗歌观念上中西合璧的设想,提出了新诗的"三美"理论,对中国新诗进行诗艺尝试,成为新月诗派的代言人;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以一个中年教师的身份引导学生寻找原始生命力,整理民歌,与学生一起制定诗歌纲领,编辑<现代诗钞>,自觉承担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具有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诗如作文”是胡适为新的诗歌品种提出的艺术陌生化标准,其关乎百年中国诗歌发展却又利弊兼有、迭招物议。本文立足于世界诗歌主潮的大背景,借鉴陌生化的方法和理念,着重探讨宋诗的“以文为诗”对于新诗理论建构的意义,并对胡适为何要“旁逸斜出”地提倡“作如作文”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因其个性特点,对诗之精神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二者美学追求上的显著差异。前者认为新诗创作应追求“自由化”,并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创作的真谛;后者则主张新诗创作必须讲究“格律化”,并认为“相体裁衣”才是好诗产生的基础。这种差异也使他们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运然不同,前者倡导平民意识,后者强调高雅追求。同时,二者的诗歌创作,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方法乃至构思特点,又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并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种现象表明,无论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也无论倡导何种艺术风格,只要炉火纯青到情思与意境的浑然一体,就能够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郭沫若与闻一多之间的论争与创作追求的异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诗人在创伤时应懂得得诗的艺术规律,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至今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许多诗人的文体意识不强,诗歌作品缺乏诗质。诗体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