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存墓志及传世文献中勾稽唐代曾应八科举者凡19人,通过考察其应举事迹,认为八科举大致存在于唐高宗朝,源于制举诏令设八科以选人。  相似文献   

2.
唐代武举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唐长安二年(702年),唐朝设置了武举,改变了以往选拔武官的方式.它的出现,是对科举制度的重要发展,使我国古代军官的选拔开始步入经常化和规范化的阶段,堪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和军事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虽然不论广义、狭义的科举都是由中央主持的考试,并以成绩作为取舍的主要依据,但是针对武举而言,武贡举与武制举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唐代武贡举的创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代边塞诗源流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塞诗在唐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因此有人说边塞诗乃唐代特有的产物 ,此说有失公允。边塞诗的繁荣是在承袭前人创作基础上的结果 ,它远在《诗经》中就已萌芽 ,经历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由隋代完成其过渡 ,方进入了唐代的繁荣。我们试就唐代边塞诗的源流粗加梳理 ,还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唐代私学教育发达,主要有个人讲学、家学、私塾、佛寺之学、道观之学等类型,呈现出办学规模较大、科举应试性强、教师来源广泛等特点。"振才业,致名位"是私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学费方面采取免费、资助和收费相结合的方式。唐代的私学教育是传统教育体系的历史延续,也是春秋以降文化下移的必然结果,科举制和开放的文化、宗教政策是推动唐代私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机构书院发端于唐代后期,至北宋形成制度.唐代河北有书院出现,开展了教育活动,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从人文精神、自然环境与教育资源等方面绵延后世,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6.
唐代医学人物的神化分为全面神化和局部神化两大类。前者指人格神化,后者指技术或者医学知识来源的神化。唐代对医学人物的神化以古人为主,当代人物较少,反映出神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唐代“特重古方”的医学思想背景。对孙思邈的神化历经多个阶段,最初是宗教属性居上,至唐以后医药属性后来居上,折射出“医者贱业”思想的逐步改变。某些医疗技术被神化的比率较高,例如外科术、针法、难产救治等等,反映出这些技术的发展难题。唐代医学人物的神化是史家、病家、医家出于各自目的分层塑造的结果。阅读史料中纷纭复杂的医药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在阅读书写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行路难》是深受唐代文人喜爱的乐府古题之一。唐代的《行路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以往论者对唐代《行路难》的探讨,仅限于唐代《行路难》对鲍作的继承等问题。本文就《行路难》的由来和演变、唐代《行路难》的入乐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8.
提到唐诗中的送人、留别之作,会有许多佳句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可见离别诗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而反映另一种社会生活现实的相逢诗,亦不乏流光溢彩、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在此笔者撷取几首相逢诗加以简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李莹 《现代语文》2009,(6):29-31
唐代的“长干”诗内容上包括商人的婚恋故事和赠别。在艺术上多口语化,具有浓厚的俚俗色彩,采用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手法。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多以组诗形式出现。唐代“长干”诗的出现,反映了乐府诗在唐代的发展,是市民文学萌芽的代表,“长干”也成为吟咏南京的主要意象。在文化层面上,唐代“长千”诗是长干里一代商业繁荣、文化名人活动频繁、佛教繁荣的反映,有着重要的史诗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形、音、义三方面考察,“笑”应该是“从竹夭声”,“哭”应该是“从 犬声”,均为后出的形声字。今本《说文》在这两个字的处理上均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1.
唐代治道赋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初唐是奠基期,作品数量虽少,但树立了典范。盛唐是发展期,开始与科举制度相关联,表现出士子们高涨的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中唐是高峰期,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美刺兼备。晚唐是衰退期,就创作者而言,存在明显的地域色彩;在情感表达方面,蕴含浓郁的感伤情调和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唐代文言小说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言小说的分类法和类名一直较为混乱。在尊重古人小说观念、小说分类法及类名的基础上,唐代言小说可以先分为志怪、铁事二类,再作第二层细分:志怪分为杂记、杂史杂传、地理博物三类;铁事分为逸事、琐言、辨订、箴规四类。在言小说分类实践中,要摒弃一些不准确的分类法和类名,逐步建立言小说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4.
雅乐作为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音乐思想,"和"文化正是这一音乐形态的核心内容。"容胡俗之声于大雅之中",雅乐在唐代宫廷礼乐中比重较大,但主流音乐绝不是雅乐所能担当的,导致这一现象与当时的人文思想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韩愈研究有50多家,有一些是对其人品、文品的批评,颇有分析研究的价值。就人品来说,唐人的评论已定下后来评价的基调:韩愈是忧国忧民的入世者、颇能奖掖后进的导师、秉正执笔的史官。在文品方面,确立了“韩文”的崇高地位,但对“韩文”的使用价值有所怀疑,对“韩文”的小说笔法有争议,对“韩文”的传记作品有不同的评议。唐人对韩愈的诗并未认真地作出明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内教坊及相关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17.
唐穆宗时,谏议大夫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标志着史学正式被纳入科举考试的常考科目,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界在三史科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相关史料与研究成果的梳理与考辨,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殷侑奏疏中所援引的三则"国朝故事"为玄宗开元制度,源自《唐六典》中所载的三则典制条文。第二,三史科设置时间是长庆二年,而非长庆三年。第三,三史科考试范围为前三史,而非前四史或者更为宽泛的历代史书。  相似文献   

18.
唐代进士试诗是唐代科举常考之体,在科举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进士试诗中的咏事诗进行论述,分析其特点,探讨历史事件与此类咏事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音乐空前繁荣时期,涌现了许和子、念奴、泰娘等一大批才华横溢、色艺双全、能歌善舞的音声人,她们用自己美妙的歌喉和青春的年华谱写着唐代音乐的华章,然而她们地位卑微,命运凄苦,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相似文献   

20.
唐前定命观念的演变和定命故事的出现为唐代定命小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唐士人的命运遭际催生了大量定命故事,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士人出于功利目的,将当时流传的定命故事搜集整理、再创造,“定命小说”因之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