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都是以实现法治为目标的。依法治市能在一定的区域内完善依法治国空间效力的不足。在依法治市的过程中,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府可以在法定权限内依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一些适合本地发展的法规和规章,使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治市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的关系,完善依法治市的措施,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从阐述法治国家的真正含义和基本原则出发,正视我国法治建设现状,说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是任重而道远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对国家建设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道德品质,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应当是法治国家。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已庄严地载入了宪法,从而开启了中共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纪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从理论上解决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问题,亟需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基本的治国方略、治国体制,具有丰富的、确定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基层民主建设是依法治乡、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已写进我国宪法,这是建国以来法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好法治本身的问题以及强化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9.
石光华 《陕西教育》2002,(10):19-20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这一基本方略又被写入我国宪法,成为具有最高法律权威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强调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代表着理性、效率、文明、民主和秩序。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载入我国宪法,从此,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我国宪法忠实记录了依法治国方略在中国确立的历史过程,是法治在我国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转变宪法观念,完善宪法制度,对于逐步实现法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载入宪法。这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将从人治走向法治。依法治国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培养或更新、良性法律制度的创设、权力的法律制约等等。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宪法、法律至上观念的培养,成为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要加强宪法监督,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热点综述】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德治”与“法治”的同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治国方略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必然,是法律与道德功能互补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二者作为治国的方略并举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法律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权威和有效的调控手段。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法律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在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治国方略的今天,正视法律的局限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它,并辅之以其他社会管理手段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思想,已经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需要明确区分法律和权利的主从关系,需要从自然法律高于权利的进步理念出发,深刻认识法律至上的思想依据、科学内涵和维护法律至上权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再认识 ,正确分析和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法的内容的 ·决·定因素及其 ·特·点 ,说明制定出促进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证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 ·义 ,从而说明我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 ·必 ·要·性 ,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提高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关全国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散诸在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但这些规定是不全面、不完备、不统一的,为了落实好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因此必须使舆论监督有全面的宪法依据、彻底的刑法保护,尤其是要有专门法律——《舆论监督法》的支持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们一直在践行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诺言,建设法治国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律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坚实基础,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思维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广大民众的法律思维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探索,经历了几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60多年的法治实践既有痛苦的教训,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实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维护宪法地位与权威,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坚定法治信仰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