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T”型人才资源的开发 ,将意味着全世界掀起一场教育变革。东西方教育各有各自的模式 ,于是培养出不同特点的人才 ;东西方教育模式是相通相融的 ,我们要根据这种互补性 ,扬长避短 ,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为了培养“T”型人才 ,应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实行改革。培养“T”型人才 ,东方教育要改革 ,西方教育也要改革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创新初高中教育,重点是改革课堂教学与管理方法。转变教育思维,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而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首先是教育者自身思想的转变,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渗透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每一项改革和决策,无不反映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加强宏观指导,引导中等师范学校对不适应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科教育大类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专才教育模式改革的产物,是在专才教育模式和通才教育模式之间呈现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其具有整合性、个性化、本土性、系统性等特征。进一步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大类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把握改革总体方向,选择适合的通专结合的大类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个性,服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从国家制度和学校层面,坚持渐进变迁的改革路径;抓住招生口径、课程设置、专业选择、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改革。  相似文献   

6.
突破人才培养方式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其改革趋势是探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使得培养方式的改革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但是,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现状来看,多数改革尚处于一般性的教育理论探讨阶段,没有站在国际高等教育大背景下,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  相似文献   

7.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及其启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职业教育关于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和围绕这一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德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学习和借鉴这一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意识,在专业能力培养基础上,加强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和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能力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其内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丰富性;采用课程教学、专题辅导、心理咨询、实践培养等多种途径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林锋 《语文天地》2012,(18):60-61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颇受关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师资培养等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职业中学的语文课程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方向。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以理念改革为先。目前,大多数职校由于受传统观念、学生  相似文献   

10.
任彬 《甘肃教育》2008,(1):27-2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也在于教师。因此,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改革、教师教育的改革。要完成培养反思型教师这一任务,需要弄清何谓反思,何谓反思性教学,何谓反思型教师,并了解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意义及几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界、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界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三大关键问题有不同认知与理解,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界对三大关键问题持研究生教育过程观,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界持相互独立观。基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三大问题的逻辑顺序关系依次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互内在关系是构建起从主体构架、责权利界定到主体间相互关系及互动机制的完整系统,形成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资源汇聚与整合、多元主体职责划分基础上的管理体制制度设计到多元主体间良性互动机制构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教育主体协同程度低、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制度保障等诸多困境,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以协同培养、联合培养为主要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不断丰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以制度化为保障,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前发展,有利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教学制度,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重视综合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5.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要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理念。文章从旧的教育理念的危害性探索入手,分析改革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得出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7.
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向.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形成科学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保障,开发智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生存环境、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重视不够、课程内容贫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健全领导机制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丰富精品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大力培养师资力量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轰轰烈烈的儿童英语教育的热潮中,师资的问题是制约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找出学前英语师资培养的问题,分析学前英语教师的培养规格,呈现学前英语师资培养在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改革方面的做法,提出学前英语师资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纲要》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核心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以培养科学精英为目标的培养机制,已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