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阿昆 《北京档案》2005,(8):42-42
编辑本期稿件,时值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但天热不及档案人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的探讨热。大家从《北京档案史料》(下称《史料》)是否能成为区县编研的样板说起,谈到区县档案编研科的定位,继而提出招募档案编研志愿的设想,您认为这是一条新思路,还是一些档案人(包括阿昆)热昏了头在说胡话?请抓紧发表意见。一旦对本辩题再无新的见解,便转入下一辩题“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 。  相似文献   

2.
阿昆 《北京档案》2005,(4):39-39
开场白:区县档案馆如何开展编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提出要"借力借脑",闯出一条新路;有人则坚持"自拉自唱",这才是过硬的编研成果.辩论不但牵动了北京的档案人,也引来了上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阿昆 《北京档案》2005,(1):36-36
开场白:美猴即将引退,金鸡就要登场.转瞬间,"每期一辩"栏目跨越世纪,进入了她诞生后的第10个年头,并开始了第22个辩题"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的辩论.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先给大家拜个年,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对本栏目的厚爱,更期盼未来岁月中,能得到您的更多支持与关注.客套话就此打住,现在辩论开始.  相似文献   

4.
阿昆 《北京档案》2005,(3):39-39
开场白:上期本栏刊登吴振泉谈到区县档案馆编研作品中,"汇编常八九,撰著无一二"的现象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大家对"编研工作要不要考核和如何考核"纷纷提出看法.这里摘编几类较有代表性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阿昆 《北京档案》2005,(7):42-42
开场白:也许您常看CCTV的<实话实说>,也许您偶尔也过目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和<铿锵三人行>,"每期一辩"和这些栏目本有许多类同之处,有时甚至刻意学习其风格和手法.因此,我们希望您怎么想,就怎么写,不必雕琢,不必粉饰.当然您喜欢雕琢、粉饰,也没什么关系,"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就是"每期一辩"的特色.若怕惹来麻烦,您就用个笔名.  相似文献   

6.
阿昆 《北京档案》2005,(2):38-38
开场白:有人提出,欲探讨“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当先搞清档案编研为何物,此真知灼见也。故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7.
阿昆 《北京档案》2005,(9):32-32
开场白:上月市人大召开听证会,就本市禁放还是限放烟花爆竹听取意见.所有陈述人均为自愿报名,代表某一群体观点的市民,其陈述中的雄辩、机敏、严谨和不乏幽默的反诘,乃至把握问题的切入点,都给收看电视转播者以极大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讲,"每期一辩"也是听证会,陈述人就是热心参与的各位作者,听证人则是档案界的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本期是本辩题最后一辩,相信为时九个月的辩论,于您、于档案事业发展都好处多多.金秋十月,"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将闪亮开场.  相似文献   

8.
阿昆 《北京档案》2005,(6):39-39
开场白: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平谷区档案局原副局长马建国两年前撰写的一篇题为<档案编研工作产业化思考>的论文,于辩论中再次被人提及.如今,斯人已逝,斯文尚在.可能你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你不能不对他在身患重病期间,还如此热衷档案学术研究的精神,心怀感佩之情.本期通过几位同仁之口,简要推介了建国同志有关档案编研的新思路,既是代逝者参加论辩,也表达"每期一辩"栏目对这位往昔的热心作者的追思.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利用者服务,目前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对于起步晚、难点多、发展慢却又承担着开发重任的档案编研工作来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我们认真思考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档案编研:走出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有资料表明,仅2002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公开出版档案编研成果807种,内部参考资料5405种.而北京市18个区县档案馆2001-2003年期间,共完成编研成果165种,平均每个档案馆每年完成3种编研成果(包括公开出版物与内部资料).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静 《浙江档案》2003,(8):36-36
档案编研是高校档案馆(室)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档案馆(室)是否重视编研工作,能否不断形成具有相当质量的编研成果,为各方提供有效的利用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管理运作的正常与否,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学校乃至上级部门重大决策的科学与否。编研工作“怎么做”在某种意义上比“做什么”更具挑战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高校档案馆(室)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点不成熟的看法。其一,应该妥善处理好“编纂”与“研究”的关系,做到编研兼顾、以编带研。编与研的关系向来是档案学界的一个争执话题,随着社会对档案工作要…  相似文献   

13.
吴海琰 《北京档案》2004,(11):34-35
编研工作作为档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主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保护档案原件和长久流传档案史料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档案编研工作的成果,也就是档案编研作品,特别是区县档案馆档案编研作品的资料来源应当来自何处呢?笔者认为,区县档案馆档案编研作品的资料来源应当以馆藏档案为主,以其他来源的档案、文件、资料为考证、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祝劲 《湖北档案》2006,(12):20-21
一、档案编研新理解 档案编研的"编",依赖于资料,在档案资料里按需所摘,包括库存资料和数字档案资料.经过剪裁和加工而形成的一系列书.这样的书会给需要的读者带来一定的便利,使读者能通过读它,而去喝它的原汁原味.我认为:这样的书虽然实质性的"研"很少,但是这样‘编',也是寻找读者,扩大档案利用,更好地保存档案原件.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校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曾经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随着邓小平同志这一方针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中的贯彻,档案工作开始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开发与信息服务方面扩展,档案编研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就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及如何做好高校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荆门市档案局高度重视档案编研工作,不断创新编研思路,拓宽编研领域,精选编研课题,凝聚编研人才,巧筹编研经费,完成编研课题28个,出版编研成果20种3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过去三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结合泰达开发区数字化档案馆工程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编研工具和流程。主要目的是提高编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档案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建立编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也配备了编研人员,大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数量之巨大、选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开发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1958年7月,周恩来同志与国家档案局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到档案馆工作不仅要整理和保管好文件,更重要的是熟悉业务,……你们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编写历史资料。”到第二年6月与国家档案局负责人谈话时又进一步指出:“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可见,“档案工作与档案文献编研”这一观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同志就给我们提出来了,不仅要搞好档案的保管利用,还要搞好历史资料的编研,并要求我们要当司马迁,要当史学家。所以我们搞档案工作的同志,肩上的担子是重的,是艰巨而光荣的。档案是一门学科,从事档案工作就是从事一门学…  相似文献   

20.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主动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之一。它不仅是一项专业性与知识性较强的工作,还是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的重要手段。档案编研的学术成果,彰显和提高了档案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