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企业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从企业官网到企业微博、微信,不少企业已开发展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企业自媒体的专业性和自身条件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着眼于企业自媒体的首个整合运营平台——南都全媒体"发现@WE"应时而生。这是南方都市报系在顺应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社交化转型的危机和挑战中找到的新机遇。"发现@WE平台"是什么?"发现@WE平台"是引领移动社交网络与媒介融合发展潮流的企业自媒体整合运营服务平台,它以更权威的学术评价、更立体的媒介推广、更前沿的专业培训、更高  相似文献   

2.
报纸下降30%!杂志下降19%!这就是去年纸质媒体的经营收入状况.刨去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纸媒的广告减到哪里去了?许多都流向互联网,尤其是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上了. 目前,一些个人操作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功,“10万+”的阅读量,挂一个广告就带来超过1 0万元的收入.一些企业搞推介,已开始邀请自媒体参加.这是更该注意的,以前企业投放广告“见号不见人”,现在发展到“面对面”——自媒体与广告投放企业直接建立人脉关系.挖走人脉关系,等于挖走纸媒的“根”.人脉的竞争将深刻影响到未来媒体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徐迪 《传媒》2014,(16)
正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信息。移动互联网也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人们能够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收发讯息,了解网络中的资讯、发表评论。自从自媒体诞生之后,"草根"的声音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的舆论,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其传播特点和文化价值做初步分析。 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自媒体也被称为公民媒体,其最早的定义是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所发布的报告中出现的,通俗地说就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3月29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互联网研究部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深度研究——之六:移动媒体:成长中的第五媒体>报告;报告认为受移动互联网普及和产业政策推动,移动媒体将向表现形式和内容承载更丰富的移动阅读、移动视频和手机上网演变.移动媒体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内容的前向收费和基于广告的后向收费.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短短2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形成了席卷发展之势,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近年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掀起了新一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在“2014年中国视听传媒发展论坛”上,“无线苏州”荣获“2014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榜——最具创新价值移动综合运营平台”殊荣,被誉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条件及移动终端设备均已发展成熟,自媒体在互联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首先论述自媒体的兴起及其传播形态,继而阐述自媒体的概念及其传播模式的变化,最后探讨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传受一体化、碎片化及网状传播、双向反馈、节点共享等。  相似文献   

7.
1.数据创业成为新热点,"数据套餐"丰富多彩。物联网与移动计算加强了物理世界与人的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加强了后端的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能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热点技术领域将深入融合,产生更多的"数据套餐"。2.从自媒体到自服务的"自助"时代降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促进电子渠道与实体渠道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面向个人的服务手段与沟通渠道,以个人自助获得服务的"自服务"时代来临。3.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顺应互联  相似文献   

8.
高莹 《出版广角》2018,(5):44-46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以普通大众为主要传播者的自媒体日益蓬勃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内容、模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无疑给传统媒体提出更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从传统媒体引导用户进行高效深度阅读、升级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服务体系,以及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探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重构.  相似文献   

9.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龚蕾 《出版参考》2016,(5):63-64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这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使我们的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也使人们的阅读趣味和取向,随之普遍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要求和改变.新媒体自媒体在改变人们阅读取向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如何积极应对受众流失带来的挑战?本文在分析自媒体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媒体需要在新的媒体发展环境下有力发声,推进媒体融合,打造官方自媒体,占据互联网宣传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相继启动"融合模式".然而,融合进程却非坦途.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进军媒体的竞争,报刊媒体在新闻生成的影响力、对市场的主导力和品牌的权威性等方面都持续震荡,甚至下行.拥有先天优势的报刊媒体,在融合中为何屡遭尴尬?它们又当如何催生新的价值成长性?症结之一,在于报刊媒体人的"新闻自恋".  相似文献   

13.
周凯伦 《出版参考》2017,(11):20-2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自媒体应运而生.出版上游产业链开始下移,自媒体出版这一新兴出版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新型的知识服务模式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出版的特点,深入探究其兴起的内在动因,并结合“罗辑思维”这一成功案例,探索如何在自媒体内搭建更优质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期为出版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今天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未来有一天微信的支付用户一定会超过支付宝的用户。这就是马云的焦虑所在。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第一块先分谈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二块谈自媒体。互联网在中国已发展了20年,这20年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变化。我们说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话可能比较空,比较虚,我们从几个比较实的地方、从硬件部分来说。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评议IT业5月热门关键词的话,手机、移动互联网应有一席之地.月初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是以手机、移动媒体为对象的"坐而论道",月中及月末的互联网公司进军手机终端则是"起而行动".很多媒体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百度、网易、360涉足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种种行为.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严重,行业媒体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内容及渠道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行业内的自媒体对行业传媒集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带来极大冲击.新形势下,行业传媒集团需要找准定位,尽快确定自己的媒体融合方向,利用在行业内的传统优势,做好用好新媒体,在经营理念、经营策略、赢利模式、人才培养上开拓创新,探索和建立起行业传媒在移动媒体时代新的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7.
张元林 《传媒》2015,(14):11-12
当前,媒体行业正在经历剧烈的转换.传统的纸媒急剧衰落,新媒体的市场竞争格局还没有定型,技术驱动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一方面也要对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并找到应对挑战的正确路径. 在转换过程中,纸媒由于其传递效率较低而被新兴的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所取代.新兴互联网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特点是快速、海量、移动化、个性化、互动化.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应采取新策略.要确立移动媒体优先这个发展战略,重建用户连接,迎接网络视频的挑战;应重视全媒体思维,不要自我设限.在社交媒体影响巨大的今天,传统媒体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9.
曾经辉煌的微电台和现在的移动网络电台 无论是新浪推出的微电台,还是如今众多的移动网络电台,都是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广播媒介的延伸和创新.微博海量用户虽然曾为微电台提供了用户支撑,但微电台依旧没有摆脱没落的命运,而与微电台相似的移动网络电台在众多“微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下也在经历着艰难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郭鹏 《青年记者》2016,(14):116-117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消费等活动已成为生活常态.以往的消费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传播,现在的用户则积极关注企业,甚至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中来.以往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广告和公关进行,现在这种手段的效力大大降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受到挑战,许多企业拥有自己的自媒体,集品牌传播、与用户的互动以及销售于一身.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如何回应这种变化呢?以高职院校为例,按照旧的教学大纲、旧的教材进行课程的教学显然无法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大势.如何对其进行课程改革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定位往往是培养企业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用培训或者稍加培训就可以适应岗位工作.为了实现这一定位,结合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做出改革和调整.整体来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需要把握好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