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几乎老少皆知。而刑法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即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通过学习,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的刑法理论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刑法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应包含立法平等,这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现代各国的宪政实践都体现出了对立法平等的权利保护,我国的现实需要也提出了立法平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歌 《英语沙龙》2014,(5):48-49
美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爱打官司的国民。据统计,平均每年每个美国人要在民事诉讼上花费825美元,由此也产生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诉讼”。于2002年设立的“斯特拉奖”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的“最荒诞诉讼案”——这些“荒诞诉讼案”中的“彪悍”原告之所以能屡屡“得逞”,除了“斯特拉案”的“榜样”力量,更重要的还是美国司法体制的程序规则、陪审团和法官的亲和可信等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由文献分析了在彭真主持修改下,最终载入82宪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与特色.彭真从宪法层面,确立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奠定了中国的宪政基础.执政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宪法和法律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对新中国宪法颁行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以往法学理论界在对平等与效率及其关系的探讨上侧重于法理分析,对如何构建促进平等与效率协调发展的法律运行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平等与效率的法律内涵及其关系分析为理论基点,通过对我国平等与效率现状的宏观透视,提出了协调平等与效率的具体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师生关系奉行师重生轻的理念,并由道德和政策予以维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权利意识的增强,法律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其内容包括行政法意义上的管理关系和民法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必须确立师生平等思想,从转变观念、行为合法、实施救济诸角度全面推进和完善师生法律关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6,(9):54-57
平等与效率是法律价值体系的两大目标。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也是法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联系社会现实,借助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理论等,从法学的角度阐述平等与效率的含义,分析二者关系,得出:平等与效率,在法律价值体系中是共生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治国之策.邓小平关于"法律的权威"、"民主与法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法律观点,在我国社会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中构筑了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立法授权和语言自身的"开放结构"等主客观原因,不确定法律概念在各类行政法规范中大量存在.行政法中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可区分为"经验性"和"价值性"不确定法律概念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的具体化可通过引用证据加以证明,后者的具体化则一般需通过法律解释或价值补充等手段加以实现.行政主体对经验性不确定法律概念一般不享有判断余地,但对价值性不确定法律概念所作出的具体化结论则应得到司法机关的高度尊重.  相似文献   

10.
占有制度在我国现行民法中尚属空白,但占有制度本身具有强烈的价值宣示功能。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出发,重点剖析占有制度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认为占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制止暴行,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维护交易安全,保障经济秩序是其第二位价值;其第三位价值是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实现公平价值,在占有制度的法律价值思想指引下,借鉴各国立法,完善我国占有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学生表现出价值观多元化,思维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而团队精神、集体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浓厚,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辨别能力有限等特点。这客观上要求我们构建一个权责明确、公开透明、程序科学、救济充分的依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维齐非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公平”概念,也正是这样一个带有歧义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的理解,赋予它不同的教育取向。文章分析并讨论“维齐非齐”公平观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的映射,进一步讨论教育公平观以及教育公平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望权是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的一项民事权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法的意图,但在行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既有立法、司法解释方面的原因,也有司法实践操作方面的原因,在分析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清末,由于殖民势力的入侵,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化已超过了旧有法律调整的范畴,迫使清政府决定修订《大清律例》。  相似文献   

15.
《今日说法》具有几个特点:目的是普及法律知识;有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案例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时效性使之可以有效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时间长短的适宜性使之十分适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特点使之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高度吻合,从而决定了可以在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适用《今日说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交通事故频发,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令人惊心。由于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所致事故比例高、危害大,引起了广泛关注,酒后驾驶、醉酒驾驶“人刑”也得到了社会大众和部分学者的支持。但根据刑法谦抑性理念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控制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其他手段并未穷尽,“入刑”既无必要,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法产生之后,自然法学派为其存在和理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或是具体规则,无不受到自然法学派理念的影响。作为国际法雏形的“万民法”,与自然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艺复兴之后的学者们更在自然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国际法体系。因此,自然法学派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是值得瞩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公司是由当事人之间的契约组成的,在对公司进行法律规范的时候,应当让契约自由精神贯穿始终。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蕴涵了公司契约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公司法》中得以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语言认知活动,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可视作翻译主体,三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彰显翻译的主体间性。正确处理主体间性是翻译活动成功的一大表征,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往往起到翻译桥梁作用。译者主体和作者主体的互动关系有两种方式,即移情与对话。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互动关系分别为赋予读者主体地位与相信读者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