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学校、社会、家庭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厌学成为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人推测,在中小学生中偶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约有90%或者更多,而常有厌学情绪的约占10%左右[1]。有学者认为,厌学症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有危害性的问题[2]。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3]。有学者认为,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众多的学生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厌学。厌学,是一种学生对学习厌倦、厌恶的心理现象。我对学校1000多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每个班大约有30%以上的学生具有厌学情绪,其中男生在厌学学生中的比例约占70%。这种情绪有多种表现,例如: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3.
《宣武教育》2005,(9):46-46
近日,哈尔滨市一小学的1000份学习压力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的孩子有厌学的情绪表现,其中三四年级学生最容易厌学,这些孩子年龄大多在8~11岁。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厌学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而且学生厌学的年龄越来越提前。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高达32%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在深入听思品课中发现,有25%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8%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注意到调整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厌学情绪,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情绪,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学困生"。有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总数的5%~35%。这种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负面表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反应模式。其原因包括:学校方面因素、自身方面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生里,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连年递增,有个别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竟达到66%左右。这种现象如不能及时纠正,教育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问题,这种厌学情绪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要帮助学生彻底纠正厌学情绪,必须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力培养、抗挫折教育、自信心教育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必须改变教育方法,正确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开启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关于厌学学生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保德 《广西教育》2006,(1B):39-39
在当前学校中,厌学情绪不是特定学生所有,而是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对其产生作用,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厌学者绝大部分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但也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差,特别是学业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形成极端厌恶情绪。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学生中的厌学行为越来越突出,厌学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自身成长。  相似文献   

9.
厌学情绪在小学生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生问题,厌学情绪在每一个人的成长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的常见的消极情绪。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等,有时还会有逃避倾向。但是总的看来,还能以自己的意志战胜这种消极情绪,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但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会发展成厌学症。这时学生会表现为学习是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因此,要想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了解学生厌学根源加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就能解除学生厌学情绪并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以下是本人实践的心里辅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颖 《文教资料》2010,(31):134-135
厌学,是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为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必须首先针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正确归因,在此基础上.再有的放矢地实行恰当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消极影响.增强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对50名学习差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厌学”情绪者竞有43名,占86%,厌学情绪越大学习成绩就越差。因此,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厌学”根源,探讨厌学心理转变的途径和方法,是中学德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本人拟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更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大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厌学现象。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厌学的情况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据调查,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55个学生,有67%的学生有轻度厌学的现象,有19%的学生有中度厌学的现象,有2%的学生有重度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厌学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讨厌学习,在学习时容易感到痛苦、烦躁。这类情绪在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初中生的学习有许多不利影响。本课将厌学情绪具体化为“厌学怪”,根据“情绪反映需要的满足程度”这一理念,通过“抓捕厌学怪”“解读厌学怪”“打败厌学怪”这3个活动,旨在让学生觉察厌学情绪,找出情绪背后的需要,并寻找资源满足需要,以此来调控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4.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兴趣.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并在注意力、思维方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及行为中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它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在厌学程度方面.分为潜在厌学、将会厌学、正在厌学、已经厌学、重度厌学。在英语学科上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表现为成绩持续下滑,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课,思维迟缓.情绪消极,提不起精神,作业拖沓,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厌学情绪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面对和认真解决的学生问题。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甚至将学生看作是一种负担,是小学生群体当中比较常见的消极情绪之一。如果厌学情绪在最初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疏导,久而久之便会发展为厌学症。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而言,需要找到导致其厌学的症结所在,而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突出表现在对待学业上,很多学生(其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心理。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学习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下降,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种种问题。其中,厌学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据新华网消息,“来自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虽然其他研究者由于调查的范围与方法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但对于厌学的现状,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是“普遍存在”。不仅学习差的学生厌学,而且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厌学倾向。厌学已成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高职教育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难题,这就是学生厌学情绪。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情感的意识倾向,它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厌学情绪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高职学生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问题。心理的问题,需要用心理的办法来诱导和治疗,主要有系统脱敏疗法、存在分析疗法、生活分析疗法、团体咨询疗法等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生活单调,对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儿童时代》杂志曾从3000封小读者的来信中,随机抽样600封,竟有43%的信是讲自己害怕学习的(包括数学)。这种厌学情绪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中、大学的扩招,社会就业难度的增大,技工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的差异明显增大,学习困难学生比例大幅上升。加之长期以来,技校教育受班级专业授课制的束缚,教学过程很少顾及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均采用一个标准、一套教材、一张试卷的一刀切的办法。这种单调的教育形式和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得优生吃不饱,难以发展提高;差生听不懂学不会,失去学习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退学流失。据笔者对一所中等技工学校三年级4个专业班的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占36%,因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