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凡关心孙犁文学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孙犁文学世界中女性形象甚多,写得很细腻、最富艺术光彩。纵观孙犁的创作,他总是把大部分篇幅献给了妇女:从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媳妇,《风云初记》中的秋分、春儿,《光荣》中的秀梅,《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到散文《访问》中诚挚的大娘,《红棉袄》里热情的少女,《张秋阁》中坚强的张秋阁,《齐满花》中勤劳的齐满花等等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孙犁笔下,似同而非同,孙犁既鲜明地写了她们的纯洁和善良、勇敢和坚强,又用光亮的色泽显示了她们性格上的差异,使这些女性形象出现多姿多彩的特色。在描绘这些女性形象时,孙犁“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孙犁:《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孙犁正是用他那纤丽的笔触和细腻的情调,在寥寥数笔之中,就能叫一个个鲜明可爱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站立起来,以此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斌 《现代语文》2013,(3):34-35
作为孙犁多篇怀人之作中唯一写给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集中体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言淡情深,传神写照。笔者认为,细细品读这篇作品,对读者管窥并认识孙犁的散文艺术是有很大帮助的:一、言淡情深的叙事艺术众所周知,孙犁从妻子身上所获得的创作灵感,是其创作的"第二源泉"。作家早就把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品性气质写进早期的小说里了,他也因此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写妇女形象的大家。妻子的形象及素材  相似文献   

3.
孙犁小说《荷花淀》在写作上颇具艺术魅力。题材新颖,注重写妇女群像;语言质朴,内涵丰富;场景描写生动形象,具有诗化美感;情节结构严密,内容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4.
三境写人──再论孙犁塑造妇女形象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境写人──再论孙犁塑造妇女形象的技巧洪珉文学耆宿孙犁先生半生经营,以一个爱美之人的柔情蜜意,塑造出了一系列美好的妇女形象。他塑造女性形象的技巧,已被文坛众口称颂,且吸引众多的研究者兴趣盎然地探讨。笔者认为,一方面,他着眼于人物自身,用谈墨素彩为妇女...  相似文献   

5.
孙犁同志是一个描写人物的能工巧匠,探讨《荷花淀》描写人物的特色,可窥其巧技一斑。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示人物的性格。《荷花淀》描写了一群聪明勤劳,美丽活泼的青年妇女。但它既没有象外国文学作品中长篇累牍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象中国古典话本小说那样,将人物的年龄、性格特征首  相似文献   

6.
【课标·教材·学情】 《荷花淀》是一篇精美的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小说诗情画意地集中塑造了抗日战争中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的农村青年妇女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孙犁塑造妇女形象暗含三个尺度:外部形象尺度、道德尺度、政治尺度。三尺度间既有矛盾,又存在“政治道德一体化”倾向。这些矛盾和“一体化”倾向给孙犁小说创作带来明显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将作家孙犁写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选作阅读教材。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跟教科书的编者有同样的感受:文章“说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因为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经验谈”,它对学生的写作,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钻研教材时,除了领会文章阐述的道理之外,还十分认真地琢磨孙犁同志在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经过反复学习,我们感到孙犁同志的这篇文章本身的语言,在锤炼上有着明显的欠缺,因而对教科书的编者在“自读揭示”中所作的  相似文献   

9.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夫妻话别”一场,水生嫂那一“震”一“吮”,历来被名家评点为细节描写的经典之笔.的确,一“震”一“吮”,寥寥数笔,不仅维妙维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白洋淀抗日根据地妇女内心深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孙犁同志的《荷花淀》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情节,清新而凝炼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深刻地表现了白洋淀英雄儿女,尤其是一代青年劳动妇女的高尚思想品质,鲜明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些在战斗中成长的新女性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1.
《荷花淀》作为孙犁的代表作,为历年的高语教材所选编,对它的教学探讨可以说繁富之极。笔者从教多年,一次次地研读文本,看《孙犁文集》中有关资料,深感孙犁先生艺术手法之精。正如他自己所言,小说"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最主要的是献身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  相似文献   

12.
1962年孙犁重写《风云初记》的尾声,并赋予次要人物女县长李佩钟以“烈士”身份。这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叙事策略。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而言,李佩钟更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言说的载体,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孙犁对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表达诉求。在某种意义上,孙犁身上的主体人格间性使小说叙事陷入一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两难之境。  相似文献   

13.
作家孙犁是农村普通妇女的出色歌手和描绘者,尤以写农村青年妇女见长。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孙犁作品有两篇,即《荷花淀》和《山地回忆》。现就作品中的水生媳妇和妞儿的人物形象的异同试略作比较分析。《荷花淀》中的水生媳妇,《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她们象千百万劳动妇女一样,具  相似文献   

14.
教材的编者和一些同志认为《山地回忆》是散文,而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者和另一些同志(也包括作者孙犁同志在内)则认为《山地回忆》是短篇小说,还有人认为《山地回忆》介乎二者之间,甚至有人一时把它称为小说。一时又把它叫做散文。而冯起德同志在《<山地回忆>教学问答》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更有意思。他说:  相似文献   

15.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虽写战争,却通篇诗情画意,富有和谐柔媚含蓄之美,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人陶醉其中。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荷花淀》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妇女及少女的形象,被他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色,而他笔下的解放了的农村青年妇女则更是活灵活现、多姿多彩。在他的作品中,有温柔坚定、善良刚毅、单纯而又干练的青年妇女;也有“背负着很多  相似文献   

17.
孙犁同志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写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最初发表在1945年春季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它不仅是孙犁同志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它那鲜明生动的形象,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十多年过去了,重读《荷花淀》,仍然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仿佛置身于冀中平原,呼吸蓿白洋淀荷叶荷花的清香,爽人心目,沁人肺腑。它与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艺术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时间限制,突破了题材约束,留给人们的是艺术的享受,思想的陶冶。当我们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主题思想的深刻、含蓄。小说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敌对斗争。作者努力表现的是我国人民在所从事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出的那  相似文献   

18.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重表现了水生和几位青年妇女爱家爱国的真挚情感。小说中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以及景物描写十分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孙犁对作品诗意的执意追求。  相似文献   

19.
对《聊斋志异》出现的妇女形象及其所包容的思想内涵,应该怎么看,是不是就是有些学者认为的,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已在向着另一个新世界探索着、追求着了”,更有甚者,干脆说:”她们的思想武器则属于资本主义萌芽范畴”,认为这些妇女思想“已体现了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民主要求”。总之,据这些同志看来,《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已是一  相似文献   

20.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精心选材 ,以清新俊美的语言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勇敢机智的青年妇女形象 ,虽然写的是战争年代的题材 ,却看不到断壁残垣、血雨腥风 ,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满溢荷花清香的水墨山水画 ,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整篇小说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组成 ,青年妇女的成长历程和水生参军打仗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贯穿整个故事 ,情节明白晓畅 ,线索分明 ,结构完整。《荷花淀》以事件发生的地点命题 ,发生在这里的事件中心是伏击战 ,全文的人物、环境、情节都是围绕这个中心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