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中八仙歌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注] 这是杜甫分咏八位嗜酒名人的个性及艺术成就的一首诗。《唐宋诗醇》评价此诗曰:“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见,风雅中司马太史也。”知章:贺知章,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自号四明狂客。  相似文献   

2.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究竟在哪里?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观沧海》注碣石为:“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207年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主这种说法的有两种意见:一是明《一统志》说,“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离海三十里;二是郭造卿说,“今昌黎北十里有仙人台,即碣石顶也”,并描述“碣石顶”,  相似文献   

3.
明初宁波人参预修史的有奉化籍的陈桱,其祖父辈皆四明名儒,陈桱继承家学,私淑黄氏(宋末黄震)尤长史学,著有《通鉴续编》二十四卷,有补于《资冶通鉴》。有鄞县籍的傅恕,有文名,明太祖嘉纳之,命其修史。永乐、成化年间的宁波史学家有鄞县籍的黄润玉,曾编《四明文献录》,还纂有《宁波府简要志》,被收在《四明丛  相似文献   

4.
<正>120年前,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克隆之父”童第周(1902.5.28—1979.3.30)出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当时中国处于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的积贫积弱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他自小便立志要为中国振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相同作品注列古今字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古字(即正文用字)不同,但今字相同,如《汉书》注“鼌,古朝字”《文选》注作“晁,古朝字”;古字(正文用字)相同,但今字不同,如《汉书》注引如淳曰“甿,古文萌字”《文选》注引作“甿,古氓字”;《汉书》《文选》正文用字相同,颜师古、李善注释用字也相同,但颜注用术语“古”,李注用术语“今”,如《汉书》注“廑,古勤字”《文选》注作“廑,今勤字”;《汉书》正文用古字,颜师古注以今字释古字,用“即”沟通字际关系,《文选》正文用今字,李善注误用“古”沟通字际关系,如《汉书》注“歫即距字”《文选》注作“距,古岠字”。  相似文献   

6.
漢易举要     
序言昔人有言:“不知古注者,不得为經学。”群經如此,而《易》尤甚。《易》之为书,傅者恆言:“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焚书,《易》独以卜筮幸存,較群經为最无闕。然自西汉以后,經說之最复杂者,亦莫如《易》。今依通經須明古注之原則,先述汉儒說《易》之要义。要义既明,而后《易》之古注始可讀;非然者,未有不杆格难通也。  相似文献   

7.
一、明堂。课本注为“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这个注释是以今之说律古之说。“明堂”转注为“朝堂”,疑虑仍存。《历代诗歌选》注“明堂”为“统治者临朝的地方”倒是颇为明快。"明贵"来源于"明  相似文献   

8.
《芋老人传》选自《春酒堂遗书》。作者周容(1619——1679)字茂三,明末清初鄞县(现浙江鄞县)人。明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明亡后,一度剃发为僧。后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朝臣争欲荐他应试,他以死力辞不赴。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春酒堂文集序》说他“几于每饭不忘故国,黍离麦秀之音,读之令人魂断。”他还工书善画能诗。著有《春酒堂诗集》《春酒堂文集》等。  相似文献   

9.
宁波为浙江重镇,地处东海之滨,交通便捷,在我国对外关系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宁波北为杭州湾,与江苏省南部一水相隔,距上海仅一百四十浬;南为象山港、三门湾,与浙江南部重镇温州相峙;东濒舟山群岛,为宁波的天然屏障,扼东南沿海之咽喉,形势险要,海运发达。宁波西侧为四明山区,其余脉分两支向东北与东南绵展,遥抱整个宁波平原。奉化江北流,余姚江西来,皆汇于宁波之“三江口”,合为甬江,东流入海。远在四千年前,宁波为夏朝少康时代越国之一部分,尚属蛮荒之地或为荒凉之渔村。周朝置“鄞”及“句章”。秦时(公元前222年)建置“鄮县”。据《四蕃志》:“有海人(注一)持货,贸易于此,故以名山。”其地在今之鄞县五乡、宝幢一带。汉及两晋,皆为会稽郡  相似文献   

10.
<正> 《说文》:“今,是时也。”杨树达先生《词诠》进一步发挥说:今,时间副词,犹今语“现在”。 于是,注释古籍的几乎没有对“今”字作注的,统编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的“今”字也无注释。似乎“现在”已是文言“今”字的唯一义项了。虽然,《词诠》在“今”字下列有四个义项,裴学海先生《古书虚字集释》列有九个义项。 事实上“今”在古籍中的用法绝不止“现在”一义,据我们考察,“今”的用法颇为复杂。下面以中学课本中的《孟子》二章、《赤壁之战》中的。“今”字为例,结合其他篇目,简要地剖析一下“今”字的用  相似文献   

11.
屠本畯,字田叔,别号憨先生,鄞县人。所著《崔氏春秋补传》北剧四折,祁彪佳《远出堂剧品》列入“雅品”。谭正璧、谭寻撰《王实甫以外七十二家〈西厢〉考》(载北京图书馆编《文献》第七辑),于屠本畯生卒仅注“约公元一六○○年前后在世”字样;顾国瑞《屠本畯和〈金瓶梅〉》(载《北京大学学报》八五年第四期)谓其约生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卒年未详,当在天启间”。其实,屠氏生卒可以确考。查民国《鄞县志》卷三十七传引《凫园笔录》:“天启二年卒。”《屠氏先世见闻录》卷二《十世祖本畯》亦云:“辰州公卒  相似文献   

12.
一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孔雀东南飞》) 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一般过路的人往往为鸟声感动而停步倾听;一些丧偶的女子听到这种声音就起来彷徨无法熟睡。”中学课本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彷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此注不妥。 按“行人”一词,在古时的含义比今义要狭窄些,不是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泛指“在路上走的人”,即“一般过路的人”,而是特指因服劳役、兵役,经商客游而离乡背井远行的人,如:  相似文献   

13.
张煌言(1620年——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下北京之后,民族败类吴三桂引狼入室,清兵乘机占领北京,旋分兵数路南下。南明政权腐败无能,毫无抵抗能力。各地人民群情激愤,纷纷奋起抗清,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扬州十日”,南京陷落;“嘉定三屠”,杭城降服。宁波城人心惶惶。是年六月原明御史钱肃乐与甬城六秀才举起抗清复明义旗,招募民军,保家卫国。二十六岁的举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四册《塞翁失马》有句:“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其中遽”字课本注道:“遽,就。”高中语文第三册《察今》有句:“其又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中“遽”字课本注道:“岂遽,难道就……,遽,就。”以上二句中“遽”字课本均注为“就”,课本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等同志所编《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内容丰富,编排适宜,注释精要,受到读者好评.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注释中亦有若干地方尚欠准确,故冒昧提出,以就教于注者与方家.一、《愚公移山》:“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注:“河阳,这里泛指黄河北岸.”按:“河阳”当为一具体地名,即河阳邑,春秋时为晋地,战国时属魏,汉置县,属河内郡,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三十五里处.《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其所言“河阳”即是.因其地  相似文献   

16.
聂崇岐先生的《重印太平御览前言》(中华书局1960年)有云:“《太平御览》引书……有为今本所无的。南宋洪迈已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容斋三笔》卷一和《四笔》卷一,曾分别提到《太平御览》引的《史记》或《战国策》‘多今本所无’。”今按:“多今本所无”五字仅见《容斋四笔》卷一的“战国策”条。而《容斋三笔》卷一“上元张灯”条原文为:“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今《史记》无此文。”不检《容斋三笔》此条,或以为其原有“多今本所无”五字。另外,《太平…  相似文献   

17.
《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今传《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王逸注作:“倏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今案:“倏忽”一词,古书多用,状急疾迅速之貌。而王逸注文“倏忽,电光”乃“倏忽,如电光”之脱文;脱而于义龃龉。但这一脱误的时间很早。唐柳宗元尝作《天对》有“倏忽之居,帝南北海”二句,自注云:“倏忽,在《庄子》甚明。王逸以为电,非也。”是柳氏所见《楚辞》王逸注已脱误。然而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引王逸注《楚辞》云:“倏忽,如电”;同卷又引作“倏忽,如电光也”(同条又引王逸注文“倏忽,急貌也”,系引王逸《招魂》“往来倏  相似文献   

18.
把《过秦论》里楼缓注为战国时魏人,是目前众家注本的通行说法。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楼缓,魏文侯弟”。《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楼缓—魏相”。部编中学语文课木高中第四册从上说:“楼缓,魏文侯弟。”今各家注本以楼缓为魏人是因为因袭了古注。《文选》李善注云:“高诱曰:楼缓,魏相也”。《史记·索隐》:“楼缓,魏文侯弟,所谓楼子也”。但此二古注也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为什么称内家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发源于武当山,人们习惯上称作内家拳,或连称为武当内家拳.但是.它为什么被称为内家拳呢?“内家”之说最早见于明清之际朴学大师黄宗羲《南雷文集》之中的《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为明末清初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地方的一位武当拳名家.从师单思南.由王上溯七代为开派祖师张三丰《王征南墓志铭》中云:“……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或作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张三峰……”(按;比指北宋之张三峰,有称南宋、元明之武当丹士,乃名张三丰.后后之张三丰承前张三峰之武技,并吸收释道二家拳技内功之长,开创武当内拳派).从黄宗羲“有所谓内家者”一词的使用,可见当时“内家”之说不但已被普遍使用,而且相沿日久,但黄氏之说似执“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的“静”者为“内”,“动”之“犯者”为“外”的敌我对象和技击特征而定.  相似文献   

20.
《芋老人传》选自《春酒堂遗书》。作者周容(1619-1679)字茂三,一字鄮山,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入关时,他二十五、六岁,正当青春年华,但他拒不为清朝做事,曾一度削发为僧。晚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朝臣推荐他应试,又执意不去。全祖望在《春酒堂文集序》中说他“几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