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世界媒体纷纷报道。灾难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报道风格,注意哪些伦理问题,规避哪些事与愿违的不良效应,这些问题在这次大地震后再次摆在了媒体面前。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日本媒体和台湾媒体在这次报道中的表现,借以说明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鹏 《青年记者》2022,(17):33-34
灾难报道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既是考察其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验其社会责任的关键维度。面对澎湃的公众情绪,专业媒体应坚守道德底线,合理引导和干预公众情绪,以适度宽容的姿态弥合分歧,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制定正确有效的重大灾难事件报道策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舆论引导,疏导民众情绪,以清醒信息克制模糊信息,以准确信息克制含糊信息,以高效、全面的报道机制,正确的报道关注角度,以及媒体的人文关怀的报道策略,正确引导舆论,才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相比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支持。此外,新闻媒体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专业化,更加成熟,在采访与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暴露出依然存在虚假新闻、不尊重采访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主流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意象和比兴等文学写作手法。新闻文本实质上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本文以人民日报对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探讨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所指与新闻客观性要求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7.
灾难性事件一般都具有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强大的破坏性及深远的危害性等特点,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给人们带来恐慌和紧张情绪,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新闻媒介按其社会分工应具备四大职能,  相似文献   

8.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震和海啸,还有核泄漏、数千次余震……日本媒体第一时间发出了警报,NHK(日本放送协会)电视台的主持人顶着安全帽高喊"请即刻避难!"在此次特大灾难事件中,NHK电视台等冷静而及时的报道、高度的专业品质,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9.
所谓慧眼,就是能够激发人的本性,唤醒人的良知,从而看出事物本质的眼力。所谓慧心。就是能够通达心智,感悟真理的智慧之心。以我的理解,新闻记者除了要具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之外,还必须具有普世情怀,才能创作出真实、纯洁而感人的佳作。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撼人心灵的力量,也才能产生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考察灾难事件中非亲历者的信息活动,提出灾难报道的基本功能为避险需求和情感抚慰。其中,避险需求包括应对性诉求和预防性诉求,相对情感抚慰功能具有先发性。社交媒体一方面使得官方机构能够绕过大众媒体直接满足公众的避险应对性诉求,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媒体能够溢出性地满足公众的情感抚慰诉求。同时,我国重特大事故应急响应已经从以往的“条块结合”式响应制度转向以事件为导向的垂直响应制度,这些都对专业媒体的灾难信息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灾难性事件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不同定位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框架不同,对于国外灾难新闻,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不同类型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是否存在不同的报道视角?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对两大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框架分析,发现党报对境外灾难报道旨在国家形象塑造,而都市报更多的是新闻本位主义,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