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6,(3):111-117
通过介绍国内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论述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根据前人的研究提炼出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要素,对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总结研究。最后,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提出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工作过程,并指出节庆主办方在物理方面应强调提升节庆的吸引力,在事理方面注重节庆品牌的建设和宣传,人理方面应提高节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构建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将WSR方法论运用到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希望为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旅游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旅游空间,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分析兰州城市旅游的节点、域面、路线和出入通道等四个主要要素,由此将兰州城市旅游空间划分为三个旅游区,构建出兰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最后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系统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从整体出发,处理好系统内部各要素,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理论性、认识性的问题,更是价值观念、发展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的问题。和谐社会的价值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和思维观。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在经济发展上以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等等。而要全面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用多维性系统思维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温泉旅游系统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归类统计分析我国温泉旅游研究的现状、进展和趋势。对397篇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虽然我国温泉旅游研究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但温泉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很不平衡,且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内涵;指出客源市场研究、核心吸引要素研究、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温泉旅游资源产权变迁及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温泉旅游的社会功能研究等是其亟须加强的研究领域,并进一步指出其具体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结实 《成才之路》2009,(24):85-85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其实质是人类在对工业化运动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协调现象反思的基础上,在发展道路、模式上的理性选择。选择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以做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经济持续发展或社会持续发展。也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保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体育界和旅游界的重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追问人与自然界对立的物质根源和哲学价值论基础,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旅游既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传统观点认为: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旅行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上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旅游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层次在不断地提高.旅游六要素只涵括了人们参与旅游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人们参与旅游的精神需求.其实,人们更在乎旅游所能带来的精神享受,即"思"的享受.在整个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思"是不可缺少的,对旅游六要素起着主导作用,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思"列为旅游的第七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生态化顺应了低碳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潮流,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而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本文在对产业生态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作了相应的延伸;从组成旅游产业生态化的要素和构成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并对这个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地方旅游资源在粗放式经济、盲目开发等不合理利用下正受到损害,因此,促使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应用,合理的开发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持续发展的涵义有3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公平性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行游览活动与社会环境系统关系变化的一种规范。文化旅游的市场潜力无限,只要开发角度新颖、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髓,可供利用的资源将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10.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景区对旅游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引发了旅游开发与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旅游生态安全的问题,制约了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前人对生态安全研究为基础,针对山西省旅游发展中及其景区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中景区旅游生态安全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型区域旅游系统地理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城市型区域旅游系统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地理空间组织模式的分析,认为城市型区域旅游系统的地理空间组织模式应该包括宏观层次上和微观层次上的两种形式,在微观层次上主要以旅游目的地地域内部要素为视点,在宏观层次上反映各要素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素系统内部表现出空间作用和秩序层次,要素系统之间反映相互作用关系,其主要地理空间要素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路径。  相似文献   

12.
和谐旅游与和谐旅游城市的构建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两者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注重和谐旅游在和谐旅游城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和谐旅游与旅游城市构建的关系,并从和谐旅游的视角提出了旅游城市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和谐旅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和人与社会人文和谐来促进和谐旅游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理解的深入,人们开始从生态的角度研究讨论旅游文化问题。通过对旅游文化与生态关系的系统研究,不仅开辟了旅游文化学的新领域,也有助于旅游文化学科的繁荣,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环境作为基础的,良好旅游环境的构建与维护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向区域战略转型的着力点。本文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所出现的问题,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深入分析,构建了适合半岛城市群的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是水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水文化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水关系演化的足迹,而且是水旅游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水利旅游的视角出发,在认识各种形态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并把握其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未来水利旅游中水文化应重视的方向,以期使游人在享受水利旅游地优美景观和宜人环境的同时,得到水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由生态(天)、行为(人)和保障机制(机)三大子系统构成。为更深入了解三大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评价的PSR模型,阐述了生态、行为与保障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指数单因子评价和熵权法对江西婺源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指数为0.866,位于旅游资源安全的警戒线之上,安全线之下,即黄线范围,表明婺源县旅游资源存在被破坏的趋势,需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作出较系统的论述。他们提出了自然、人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并依据人与自然的相互制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根源,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条件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毋庸讳言,张谷英村的开发和管理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对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认为张谷英村自身以及后期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要素,具备了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充分条件,可以在其内部构建科学而规范的知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茅秋敏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56-157,F003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人口的复合系统的一部分,就是要使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这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其系统评价要素和实施原则,并对如何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地关系系统。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自然,自然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有一个平衡,平衡即和谐。当平衡被打破,自然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