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7,(8):85-85
近日,韩国政府作出重大决定,自2009年起,实行高校招生“机会均等分配制”政策,准备在国家招生计划外招收6.4万名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学生,占国家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3.9%提高到11%。其中大学本科生3.8万名,专科生2.6万名。  相似文献   

2.
广州花都区15岁女生王某因嫌奶奶唠叨,又不给零花钱,竞将奶奶掐死后纵火烧屋以掩盖罪行,事件震惊了社会。《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家庭关系差”是导致未成年犯不良行为并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占21.58%。此外,“家庭残缺”占17.79%,“家庭经济困难”占15.18%,“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占10.66%。而大...  相似文献   

3.
人们说到哈佛大学.难免要提及它昂贵的学费。其实,说哈佛大学学费贵,那是“吓唬”有钱人的。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都设有贫寒奖学金(Need Based Scholarship),中下层家庭子女都能得到非常丰厚的资助。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1.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有利于社会和家庭。据我校“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工程”的一项调查显示,非常态家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6.8%,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非常态家庭的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也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的教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06年2月13日的报道:像其他很多公立舰旗大学的负责人一样,明尼苏达大学的行政人员也非常关注如何保证低收入家庭学生能够负担大学学费。从2000年开始,大学学费已经上涨了75%。明尼苏达大学校长表示,我们一直在竭尽全力保证学费的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学生造成最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低收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家中基本生活无保障,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以致无力维持学业,于是校园中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贫困生。据中国青年报(2002—3—21)报道:宁夏大学曾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16.5%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说明贫困容易使贫困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7.
一、低收入家庭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低收入家庭中学生主要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其总体表现为奋斗愿望强烈、生活较节俭、人际交往较坦诚,但其个体则表现出如较高敏感性、自卑、抑郁、偏执等,如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张越 《教育》2006,(9):45-45
8月16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中等职业学校1600多万名在校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30%。还有相当多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因经济原因放弃了进入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机会。因此,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将安排40亿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资金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每年约资助80万人。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研究》2006,(5):96-96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根据河北省政府的要求,河北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学生,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政策。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费收入中安排不低于3%的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贫有所济,困有所帮,应保尽保;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法律赋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义务;采取建立“政府奖学金”和“帮困助学基金”,每年通过减、免、补、奖等办法,资助学生;强化政府职责,逐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学;建立政府专项资金,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日前对该省农安县某镇高中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竟有28.7%的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黄展图 《中学文科》2009,(6):136-13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形式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态势。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亲家庭已经屡见不鲜,夫妻工作在外,孩子寄养亲戚家的情况不断增多。下岗工人,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也都存在。由于这些特殊家庭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在这类家庭生活的学生受到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研究》2006,(6):133-133
今年,福建省加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改革力度,出台意见倡导、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学费、半工半读、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费实行减免。“半工”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半读”,教育中的“半工”是在教师辅导下的生产技术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研究》2006,(12):48-48
11月10日上午,浙江省职教系统的校长们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部署实施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视频会议,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全面实施。这对读中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今后浙江省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简称五类生)读中职学校不用交学费、代管费。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学费。  相似文献   

15.
即时     
《中国德育》2013,(1):4-4
英国穷孩子难进牛津剑桥被指教育不公平 英国一家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Sutton Trust)近日发布一项调查报告称,在英国重点高校组成的罗素大学联盟中,只有不到20%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这类学生被牛津和剑桥大学录取的人数几乎可忽略不计。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很难进入重点高校,  相似文献   

16.
玉成 《家教指南》2003,(7):15-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变迁,已将这个细胞分裂成多种形态,本期请透视———“丁克”是英文的译音,意为“双收入,无子女”。“丁克家庭”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育,选择“两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模式最初产生于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丁克”浪潮开始涌入中国,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开始把“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求。据统计,从九十年代至今,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丁克家庭”的数量与年俱增,占育龄夫妇家庭总数的10%。这种新出现的家庭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一、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缺失的现象与归因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据统计,贫欧各国困生约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5%~20%左右。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或城镇低收入家庭,没有雄厚、可恃的家庭经济基础,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对6555名“90后”的调查显示,“90后”中,在小学或初中就感受到同龄人的竞争和分化的比例高达75.9%。其中,最先让“90后”感受到同龄人分化的因素中,好学校和差学校占71.4%,家庭背景的好坏占72.9%。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06年2月10日的报道:美国教育委员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大约有150万具备申请2003—2004年度佩尔奖学金资格的大学生没有申请联邦资助,而且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比1999—2000年度增加了76%。美国教育委员会呼吁,对低收入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加强对联邦资助及其申请程序的了解。2004年,美国教育委员会曾经进行过一次同类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