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学校体育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化,高校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目标,运用“健康第一”的思想审视高校体育改革,摒弃传统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素质教育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何构建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体系 ,把不同的教育渠道、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和教育功能加以科学地整合 ,是目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如何推进高校管理现代化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提些粗浅的看法。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思考河套大学与巴盟教育学校、巴盟师范合并以来 ,实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改革思路可概括为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作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必…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视野中,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品质凸现为健康人格和创新能力。而作为在此项素质造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手段的高校“两课”教学目前面临着危机——教学过程中的“人”的缺失。确实树立“两课”教学的人本原则,以人性丰满、个性张扬的教学语境,实现“两课”教学的人本化的现代转换,对于切实提高高校“两课”教学水平,推动现代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行素质教育,必须与时代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特点相结合,要找准教育改革新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为此,我校认真总结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新阶段,即营造现代教育环境,提高各民族学生的现代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营造现代教育环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其一就是面向现代化,而世界和未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造就邓小平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中…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仅包括教育内容,还应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运用电教手段,推进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中倡导“人文教育”这已是当下讨论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它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人文教育”(LIBERALARTS EDUCATION)的理念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对“人文教育”概念的讨论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关心的问题。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7.
沙洋县 1995年高标准地接受了省“普九”验收 ,被授予“普九先进区”称号。19 97年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确立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 ;1998年被省教委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先进县”称号。迈向新世纪的2 0 0 0年 ,我们通过反复论证和科学决策 ,决定将学校投入重点由校舍建设转移到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轨道上 ,正式确定 2 0 0 0年为沙洋县教育手段现代化启动年。并制定了《沙洋县教育手段现代化启动年实施方案》 ,这为沙洋教育的再次腾飞插上了翅膀。1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启动教育手段现代化工程的先导  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理…  相似文献   

8.
高校加强创新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充分发挥高校“三大职能”的需要,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学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实现育人的全面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对此笔者从教师自身观念、角色职能的转变、中考命题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一些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烈响应及广泛关注 ,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从此将进入一个更具深远意义的新阶段。面对如此重大的发展变化 ,对高校来说应当明确的是 :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 ?高校学生的主要素质特征是什么 ?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呢 ?一般来说 ,“素质”是人在“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上于实践和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基本品质和能力。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时期和不同教育阶段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有所不同的。我国高校学生面临着直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面向"到"三个代表"--略论高校教改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培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型各类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注重“三个面向”的思想,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两课"教育改革谈高校素质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导出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科教兴国”、“教育优先”早已成为我们举国上下认同的“大政方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又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们现实中,教育又存在许许多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妨碍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的“困境”。其中,师生关系不能良性循环即存在师生关系问题是其重要的“困境”之一。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决定》为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媒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的实施单靠传统的平面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个立体  相似文献   

15.
陈军 《新疆教育》2013,(16):105-106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的实施下,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因此,在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根据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强调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决定》明确为我们指明了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比较滞后的教育 体制、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非常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严重阻碍了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解决下面几个问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一、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要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朱基总理也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而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来完成。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 ,是全球知识经济兴起和人人学习的时代 ,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时期。面对新世纪 ,研究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乃是适时之举。一、思考基点之一 :2 1世纪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获取、更新和使用知识 ,并将三者融于一体的 ,以终身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社会。因此 ,着眼于未来终身教育社会的需要是策划发展战略的战略基础。之二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我国正在实施《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的“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高等教…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范式转换”,它表明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观念和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施素质教育,是跨世纪中国教育的深刻改革。要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中国教育现状及未来的历史作用,就必须突破现行素质教育的“外围性思考”,而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以助于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及操作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这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素质教育是社会性、综合性、终身性的创新教育,是从教育领域延伸到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 历史的经验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前进永不衰竭的动力。”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加快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先进水平.必须依靠全民族确立创新意识.在各项事业中不断创新。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