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11月24日 ,福建泉州 ,阳光明媚 ,一个少有的好天气。然而 ,对于海峡都市报人来说 ,却是一个灰色的日子。这一天 ,海峡都市报社在同泉州湖美大酒店的一场名誉权官司中一审败诉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判令海峡都市报社向湖美大酒店赔礼道歉 ,并赔偿湖美大酒店因侵权所造成的损失1万元。这一判决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法律界的高度关注 :海峡都市报社到底输在哪里 ?该报对泉州湖美大酒店假冒四星和存在应召小姐等问题的报道是否属于正常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违法吗 ?记者暗访录音能否作为法庭证据 ?湖美四星高高挂事情得从1999年1…  相似文献   

2.
2000年 11月 24日,福建泉州,阳光明媚,一个少有的好天气。然而,对于海峡都市报人来说,却是一个灰色的日子。这一天,海峡都市报社在同泉州湖美大酒店的一场名誉权官司中一审败诉,泉州市丰泽区法院判令海峡都市报社向湖美酒店赔礼道歉,并赔偿湖美大酒店因侵权所造成的损失 1万元。   这一判决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法律界的高度关注:海峡都市报社到底输在哪里 ?该报对泉州湖美大酒店假冒四星和存在应召小姐等问题的报道是否属于正常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违法吗 ?记者暗访录音能否作为法庭证据 ? 湖美四星高高挂   事情得从 1999年 1…  相似文献   

3.
2000年11月,福建省<海峡都市报>对泉州市湖美大酒店相继进行了两次批评报道.一是针对酒店假冒四星级进行了暗访,二是用偷录的手法,揭露酒店内三陪小姐多,提供不法色情服务.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大战的进一步升级,各家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新闻,纷纷使出“杀手锏”,有的为了得到独家消息甚至不择手段。“暗访”这种以往偶而为之的采访方式如今已成为一些媒体最常用、也是用得最滥的常规武器,《海峡都市报》在同泉州湖美大酒店的一场官司中败诉的现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通过暗访获取的录音证据在法庭上是不被承认的,长期以来,记者只顾行使自己舆论监督的权利,却忽视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下面,笔者就针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番简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传媒业的无形资产,对纸媒而言也不例外。海峡都市报社除了对海峡都市报这一品牌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外,还依托其影响力,积极扶持创立新品牌,海峡都市报社968111呼叫中心便是其中之一(以下简称968111呼叫中心)。968111呼叫中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界和司法界,人们对2000年发生在福建省的一桩新闻诉讼案仍记忆犹新:《海峡都市报》记者曾以隐性采访的形式对泉州一家酒店存在  相似文献   

7.
“暗访”这种以往偶尔为之的采访方式,如今已成为一些媒体常用的武器。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曾预言:如果说以前曾有记者因自己的新闻作品侵权承担了法律责任,那么今后肯定会有记者因为自己的采访方式不当而诱发事端,甚至会闹上法庭。笔者的预言不幸言中:2000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市丰泽区法院判决海峡都市报在同泉州湖美大酒店的一场官司中败诉。理由就是记者在批评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存在的问题时,引用了一段记者电话采访中录下的不知真实姓名和身份的“小姐”的话,而且未经核实,从而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据此法院判决报社向酒店赔礼…  相似文献   

8.
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证据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新闻记者》2001,(3):47-49
去 年有一桩新闻官司颇为引人注目 :福建《海峡都市报》记者因报道某酒店有色情活动 ,被酒店告上法庭(详见本刊今年第2期)。在庭审中 ,记者出示其当时采访的录音带作为证据 ,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系记者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偷录的 ,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判决报社败诉 ,并赔偿原告损失1万元。这一案例 ,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新闻采访中记者偷拍偷录的采访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和辨析的。“偷拍偷录”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记者的采访过程 ,无非就是通过观察新闻事件、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等对新闻事实进行了解 …  相似文献   

9.
关朝哲 《传媒》2014,(9):68-69
正《海峡都市报》4月10日转发一篇文章《哪些星座男的心思最难猜》,《南国都市报》3月17日刊登文章《12星座本周运势》,以12星座对应各类属相的人,包括其性格禀赋、兴趣爱好、行事风格乃至命运等,加以兜售、推销。《海峡都市报》的《哪些星座男的心思最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17-17
《海峡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10月1日,是福建省第一张面向全省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经过10年发展,《海峡都市报》已成为福建省内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量最多、影响力最强的主流纸媒。2004年6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以独立刊号出版,服务闽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记者就当前报业的市场化操作问题采访我,颇有针对性。现将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整理成文,交《新闻前哨》发表。都市报改版不应该脱胎换骨地变动近年来,都市报的所谓"主流化"改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2.
王萍 《新闻传播》2007,(12):70-71
2007年10月1日,是福建《海峡都市报》创刊10周年的日子。十年海都,十载磨砺,海峡都市报凭借着诸多“绝招”,迅速后来居上,发展成为福建省内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影响力都是第一大的报纸。其中,最舍得下大手笔开展社会爱心活动的策划报道,是《海峡都市报》能够在福建省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异军突起的核心“秘密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3.
谈都市报的市民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群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  相似文献   

14.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很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不同于传统的晚报,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  相似文献   

16.
“近日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广州市‘一年一小变’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变’寄予厚望。与5月份相比,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上升,已从 5月份的 26. 2%上升到 43. 2%”。 这是11月5日广州《南方都市报》头版的一则消息,像这类消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些报纸甚至开辟了专版来刊登这类报道,如《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版,《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等。这种新闻在报道方式上与传统的报道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闻机构采用民意…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二版发表本人采写的《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朱镕基总理竟注意到了这篇并不起眼的短文,当即批示:“关根同志:这篇文章写得好。朴实无华,思路清晰,散据说话,令人信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批示:“请光春同志告新华社发通稿。送请周强同志阅。”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批示:“请中青报以总理批示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力度,为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随后,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及部分  相似文献   

18.
《南方都市报》的民生新闻评论是该报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在、分析大量事例之后归纳出它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具体的例子分析来总结《南方都市报》读者的心理诉求,从而理解《南方都市报》受读者欢迎的原因。同时在指出《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一些不足之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创     
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赴台驻点采访;豫沪媒体联手打造原创动漫;小学生漫画杂志《动感接力》创刊;广州日报推出全新读者互动栏目“网友点题”;海峡都市报招聘“市民记者”;国内首个残疾人专用广播频道在上海开播……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两会"成功召开.《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围绕会议进行了精心策划,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导向,以"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传递民意、体现民本"为思路,以"活力泉州、创新生活"为统筹,整个策划前后动用了30多人,投入了50多个版面,获得各方好评.究其原因,在于报社提前准备,精心策划,做好代表委员及读者广泛参与的"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