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宝宝那么小,就要离开家、过集体生活。爸爸妈妈多么担心,每天每时都在想:宝宝不会吃,老师会不会喂?宝宝的裤子有没有提好?宝宝哭了有没有人哄?这千千万万的问题在爸爸妈妈心里翻腾折磨。本期特别企划“与托班老师面对面”,全面接触托班老师,了解宝宝托班生活。本期请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幼儿园托班马岚老师和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托班胡蓓老师,都有丰富托班经验,深受托儿依恋喜爱,也得到家长们的深切好评与信任。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2,(7):34-37
宝宝入园后,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家长们总会好奇,宝宝一天都在园里干了些什么?那里的日常环境是什么样的?宝宝一天中学到了什么?老师与小朋友们又是以什么状态相处的呢?下面,我们跟拍了两家幼儿园,让爸妈们看看宝宝们在园里的“日常生活”吧!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报名、体检等一系列手续.终于让宝宝进入了梦想的幼儿园.家长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为宝宝“选班”。家长在选择教师或班级时.有千奇百怪的要求:“要漂亮的老师”“要有爱心的老师”“要达到区(市)骨干等级的老师”“要二楼的教室”“要朝南的教室”……要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同时避免出现选班一边倒,有几个小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入园之后,幼儿园将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环境,但家庭仍每时每刻对孩子发挥着教育功能。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缺一不可。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一位好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努力做一位好家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1 1>2。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家长是好家长呢?我就这个问题与小小班的老师、家长进行了对话交流。不难看出,家长和教师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对方的要求会产生一些冲突,但冲突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更好的合作。第一碰明明妈妈:好老师要有爱心我们小区有一所幼儿园,生宝宝之前我想:“这…  相似文献   

5.
李艳 《父母必读》2009,(10):14-14
宝宝上幼儿园了,身边许多家长都在周末给宝宝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这种氛围下。我也给我家宝宝报了美术班。每次上课回来,宝宝都会带回老师教的画,一开始我看了还满心欢喜。可是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老师在黑板上教小朋友贴小鱼,然后给小鱼添上眼睛、鱼纹、气泡,还画上水草。  相似文献   

6.
清晨,“老师早”的清脆童音和“小朋友早”的亲切回应拉开了幼儿园快乐一天的序幕。幼儿园大门外就是通往菜场的马路,操场边就是居民住宅,幼儿园里孩子的欢声笑语不时吸引来众多探究好奇的目光。经常有家长来幼儿园询问孩子入园事宜。现在的独生子女宝宝们确实是家长们的心肝,更多家长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让孩子能早些生活在集体当中,对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各方面的能力大有好处。甚至有家长指名要把孩子放在某老师班,  相似文献   

7.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8.
梅林 《家教指南》2006,(7):45-46
“童言无忌”,两三岁孩子那些似懂非懂的话语,常常会给大人带来很多欢乐,然而,一些幼儿园老师提请注意:不少家长并不懂得如何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致人为地导致小儿语言发育迟缓。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小故事,相信能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
吴莉莉 《山东教育》2002,(36):34-34
如今,很多幼儿园在孩子放寒暑假时,会根据孩子一学期的表现,评选“好孩子”“乖宝宝”等荣誉称号,并给孩子颁发一些象征性的小礼物、纪念品。奖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他们对此是爱不释手,但是一些家长对此却褒贬不一。我曾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在拿到幼儿园发给孩子的奖品:一幅价值1元左右的小墨镜时,大发感慨:“这样的奖品有什么意义?别把我孩子的眼睛给弄毁了。”说完,将奖品扔到了一旁。孩子是连哭带闹,家长则苦心劝说:“宝宝,别哭,妈妈给你买一幅好墨镜,一定比它更漂亮……。”看到这一幕,我很是气…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我读了一则题为《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小故事,对我很有启发,相信也会给老师们启迪: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他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  相似文献   

11.
宝宝照片DIY     
Lace 《母婴世界》2008,(12):14-14
操作者:优优妈宝宝:张缤月(优优)家长们都热衷于给宝宝拍照片,但是,那么多照片拍好之后,怎么做会更有意义呢?我们给女儿拍摄了很多照片,从出生到上幼儿园,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不想错过。可是时间长了,照片都堆积在电脑里,翻看起来很不方便,怎样让这些珍贵的生活记录有更直接的表现呢?下面就是我自创的一些小办法。  相似文献   

12.
我,只知道她叫“碧莹老师”,因为孩子的家长们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便认定这“碧”,肯定是碧绿碧绿的“碧”,那“莹”必然是晶莹透彻的“莹”了。碧莹老师,二十出头,一家小小幼儿园的教师。她刚从幼师毕业没几年,能歌善舞,天真活泼。她有一颗童心,她爱孩子们。初春,某日上午。碧莹老师领着孩子们做“角色”游戏。内容是让孩子们了解交通规则的一些基本常识。她和孩子们一  相似文献   

13.
《家教指南》2006,(4):38-39
幼儿入园也需要“实习期”!《中国妇女报·成长周刊》报道,上海不少家长春季就把宝宝提前送进幼儿园,希望能让宝宝在正式入园前,到幼儿园里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渡期,以解决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免得宝宝为初入园不适应而大哭大闹,甚至因不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负面影响。点评:幼儿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初入园时,由于环境陌生、老师陌生、小朋友陌生,往往会产生无助感和恐惧感,便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沉默寡言,这就是专家们所说的“入园不适应症”。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而且也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上海市的…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举办的“家庭教育大奖赛”上,家长们兴致勃勃地认真回答着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妈妈和女儿小珍都穿着裙子,但天气突然转凉了,外婆要小珍换穿裤子,可是小珍指着妈妈说:‘妈妈也穿着裙子呢!’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办呢?”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几位家长迅速地举起手来。一位家长果断地回答说:“妈妈也应该换上裤子,给孩子做个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必须做到。”另外几位家长马上赞同。  相似文献   

15.
许多家长下午去幼儿园托、小班接孩子时,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今天吃饭好吗?”“我家宝宝今天睡觉怎么样?”吃饭和睡觉,是低龄孩子父母最为关心的两件大事。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6.
晏红 《母婴世界》2012,(1):88-90
磊磊的妈妈说,宝宝平时在家里还好,但是一出门就特别疯,在外面撒开了到处跑,有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他就上窜下跳的,妈妈觉得很没面子。一次,幼儿园举办家长开放活动,其他小朋友都根据老师的要求活动,只见磊磊异常兴奋,一会儿做鬼脸,一会儿哈哈大笑,搞得老师束手无策,妈妈非常难堪。妈妈急了也会生气打孩子,但效果只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再犯。宝宝为什么会“人来疯”呢?家长应该怎样矫正宝宝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要不要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理论界莫衷一是的话题。那么,处于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儿园老师和与小朋友接触最为密切的家长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对于幼儿园识字的看法。5位家长观点——观点一幼儿园识字,可以为我们家长解忧。我听一些上小学孩子的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400个字。我们担心,如果幼儿园不教小孩子认字,他们进了小学后可能会跟不上进度。虽然我们让孩子上幼儿园的本意是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  相似文献   

18.
“10月,将是宝宝大战病魔的一个月。”“早就听说宝宝刚入幼儿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家长怎样才能防患未然呢?”新学年开始了,家长们内心的不安也此起彼伏。如何让入园宝宝更加健康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针对入园宝宝的频频患病,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焦点,寻觅良方。  相似文献   

19.
孙砚冰 《父母必读》2010,(5):116-118
裹着尿布,流着口水,素不相识的小酷孩儿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亲子班里了。在这个“宝宝大聚会”里,他是如鱼得水,还是让人担心不已?当“小麻烦”不请而来时,你又该如何应对?梳理宝宝们制造的亲子班“紧张事件“.也许你会发现.他的所谓”叫板”,大都有自己的”理由”。而有经验的老师也会提示你.什么时候需要给他加点油,什么时候你的帮助需要慢一步。  相似文献   

20.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那就是在她任教的班里确实有小朋友而且不止一个小朋友有这种“偷窃”行为。这一状况让陈老师很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会出现这种行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家长们交待,她更担心的是这种“偷窃”行为是否会在班里面流行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