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之洞(1837——1909年),直隶南皮人。16岁时、中乡试第一名举人。27岁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此后,先后担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34岁起,担任山西巡抚,接着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督鄂长达17年之久。1907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成为全国教育的最高长官。作为清末洋务教育的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十分重视留学教育,发表了许多有关言论,利用其在教育界的特殊地位,不遗余力地推进留学的发展,为培养近代中国社会所急的各种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三世为州县官”(1)。二十七岁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随即任湖北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式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年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1884年)提任为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1907年。其间除了1895——1896年和1902——1903年两次临时代理两江总督以及入京厘定学制之外,张之洞  相似文献   

3.
四川近代化起步于20世纪初年,与晚清新政改革关系密切。晚清四川新政改革在全国各省区中进行得较快、较好,这又与四川总督锡良锐意推行新政改革不无关系。锡良,字清弼,1853年生,蒙古镶蓝旗人。1903年到1907年在四川任总督。锡良是一个既忠于清廷,又比较开明,具有一定爱国思想,力图有所为的官员,他与晚清大小“罔顾公益,泄沓因循”,“侈言振兴,而形式精神”的庸吏陋儒形成鲜明对比。1903年,锡良被任命为四川总督。他到川伊始,即厉行新政,锐意改革,“以课吏为图治之本,练兵为弭患之方,筹款以裕图度支,节用以恤民力。”使晚清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四川社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期间,致力于开发经营西北的事业,驻甘期间在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包括兴办义学和书院、刊印书籍、在甘分闱乡试、分设学政、培养科技人才等,这些措施在改变近代甘肃教育落后面貌,维护甘肃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政作为掌学校政令,岁、科两试的教官,宋时设立,至清光绪三十二年罢科举,兴学校,改为提学使。清代四川学政是清代学政的代表,以何绍基为例,来探析清代学政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4,(7):F0002-F0002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于光绪八年(1882)在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左宗棠的协助下创办的“南菁书院”。校名源自朱熹《子游祠堂记》“南方之学,得其菁华”,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晚清江苏学政黄体芳在光绪八年(1882年)创办的“南菁书院”。而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在光绪七年升任军机大臣、旋调任两江总督。左宗棠与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今河北)南皮人,同治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要职,是晚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称得上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先驱。1884年中法战争时,张之洞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这场战争,中国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张之洞深感中国军队武器的落后。1886年,他试造浅水兵轮四艘取得成功,还在广州创办了枪弹厂,可以说这是他涉足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1899年,张之洞调…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一名重要朝臣,张之洞的大部分事业是在湖北建立的,尤其是对湖北教育事业的发展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曾出任湖北学政、湖广总督等重要官职。实际工作加深了他对科举考试和学堂考试的一定认识,加上自身具备的"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和"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的学术、人才观,形成了他独特的考试思想。  相似文献   

10.
晚清洋务派重要首领人物张之洞早年在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及四川学政时,提倡实学,注重品行,对积弊甚深的四川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整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川省的士风,并选拔造就了一批人才。他还主持兴建了一些教育基础设施,为川省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张之洞不辞辛劳,亲自为士子指导为学门径。他个人作风廉介自持,两袖清风。张之洞早年在四川所表现出来的重实学、重品行、廉洁的作风以及卓越的才能,为其日后显赫仕宦,在洋务运动及改革中国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处江阴市中心,前身为1882年江苏学政黄体芳、两江总督左宗棠创办的"南菁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省属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省  相似文献   

12.
论锡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良是清末的一名重要的蒙古族封疆大吏,历任山西、河南巡抚,热河都统,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等要职。他有着明确而强烈的主权和国家利权意识,在革除弊端、奖掖和培养人才、维护国家主权、推行新政、强化边防、禁毒、防洪诸方面都不懈努力,某些方面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他也是一位干练、负责、廉洁的官员。在政治态度上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曹成建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晚清洋务派重要首领人物张之洞早年在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及四川学政时,提倡实学,注重品行,对积弊甚深的四川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整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川省的士风,并选拔造就了一批人才。他还主持兴建了一些教育基础设施,为川省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张之洞不辞辛劳,亲自为士子指导为学门径。他个人作风廉介自持,两袖清风。张之洞早年在四川所表现出来的重实学、重品行、廉洁的作风以及卓越的才能,为其日后显赫仕宦,在洋务运动及改革中国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翁同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出身的家庭是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并且还是一个教育世家。祖父翁咸封曾任海州学政,主管地方教育,在任时创办书院从事教育活动。父亲翁心存,年青时在家乡常熟教过私塾,担任过书院主讲。以后在江西、四川等地当学政,还做过福建、浙江等乡试的考官。他是恭亲王、惇亲王等皇室成员的老师,晚年任同治皇帝的老师。他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母亲许氏,出嫁前曾做过家庭教师,以后又是自己子女的启蒙老师。翁同和在28岁时就被朝廷任命为陕西乡试副考官,同年又被命为陕西学政,32岁被任命为山西乡试正考官。以后,曾多次担任乡试、会试的正副考官。35岁开始担任同治皇帝的老师,以后又担负教育光绪皇帝的使命,担任帝师前后共达30年之久。他的大部分精力投放在教育工作上。他培养出了具有革新思想的光绪皇帝,他为朝廷举荐、选拔  相似文献   

15.
总督制是清代地方行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传统研究对于总督制度的讨论视角往往局限于乾隆朝以来所确定的“八大总督”的格局,以此为基础进行宏观、线性的梳理,未能将讨论代入到制度的关系与过程之中,因而忽略了这一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有机与动态。本文所讨论的川陕总督,在清朝初期发挥着巨大功用,几乎贯穿了清前期总督定位调整变动的全部历程。在乾隆朝定格总督部署格局之后,川陕总督这一职务遭到拆分,因而通常被既往的总督研究所忽略,将其简化为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形成过程中的临时形态,从而忽略这一职务在清前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职务的设置、调整、变动进行还原梳理,以期深化学界对总督制度的形成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首领,同时又是一个改革家。他改革中国军事,创立了近代陆军。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在其辖区进行了政治、经济、司法、教育等非军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王廷相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家,是学术界早已公认的。但作为一位教育思想家,却很少有人注意。其实,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很值得称道和研究的。首先,从王廷相的经历来看,他不仅在御史任上巡视学政,而且还做过四川提学金  相似文献   

18.
作为钦定的管理地方学务的专职官员,学政与科举制度之间具有重要联系。在角色认知上,朝廷始终将其视为整顿文风士习的重要一环,倡导学术风气和使士人有廉耻心,也是一些学政的目标。由于受入学学额的限制,学政主持的考试就显得比较重要。他通过试题的拟定来宣传或倡导某种学术风气,并采取措施来维护考试纪律。除养廉银外,学政一般都有不少额外收入。一些学政借助考试权柄聚敛财富,败坏了学政的总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正>郭尚先画印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莆田城内书仓巷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光禄寺卿、大理寺卿等,工诗善文,擅书能画,又嗜金石,精篆刻,其诗书画印,有"四绝"之誉。著有  相似文献   

20.
吴棠与慈禧     
近代历史人物川督吴棠,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但许多人都认为吴棠没有多大能耐,是因为错送银子给慈禧,得到慈禧报恩,才被超擢为四川总督的。慈禧报恩不是历史,而是民间故事,始作俑者是恽毓鼎。很多人对此盲目地认同,严重地损害了吴棠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